羅貴洲
摘 要 近年來,在我國農業推廣中存在著推廣技術不合理,政府過渡干預、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加強技術推廣制度保證、增加農業推廣資金、培養高素質技術推廣人員等策略來改善這樣的問題。
關鍵詞 農業技術推廣;改革思路;發展方向
中圖分類號:F324.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12--2
改革開放20年來,我國的農業綜合水平已經得到了顯著的提升,農業產品和農業經濟的發展已經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農產品的生產已經由傳統的短缺向平衡和結構性、區域性的相對過剩轉變,這一方面說明,以往的農業經濟結構已經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說明,農業正在進行著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全球化進程的推進,農業和農村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這就需要加強和改善目前的農業推廣工作,但從目前的推廣現狀來看,我國的農業推廣并不容樂觀[1]。
1 我國農業推廣存在的問題
1.1 農業推廣的技術供給不及時
目前,我國農村的農業推廣主要由農業科研人員進行,農業科研人員在科研選題的時候會受到政府目標的限制,因此,在進行技術推廣的時候,考慮的推廣的結果往往是能否完成政府的目標,尤其是糧食生產以及與之相關的農業推廣工作,這樣就使得推廣時沒有考慮農民對于農業技術的需求,影響了農民學習新農業技術的積極性。
1.2 政府過于參與農業的推廣工作
在現存的知識產權的體制下,政府應該利用市場的作用來推廣農業新技術,但目前,市場在農業推廣中的作用并沒充分發揮出來,政府往往要承擔所有的技術推廣工作,但政府的能力有限,在推廣的過程中往往存在著經費不足的現象,這樣就不能夠取得很好的推廣效果。此外,政府在進行農業推廣的時候,安排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過于集中,在基層鄉鎮的技術人員越來越少,而縣級的技術人員則越來越多。但在我國,更需要農業技術人員的恰恰是鄉鎮,鄉鎮的農民需要得到農業技術人員的引導,如今這樣一種本末倒置的推廣現狀自然不能夠滿足鄉鎮農民對技術的需求。
1.3 農業技術推廣經費不足
與國家發達國家的農業推廣的費用相比,我國的農業投資的強度非常低。我國的農業推廣的投資是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有大幅度的提升,扣除物價的影響后,推廣的投資增幅在60%以上。但同時,農業技術推廣人員也在增加,在推廣投資中有70%被用來發工資,這就使農業推廣的費用依舊不足。而且,由于經費不足,這使農業技術的推廣人員的工資很難提升,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工資遠遠低于非社會平局水平,且這樣的工資差距還在逐年增加。
2 中國農業推廣的改革思路
2.1 加強農業推廣制度建設
由于我國的社會組織程度較低,民間團體的發育程度較低,這導致民間團體難以承擔起農業推廣的重任,因此,在進行農業技術推廣時,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使農業推廣在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下進行。農業高等院校、農業科研單位要承擔起與開發農產品高新技術的重任。而對于市場能夠承擔的農業技術,則需成立以盈利為目的農業技術推廣公司,并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來使規范技術推廣的過程。此外,國家還需要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采用公平競爭的政策,對自由申報的技術項目要經過嚴格公正的評選,允許外地的技術推廣部門來到本地參與正常的農業技術推廣[2]。
2 加大政府農業推廣資金的投入
農業技術的推廣具有公益性,技術成本并不是農民以及農業技術推廣單位所能夠承擔的,而且農業生產的效益比較低,因此,就需要政府來增加財政支出來,保證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正常進行。在增加農業技術推廣技術的同時,還需要改善農業技術推廣費用投入的結構。在推廣過程中,要重視對農民的培訓和指導,使農民自己能夠運用農業技術進行農業生產。在增加國家農業推廣資金的同時,還需要設立農業技術推廣資金,鼓勵個人對農業技術投資,并逐漸使其成為政府撥款之后的重要資金來源。
2.3 培養高素質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
在發達國家中,要求農業技術研究推廣的人員需要具備博士學位,但我國的技術人員能夠達到學士學位的不到30%,這說明,我國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素質偏低。因此,需要政府加強對農業技術人員進行繼續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素質,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要提高技術人員的工資收入,給技術人員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解決技術人員的后顧后顧之憂[3]。
3 結語
盡管我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我國的農業技術推廣的起步較晚,其蘊含著巨大的潛力,在不斷的技術推廣中,一定能夠加快我國的農民和農業的知識化水平。
參考文獻
[1]劉國瑜,張永竹,章東林.我國當前農業推廣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思路[J].南京農專學報,2001,17(3):69-73.
[2]王江兵.我國農業推廣的現狀及發展方向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04.
[3]宋斌.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05.
(責任編輯:趙中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