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
山東兩家醫藥企業山東順通和山東華新涉嫌壟斷被開出700萬罰單,這是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司更名為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以后,開出的第一張罰單。
2013年1月
韓國三星、LG,中國臺灣地區奇美、友達等六家大型面板生產商,因在中國大陸壟斷液晶面板價格,被發改委罰款共3.53億元人民幣。
2013年2月
茅臺和五糧液因實施價格壟斷被發改委罰款4.49億元。
2013年8月
合生元、美贊臣、多美滋、雅培、富仕蘭、恒天然等六家存在價格縱向壟斷的乳粉生產企業被罰6.7億元。
2013年8月
按照國家發改委價監局要求,上海市物價局對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及老鳳祥等部分金店的價格壟斷行為,罰款總金額1059.37萬元。
2013年9月
海南三亞的三家銷售水晶的旅游購物店締結價格同盟,罰款金額共計逾500萬元。云南麗江8大旅行社集團在麗江市旅游協會旅行社分會的牽頭組織下締結價格同盟,合計罰款334.6萬元。
2014年5月
依視路、博士倫等五家眼鏡片生產企業因價格壟斷,共計罰款1900多萬元。
2014年8月
日本12家汽車零部件、軸承生產商因價格壟斷,共計被罰12.354億元。
2014年9月2日
浙江省保險行業針對商業車險代理手續費等協商價格,參與者被處罰金1.1億元。
2014年9月9日
亞泰、北方、冀東三家水泥企業因實施價格壟斷,被依法罰款1.1億元。
2014年9月11日
在國家發改委確認壟斷行為后,湖北物價局對一汽-大眾銷售公司及湖北8家奧迪經銷商共罰款約2.8億元。上海發改委對克萊斯勒(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及其部分上海地區經銷商共罰款約3382萬元。
2015年2月10日
對高通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排除、限制競爭的壟斷行為依法作出處理,責令高通公司停止相關違法行為,罰款計60.8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