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潔,沙保勇,景曉紅
(西安醫學院基礎醫學部細胞與遺傳學教研室,陜西 西安 710021)
面向卓越醫師的細胞生物學小班化教學方案
劉 潔,沙保勇,景曉紅
(西安醫學院基礎醫學部細胞與遺傳學教研室,陜西 西安 710021)
為滿足卓越醫師培養計劃的要求,針對現行細胞生物學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進行小班化教學的建議,從教學理念、課程開發、教學方式到評價方式的改革,以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
卓越醫師;細胞生物學;小班教學;方案
近年來我國的醫學教育有了較快的發展,對加強我國衛生人才隊伍的建設起到很大的推動性作用,但與國家先進水平相比具有明顯的差距。教育部、衛生部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加快臨床醫學本科教育的綜合性改革,決定共同實施“卓越醫師教師培養計劃”[1]。培養目標是為適應國家醫學創新和國際化高精尖人才的需要,培養一批高水平醫師和高級醫學人才。因此,對于卓越醫師的培養注重方法創新,開展以學生為中心和自主學習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教學方法改革,推行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教學,倡導小班教學,建立形成性評價和終結評價性相結合的考核體系。
1.1 大班授課,學生主動性低 多數醫學院校采取大班授課的方式進行細胞生物學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的參與度不夠,以被動學習為主,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氣氛不活躍,教師上課費勁,學生興趣不高,教學效果不十分理想[2]。
1.2 學生對知識理解不深,難以形成整體性的思維模式 傳統的細胞生物學課中,教師按照細胞的各部分結構和功能逐一講授重要的概念和內容,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較少,學生主動思考較少,對知識理解不夠透徹,頭腦中形成的是片段性的知識點,難以形成整體性的思維模式,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
1.3 教學方式單一,考核方式不合理 因班級人數通常為150~200人,課時有限,不可能采用PBL、討論式教學、探究式教學等,因此教學方式單一,難以進行形成性評價考核,考核方式仍以期末考試為主,附加實驗成績作為平時成績。這也導致部分學生不重視課堂學習,經常逃課,認為只要期末前突擊復習就能過關。細胞生物學教學中的突出問題都與授課班級過大、教師無法實施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關,而科學合理地實施小班化教學有助于解決以上問題。
卓越醫師班的學生是從臨床各班挑選出來比較優秀的學生組建而成,基礎知識牢固,學習能力強,學習積極性高,適合小班教學,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將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通過學習、思考、討論、調研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鍛煉自身的膽識、口才和團隊合作能力。
2.1 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核心教學理念 小班教學,由于學生數目較少,教師有更多的注意力和機會關注學生個性特點和個人表現。面對差異化的學生時,教師應具有一顆平等心,承認差異、尊重差異,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熱情,挖掘個人潛力,給予學生均等的鍛煉和展示機會,使每個學生在學習中發揮長處,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具體來講,對于自學能力強,條理清晰,口才好的學生提供上講堂充當教師的角色,給同學們教授10~15 min一個獨立的單元,如細胞膜的液態鑲嵌模型,或者在小組討論后代表性陳述發言。對于有廣泛興趣,善于挖掘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的學生,鼓勵學習課程以外的相關知識,通過閱讀文獻,撰寫獨立課題的綜述。在小班的教學活動中,始終把學生置于核心地位,教師應樹立服務意識,創設和諧高效的課堂教學氛圍,指導學生進行學習[3]。
2.2 有效地整合課程資源,使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課程的開發 小班教學,學生的參與度提高,改變過去被動式學習模式,教師和學生共建課程。具體體現為:其一,教師廣泛地收集與課程相關的資源,突破教學大綱、教科書等文件資源,將網絡資源和文獻資料融入到課程中去;其二,課前給學生布置需要查找的與課程有關的資料,或者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實際問題,在授課過程中加以驗證和討論;其三,教師在準備課程和實際授課中注意其他學科與細胞生物學的聯系,為學生盡可能提供必備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關注學生的實際需要,注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其四,以案例或細胞活動事件整合課程內容,在一步步剖析案例或事件的過程中學習細胞生物學相關內容,如通過胰島素的分泌學習內膜系統。
2.3 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小班教學,以多向、互動、合作為導向,倡導啟發式教學、PBL教學、討論式教學、探究式教學等主動性的教學方式,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式學習,發揮學生的自主性[4]。啟發式教學主要是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的源由、來龍去脈,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講授溶酶體一課時,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身體防御系統的吞噬細胞可以消滅病原菌?其中的何種細胞器起作用?怎么作用?引入新課,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習積極性。PBL教學融合討論式教學、探究式教學主要以問題為導向,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提出問題、查閱資料、討論問題以解決問題,歸納總結并進行反思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小班授課可以通過兩種方式進行:其一,學生主動地尋找自身感興趣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自發組織調研討論,并在課堂匯報;其二,教師就某一項研究進展(干細胞的研究)布置任務,分組討論,查閱資料,撰寫綜述論文并以PPT在課堂上呈現匯報。教師在此教學模式中的作用是強調重點,歸納性總結,并有可能提出新的問題引發進一步的思考與討論。
2.4 改革課程考核方式,建立形成性和終結性考核評價體系 小班教學規模小,便于教師對學生出勤次數、每次上課發言的次數、質量、資料準備、作業的完成進行評估。在分組式討論中,研究性學習中,教師可就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制作PPT的質量、書面和口頭的匯報、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全面綜合的考察。評價形式不僅僅局限于教師單一的評價,還可以進行學生互評和學生自評。最后計算得到綜合評分作為學生的平時成績,平時考核成績和期末理論知識的考核成績各占50%。這種考核方式對學生是強大的督促,使其主動地參與到平時的課程教學中,否則無法確定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小班教學是提高臨床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的一種可行的方式,也是培養卓越醫師的必然途徑。小班教學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將學生還原為一個有思想、有個性、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積極地參與課程建設,使師生在教與學中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為實施小班教學的專業課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杜志銀.面向卓越醫師的醫學文獻檢索教學創新方案[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3,11:41-43.
[2]楊建課,徐思斌,宮 磊,等.提高醫學細胞生物學教學效果的思考與實踐[J].基礎醫學教育,2014,16(2):84-86.
[3]柏銀蘭,柴春雨,薛 瑩.醫學微生物學小班教學理念探討[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7,9(2):113-114.
[4]胡煥麗.小班教學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4, 32(1):88-89.
R193.8
C
1003—6350(2015)08—1229—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5.08.0441
2014-10-14)
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計劃(編號:2014KJXX-76);西安醫學院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編號:XYZL2014-3);西安醫學院細胞生物學校級重點學科資助項目
景曉紅。E-mail:jingxh6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