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闖,郭 猛,王思珍,高金保
(1.內蒙古民族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內蒙古通遼028043;2.內蒙古民族大學網絡中心,內蒙古通遼02804;3.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農牧業局,內蒙古通遼028043)
多模態是指交流的渠道和媒介,包括語言、技術、圖像、顏色、音樂等符號系統[1]。一般而言,只使用一種模態的話語叫單模態話語,例如利用聽覺模態聆聽音樂;同時使用兩種模態的話語叫雙模態話語,例如利用聽覺模態和視覺模態看電視;使用三種及以上模態的話語叫多模態話語。多模態話語將語言及其他相關意義資源整合起來,注重圖像、聲音、動作等意義表現形式,使得人們不僅可以看到語言系統在意義交換過程的作用,而且還可以看到圖像、聲音、動作等其他符號系統在這一過程中所產生的效果[1]。大學食品科學的課堂教學經常涉及到糧油、果蔬、畜禽、乳品、水產等食品的儲運、加工、保藏和資源綜合利用,以及食品工程設計、生產技術管理和科學研究等多個方面的訓練,僅憑粉筆板書一種模態很難說明,極有必要使用多種模態來呈現教學內容,豐富表意手段。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是全日制本科院校設置的用來培養食品科學與工程方面應用型、復合型的專門人才的專業,其專業課程有食品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工藝學、食品營養學、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添加劑開發、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機械與設備、發酵工程原理、食品酶學、食品包裝、市場學、企業經營管理等核心主干課程。該類課程都是研究食品科學與工程方面的自然科學,包含的知識面廣、內容密集、更新速度快,相關核心課程涉及到研究食品的營養健康、工藝設計與社會生產,食品的加工貯藏與食品安全衛生方面的內容,因此對教師的講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立體全面地呈現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因此使用多種模態教學成為食品科學專業教學的必然。就人際交流方式和意義表達方式而言,傳統的以語言文字為主的單模態交流的模式已不能滿足現實的要求,人際交流和意義表達的多模態表達形式已開始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于課堂教學而言,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傳統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該類課程的教學[2]。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教師越來越傾向于多模態的教學,特別是多模態PPT教學,多模態PPT教學已成為該類課程教學的主導教學方式。
多模態PPT教學集文字、動畫、聲音、圖像、影像于一身,包含的知識容量大,而且能夠將靜態的、抽象的知識內容變得動態立體和直觀,不僅拓寬了知識結構體系,而且加強了課堂學習的內涵和外延。多模態PPT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拓寬思維,而且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同時使得教師遠離板書的繁雜和粉塵的污染,為教師提供了高效輕松的教學環境,有利于建立高效課堂模式。多模態PPT教學為食品科學專業教學帶來了很多有利條件,但是對授課教師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具備利用計算機制作教學課件的能力,更主要的是要掌握多媒體課件教學技巧,特別是教學中的模態選擇與尺度的把握。
2.1 多模態PPT教學的優勢 多模態PPT教學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圖、文、聲、像同時呈現給學生,具有較強的視覺和聽覺的沖擊力,能充分調動學生視覺和聽覺處理功能,多方位感受知識信息,能夠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如在食品微生物學課程中介紹微生物的結構時,可以在課件中將包含各種微生物的細胞圖片同時呈現給學生,不僅使學生獲得了各種微生物結構的感性認識,而且使學生對其之間的聯系與區別一目了然,這是傳統教學很難達到的教學效果,有效提高了學習效率。
多模態PPT教學利用多媒體可以綜合文字、圖像、音響、動畫及視頻等多種效果,將抽象的知識點呈現得通俗易懂,將靜態的知識內容變得動態立體,并能夠多角度地、生動性地向學生傳遞知識。如在講授食品工藝學課程中蛋品的加工內容時,多媒體課件可以向學生展示動態的蛋品加工過程,化抽象為具體、變微觀為直觀。學生能夠利用PPT課件中的文字、圖像、動畫及視頻了解各種食品的加工工藝過程與特點,掌握一些比較難理解的知識點。生動形象的動畫或視頻不僅將這些知識難點變得簡單容易,而且更容易讓學生深入理解和挖掘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如果可以利用多媒體PPT對各種乳制品的加工原理與工藝進行生動形象地講解,則能達到“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傳統教學方法不能夠達到的效果[3]。
多模態PPT教學課件可以反復復習鞏固,提高記憶效果。傳統教學是教師通過板書和語言來完成課堂教學,只有教師擁有書面形式的教案,整個教學過程隨著課堂的結束就結束了,不利于學生復習和鞏固以及提高記憶效果。多模態PPT教學的過程中,所有的教學信息以PPT文件的形式存放,可以在任何時候提取并重現課堂,并且一節課的關鍵點、重點和難點都清楚明了,對于學生記憶和復習是極其有利的,學生可將課堂上沒能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通過溫習重新理解與掌握。
2.2 多模態PPT教學存在的問題 多模態PPT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授課方式,雖然優勢明顯,但也存在著一定不足。教師運用多模態PPT教學手段上課,特別是多模態PPT教學時,課堂內容的展示時間過短,與學生交流少,學生不能系統性地掌握所學知識。不論多模態PPT教學還是傳統教學,都是教學手段,而教學真正的目的應該是讓學生充分地理解、掌握教學內容,重點就是教學內容本身。但部分多模態PPT授課的教師不注重教學內容本身、不關注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而更多地注重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多媒體課件制作對于授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具備利用計算機制作教學課件的能力,更主要的是要掌握多媒體課件教學技巧,特別是教學中的模態選擇與尺度的把握。同時必須指出的是,一個好的多媒體課件可能需要大量文字、圖片、動畫等素材,這些素材的搜集需要的時間較長,所以課件制作所需時間很長,教師上一節課可能備課花費的時間需要數周,對于教師也是一種考驗。
2.3 多模態PPT教學的使用方法 應用多模態PPT教學時,教師除了需要在熟悉、琢磨講授內容的基礎上,制作出生動和新穎的PPT課件外,還必須遵循現代教學理念、教學思想,注重教學效果[4]。
(1)教師要掌握基本的電腦操作技術,能夠熟練進行PowerPoint制作,還應掌握一些常用的圖像和視頻處理技術。應較早準備PPT,然后通過自我指導、學生反饋等各種途徑,找出問題并及時修改、不斷完善課件內容和教學教案。
(2)在多模態PPT教學課堂中,存在多種模態,如口頭模態,包括圖像、文字、錄像和聲音等的PPT為載體的模態組合,教師和學生在教室內的活動,教師和學生的手勢,身勢動作和面部表情等。各模態的運用不是孤立的,需要協同、配合和互補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而模態的協同、配合需要遵循一定原則,張德祿[5]等曾提出過多模態PPT選擇要遵循的三條原則,即有效原則、適配原則和經濟原則,這對于多模態PPT教學同樣適用,所以模態不是越多越好,教師應該恰當運用多模態PPT中的不同手段進行有效互動。
(3)教師在多模態PPT教學中,由于多媒體教學包含的知識點多,信息量大,所以教師講解和翻篇速度不能太快,否則不利于學生消化教學內容,導致影響教學效果。PPT設計應考慮學生的實際感受,以為學生服務為宗旨。PPT設計時,要考慮字體、顏色和清晰度等因素,考慮過多的附件或過度的超引鏈接是否必要;聲音特效也不能過多的反復使用,如果過多地使用,就可能成為一種噪音,引起學生反感[6];視覺模態中,PPT中字體的大小、顏色,圖畫、動畫的選取和播放的頻率,教師表情、動作的正確使用等都需要精心設計[6]。
多模態PPT圖文并茂,畫面動感,形象直觀,使學生視聽同步、手腦并用,能夠充分調動教師的教學熱情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優化教學環境和氛圍,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多的教師傾向于使用多模態PPT教學方式,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課程教學中使用多模態PPT教學是大勢所趨。多模態PPT教學方式雖然具有科學性和先進性的優勢,但也存在一定缺點,該文提出了多模態PPT教學在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應用中應注意的地方,以期對多模態PPT教學有所借鑒和啟發,做到揚長避短,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1]高蕊,趙濱麗.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多模態話語研究[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0(12):156-157.
[2]孫銀鳳.歷史教學中如何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J].新課程,2013(1):54.
[3]呂淑霞.如何把握英語課堂教學藝術[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2):115 -116.
[4]楊迪.多模態PPT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學理論,2012(21):235-236.
[5]張德祿,李玉香.多模態課堂話語的模態配合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2(1):39-43.
[6]王小梅.多模態的大學英語精讀教學[J].北方文學,2012(11):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