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春
(太原工業學院外語系,山西太原046300)
歐美國家對自主性學習在教育實踐中的應用研究開展得較早,并構建了完備的教學模式和理論體系。Holec等人提出了自主性學習的概念,即學習者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具備對學習過程整體把握的能力。Dicksinson認為,自主性學習是學習者對自己學習過程負責的態度。Candy等人提出,自主性學習包括對學習者能力和品質的考察。
我國學者喻建平等人基于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與特點,認為自主性英語學習的內容包括:了解教學大綱的任務要求;制定詳實的自我學習方案;執行正確而有效的學習方法;及時對自主學習效果進行檢查[1]。目前我國一些大學已經試點推行以學生自主性學習為主的英語課程訓練。龐維國等人主張從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來研究和討論自主性學習。橫向研究理論認為,自主學習的動機是學生的自我驅動和鞭策;學習方法策略的自主性體現在自我調節和管理、學習時間的自我安排方面??v向自主性研究理論認為,學習內涵包括學習者自我完成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的制定;在自主學習活動中,能夠對學習的階段性進展和學習方法進行自我檢查、和自我調節;針對階段性學習成果,學習者能進行科學合理的總結和評價[2]。
根據文獻調研資料,我們總結了當前我國大學生自主性學習英語的現狀:普遍具有較強的自主性學習動機和愿望,在課堂上會配合教師的英語教學來掌握新的知識和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自主學習的管理程度偏低,在自主性學習時對學習方法和效果的整體把握能力不夠;自主性學習的知識面較窄,自主性學習內容只停留在課堂教材的預習、復習和課堂作業的完成方面,而對廣播和其他英語知識涉獵較少;教師指導偏少,很多學生在自主學習遇到疑惑時,不能得到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同學之間相互求助很少,男生在自主學習英語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時求助其他同學的情況要比女同學少;隨著多媒體和其他形式課外資料的普及,大學生自主學習資料越來越充足。
盡管中西方學者對自主性學習的定義和內涵的表述不完全相同,但關于自主性學習本質的解釋卻基本一致。目前,我國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盡可能融入自主性學習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在大學生英語課堂中實施自主性模式學習,必須改變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改變“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氛圍。教師不再擔當知識供貨商,而要轉變為課堂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或管理者[3]。在合適的時間向學生提供他們需要的教學資源,有利于學生掌握新的知識。教師要創設適合學生學習的課堂環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和熱情。在傳統的課堂學習中,教師的指導和知識講授占據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多于自我反思。自主學習的主要特征是學生能夠根據自身學習情況制定學習計劃,實施該學習方案,并監控自我學習的效果。
小組合作式外語學習方法被認為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積極性的最好辦法。英語課堂小組學習與學生自主性學習并不沖突,二者是協調互補的整體。這兩種學習方法都可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不再過度依賴教師的引導[4]。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既可以培養自己的自主性學習能力,還能在遇到疑難情況時及時與其他成員進行交流和討論。
學生通過在課堂上的各種小組語言練習,增強了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創造力,跳出了英語教材的范疇,有利于培養和形成自己的學習風格。教師可在課堂外為學習小組提供必要的指導,利用學校提供的多媒體等相關教學設備,將英語學習小組的功能與作用延伸到課下,讓學生鞏固語言知識。
通過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可以建立課堂自主性教學輔助軟件系統,設置教師、學生和教學管理員三種類型用戶[5]。其中,教師負責為大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活動指導和答疑輔導,并檢查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效果;學生可通過其他輔助工具,進行適合自己的個性化英語學習;教學管理員負責系統更新和維護。
這種練習輔導系統適用于大學生英語課堂教學和課外自主性學習,學習內容包括課程學習、問答練習、課堂對話、單元測試等環節。課件一般包含三部分內容:內容提示、問題提示和答案提示。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問答練習采用分級形式,學生可選擇不同級別的練習題。多數大學英語學習者有很強的自主性學習意愿,但自主學習能力有待提高。教師對大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提供的幫助不夠,需要進一步地增加對學生自主性學習方法的指導。
多媒體信息技術促進了對不同來源信息資源的有效組合。大學課堂由傳統紙介質課本占主導,變成電子化、交互式、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同時使用,視頻、音頻、多媒體課件、電子教材、應用軟件等教學資源在高校的英語教學中得到廣泛使用。這些資料能夠提供更加真實的學習語境,輔助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內容、自我調節學習進度,幫助學生完成自主性和個性化的英語學習。
當前,我國多數高校通過期末考試的成績來考察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果。用一次試卷的考試成績來檢查學生在整個學期的學習成果是不合理的,試卷的分數很難反映出學生的英語學習態度和語言應用能力。因此,需要形成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己朔绞揭蚱茊我还P試的方式,運用多種考核辦法全面評價學生的成績??稍谠性嚲砜己说幕A上將平時學習態度、作業、課堂提問等納入課程考核的范圍之內。還可實行分階段考核,對每次的考核結果進行綜合計量??荚嚦蔀闄z驗學生學習效果、評價教師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起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和教師教學水平的作用。例如,可以增加英語課堂對話練習和小組練習等活動得分在總成績中的權重,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熱情,進一步地幫助學生養成自主性學習的良好習慣。
自主性學習方式對語言知識的掌握具有積極的意義,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英語課堂的自主性學習要求師生之間有良好的互動,教師不僅要講授專業知識,更要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傳授過程。此外,還要制訂長、短期相結合的教學計劃,監控計劃實施過程,評估自主學習方案的實施效果。
培養大學生英語課堂的自主性學習能力是一個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的復雜過程,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應該在其中發揮各自的積極作用,進而推動我國大學教育改革和水平的提高。
[1]喻建平,岑如意.網絡化英語自主性學習探究[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
[2]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馮少麗.大學生自主性學習的個案研究[J].教學研究,2013(6).
[4]劉承焜.促進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高等教育,2011(17).
[5]張聿琛,劉蓓.裴廣紅.大學生英語自主性學習能力分析與培養[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