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迎芬
摘要:音樂文化產業的形成是有很多因素共同發揮作用的結果,我們通過深入分析這些因素,為音樂文化產業基地發揮作用提供依據。我們的國家幅員遼闊,有著悠久的歷史,各地的自然條件、文化底蘊、思想水平等方面的發展極不平衡,再加上音樂發展的差異性,不同地域可以根據各個地域的具體情況,實行比較適合自身發展的產業模式。
關鍵詞:音樂文化 ?產業基地 ?模式 ?市場經濟
一、音樂文化產業的前景展望
自1947年法蘭克福左派學者Adorno和Horkheimer提出文化產業的概念,文化產業以其豐富的內涵以及獨有的特質逐漸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在文化產業發展的過程中,音樂文化產業成為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音樂文化作為一種產業走進了市場經濟的洪流中。互聯網的不斷完善使音樂的傳播更加迅速,再加上國家政策的傾斜,新興的音樂文化產業必將大放異彩。
二、音樂文化產業形成的必備因素
音樂文化產業的形成是有很多因素共同發揮作用的結果,我們通過深入分析這些因素,為音樂文化產業基地發揮作用提供依據。
(一)受眾人群
受眾人群,就是音樂文化的接受群體。這些人是音樂的傳播者,也是音樂的受益者。但是他們對音樂的接受情況是不同的,影響因素有很多,比如說地域不同,接受的音樂文化也會不相同。俗語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國是一個擁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家,不同的地域會形成不同的音樂形式。京劇融入了北京的京腔京韻,河北梆子繼承了燕趙大地的慷慨激越,豫劇體現出河南話的抑揚頓挫,越劇的才子佳人又極具浙江人的唯美典雅與靈秀之氣。這些劇種是這些地區的文化精華體現,又是音樂文化在地域上的劃分。年齡的差異也是影響音樂受眾人群不同的一個重要方面。孩子喜歡兒歌,青年人喜歡流行歌曲,老人喜歡戲曲,不同的年齡段會有不同的音樂愛好傾向。當今社會中,人們喜歡用70后、80后、90后來劃分年齡段,每一個年代都會有一個年代經典音樂,所以對于音樂文化產業的研究,受眾人群的年齡差異也要考慮在內。除此之外,性別、愛好偏向等因素也會對受眾人群有影響。
(二)立足高校
高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它源源不斷地向社會輸送人才。音樂文化產業的長足發展需要高校培養的音樂人才,尤其師范學校對音樂文化的傳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音樂知識的推廣有利于音樂人素質的提高。音樂文化產業基地的形成,音樂人才是中堅力量,也是必備因素。
(三)依托科技
音樂文化產業基地的形成,科技是其必要的依托。電腦網絡的傳播,音樂節目的錄制,音樂文化產業基地的整體格局,都需要有科技作為后盾。隨著科技文化的不斷發展,音樂也轉變成多方面發展的形式。電腦網絡的快捷與便利,電視廣播的推廣與創新,使音樂文化走進人們的生活。受眾群體的擴大,傳播方式的轉變,科技創新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
三、音樂文化產業模式的探索
我們的國家幅員遼闊,有著悠久的歷史,各地的自然條件、文化底蘊、思想水平等方面的發展極不平衡,再加上音樂發展的差異性,不同地域可以根據各個地域的具體情況,實行比較適合自身發展的產業模式。根據國外的經驗以及我國的國情,較為適用的音樂文化產業基地的模式有以下幾種:
(一)市場依托型
市場依托型的音樂文化產業基地主要就是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的一種產業模式。在市場經濟的大潮流中企業承擔著最大的風險,也享受著最大的利益。這些音樂文化基地的設計,音樂文化產品的產出,營銷方式,以及售后服務等企業管理的痕跡會非常深刻,而音樂文化也是適應市場需求的一種產物,在這種模式的主導下有優勢的地方就是音樂文化會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在市場機制中創新的壓力使音樂文化保持朝氣與活力。弊端也會很明顯,市場也會是音樂文化的功利性變強,使之成為商人發財致富的工具,從而慢慢喪失音樂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性。
(二)政府支持型
政府支持型的音樂文化產業模式是指在政府政策資金等支持下的產業模式。政府組織人們參與參加各種文藝活動,政策傾斜音樂文化企業,資金支持文化產業。鼓勵音樂人才投入音樂文化產業的建設等。政府支持音樂文化基地的建設會使音樂文化地位提高,涌現大量音樂人才,同時也會使國家產業模式得到升級,由第一、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變,我國音樂文化中的優秀部分會得到繼承和發展。但是這樣做的弊端是人們的自主性會受到影響,規避市場風險的靈活性會降低。但是在我國西部地區人們自發性組織音樂文化基地的可能性很低,需要國家在政策上支持。
(三)社會推動型
音樂文化是文化產業的一部分,在音樂文化發展時也會帶動其他文化的發展,比如音樂與體育鍛煉的結合就形成了廣場舞藝術。豐富的音樂文化資源是音樂產業形成的基礎。中國每個地區都會有每個地區的音樂文化特點,例如旅游文化的帶動,在我國的湘西有著獨特的民族風情,獨特的音樂藝術作為旅游資源的一部分也隨之發展起來。所以音樂文化產業的發展也可以依托于旅游文化。社會的推動體現最多的便是社區服務中心的自發組織。這種音樂文化表現形式主要有唱歌、跳舞、保健。音樂文化藝術是作為健身的附屬品而存在的。這樣會自發形成小型的音樂文化基地。
(四)綜合發展
前面的分析只是對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的典型模式進行了概括。任何一種模式都不是單獨起作用的,都需要與其他模式相結合。如果需要具體的操作,還是需要結合自身的特點。音樂文化產業基地的發展模式可以是多樣性的。發達國家的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經驗表明政府政策的支持是關鍵,尤其是在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的初期。目前,我國西部地區尚且處于音樂文化產業基地建設的初期階段,各種設施還不完善,人們的認識水平還不高,而這部分地區又是我國欠發達地區,正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這樣,不僅能夠使西部地區縮小同東部地區的差距,音樂文化得到進一步發展,也能夠使國家對西部地區進行宏觀調控,使其不會脫離社會主義建設的軌道。而我國的東部地區在經濟方面比較發達,在文化產業發展的初期尚需政府政策的傾斜,現在人們對于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的自主性比較強,所以還需要遵循市場規律。隨著我國音樂文化產業基地的不斷落成,市場機制在音樂文化產業發展方面作用會越來越大。
基金項目:
本文為河北省社科聯課題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4031921。
參考文獻:
[1][德]馬克斯·霍克海默,西奧多·阿道爾諾.啟蒙辯證法[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
[2][美]沃爾夫.娛樂經濟[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