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
摘 要:隨著我國航空運輸行業的不斷發展,給空中交通安全管理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做好空中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防范交通事故的發生成為了當前重要的任務。為此,該文從空中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出發,就空中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因素從技術因素以及非技術因素兩個方面進行了論述,最后就如何強化空中交通安全管理進行了全面的分析,涵蓋了落實空中交通安全管理責任、建立健全的空中交通安全管理體系、完善空中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規、強化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監督機制、提升空中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以及推進空中交通安全管理質量保障體系建設進程六個方面。其主要的目的在于為今后的空中交通安全管理提供一個可行參考依據,保障我國空中交通的安全。
關鍵詞:空中交通 安全管理 路徑實現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2(a)-0114-01
1 空中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
根據目前有關數據的統計分析發現,我國空中交通事故發生往往由于空中管制不當,從而引發了大量的空中交通安全事故。分析空中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發現,飛行員飛行經驗、飛行技術、操作性失誤、空管事故等是造成空中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任何一項微小的因素都會造成嚴重的空中交通事故,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威脅[1]。
2 空中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因素
2.1 技術因素
空中交通安全管理存在的技術因素主要體現在飛行員缺乏一定的飛行經驗,對于飛行過程中的操作流程、各項業務顯得比較生疏。另外,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系統與技術人員之間的溝通不協調也會造成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的失調,嚴重時可以造成災難性的空中交通事故[2-3]。具體來說,對于一個缺乏經驗的飛行員而言,不能熟練的掌握相關的飛行技巧,在飛行的過程中不合理的使用雷達通信系統,會直接造成飛行的失誤,引起嚴重的空難。
2.2 非技術因素
非技術因素主要是指空中交通安全管理中的人為因素,包括飛行員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不同部門之間的協調性不夠、團隊合作意識缺乏、空間概念不足、注意力不夠集中等,這些都是造成空中交通事故的重要非技術性因素[4]。
除了上述技術因素和非技術因素以外,影響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的因素還包括了空中交通安全管理體制不健全、應急措施不巧當等,也會造成空中交通事故的發生。
3 強化空中交通安全管理具體實現路徑
3.1 落實空中交通安全管理責任
強化空中交通安全管理首先就必須要落實空中交通安全管理責任。借助于實踐經驗,引進“五嚴”的準則[5],落實具體的管理準則,切實保障空中交通安全管理質量。此外,還必須要充分發揮空管單位現有的平臺優勢,將常規性的“四不放過”原則全面滲透到空中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利用原則指導日常的空中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約束相關人員的權利,防止權力過于集中,保障空中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3.2 建立健全的空中交通安全管理體系
建立健全的空中交通安全管理體系需要空管部門重視空中交通安全管理體系的建設工作,充分認識到該體系在空管安全工作中的重要性,并且將其作為日常工作的指導原則,切實保障空管工作的有效開展[6]。具體而言,空管部門還需要加強在安全信息上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饋等工作,開發和有效利用空中交通安全管理預警系統,實現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的信息化。
3.3 完善空中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規
完善空中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規需要結合中國民航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系統的不同發展階段以及國民航組織的相關標準,針對性的制定當前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細則,適當修正已有但不合理的空中交通安全管理條例,健全空中交通安全管理法規、規章、技術體系等,實現空中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規的有效性、全面性以及引導性[7]。
3.4 強化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監督機制
強化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監督機制需要全面完善審計、監督等工作機制,正確、及時的反饋空中交通安全管理體系的運行狀況,出具相關的評估報告,以便后期進行修改[8-9]。另外,空管組織還需要建立一個內部安全責任考核制度、安全管理質量效能評估體系以及自我安全審核制度,強化空中交通安全現場管理以及日常監控的功能,修補各方面的漏洞。
3.5 提升空中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提升空中交通安全管理水平首先要加強中小型機場空管運行的保障能力,強化薄弱環節,降低安全隱患。著力提升空中交通安全信息管理、風險識別與緩解能力、應急救援后勤效率等。注重員工的教育培訓工作,促使包括中小民航企業在內的民航企業健康、和諧、可持續的發展,實現空中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最大程度上減輕空中交通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
3.6 推進空中交通安全管理質量保障體系建設進程
推進空中交通安全管理質量保障體系建設進程需要加強空管安全管理必要設備的配備,包括雷達指揮圖像、空管信息網絡平臺、聲音回放識別設備等。另外,在空管安全評估、空中交通流量監控、大數據處理等軟件的開發上,需要加大資金上的投入。
4 結語
總之,該文從空中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出發,就空中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因素從技術因素以及非技術因素兩個方面進行了論述,最后就如何強化空中交通安全管理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希望為今后的空中交通安全管理提供一個可行參考依據,切實保障我國空中交通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田勇.民航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發展戰略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9(1):21-23.
[2] 徐應芬.淺析民航機組人為失誤的預警管理[J].中國水運:理論版,2007,15(7):34-35.
[3] 沈偉,楊紅雨.空管理系統中低高預警算法改進[J].計算機應用,2008,28(12):111-112.
[4] 黎新.發展中的民航飛行技術與飛行安全科研基地[J].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報,2011,16(6):56-57.
[5] 黃知明.運用數學模型構建民用航空自動化系統設備管理[J].現代經濟信息,2009,10(16):567-568.
[6] 岳仁田,趙嶷飛,羅云.空中交通擁擠判別指標的建立與應用[J].中國民航大學學報,2011,26(3):564-565.
[7] 羅帆,任翔.民航災害的復雜性特征探索[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22(9):111-113.
[8] 黃蓉蓉,汪洪蛟,周風華.空中交通管制員與飛行員通信風險評估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0,20(5):444-446.
[9] 霍志勤,羅帆.空中交通安全預警管理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3,16(3):333-3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