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川
摘 要:當前各個高校都或多或少存在學生考試作弊現象,且屢禁不止。針對此問題長期存在、作弊手段不斷更新的現狀,探究其存在的根源,除了校方政策制度不健全、懲罰措施不到位等,還有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學生對作弊行為的錯誤認識不足。
關鍵詞:大學生 考試 作弊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2(a)-0153-01
在校大學生考試作弊行為,不僅破壞了教育的公平競爭機制、違背了誠信原則,而且還嚴重影響了學風、考風,損害了公平正義的原則。面對形式多樣的作弊手段,應當給與高度重視,并且,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和對策預防、控制考試作弊行為的發生。
1 高校學生作弊的原因
探究學生作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社會信息大量發布且不加篩選,導致學生不能以正確的心態面對學習。當前社會形勢下,社會整體對大學生要具備的能力、要具備的素質要求都很高,在具體考查學生能力時,也不僅僅以成績作為權衡的標準,這就導致很多學生本末倒置,不能用正常的心態面對在校的四年大學生活。處世急功近利,而且不能踏實讀書學習,導致的結果是只能鋌而走險采取作弊的手段達到“不學也能混過關”的最終目的。
(2)考場紀律不嚴,學生有空可插。考場作為學生考試的戰地,應當嚴肅紀律,考試的各個環節都不能松懈。作為監考教師,首先要有必要的責任心,才能將監考作為嚴肅的事情認真對待。在維持考場紀律時,嚴肅考風考紀的工作稍有松懈,考試學生便會抓住機會進行作弊,導致學生的狀態又進入惡性循環。
(3)學生在校的社會活動太多,導致無暇顧及學習。當前高校學生的各種活動頻繁,學生會、學生團體活動處之類的社團組織對學生的課余生活安排十分緊湊,學生在進入社會前感受社會活動本是好事,可是讓學生過度社會化、利益化的必然結果,就是沒有時間和精力進行正常的讀書。這也使得很多學生的精力更多的放到了“社會活動”“社團活動”“兼職角色”中,不能正確正視自己的真正職責。
(4)學校對作弊學生處理不及時也是導致作弊行為有恃無恐的一個重要原因。作為校方,各種事物繁瑣,有時不能第一時間對作弊學生進行處理。不及時處理,將會導致部分好學生對學校失去信心,也就慢慢認同作弊學生的錯誤做法。導致部分可以挽救的學生也就滑向作弊的陣營。
2 現階段學生作弊的特點
究其根本,當前大學生作弊有以下幾個新的特點。
(1)作弊的學生人數較以往來講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自在校學生人數因擴招增多這個現實問題存在以來,帶來很多前所未有的新問題。就考試方面來講,帶來的一個顯著問題是在生源質量并沒有提高還可能下滑的前提下,學生人數大量增加,導致師資配備、后勤保障等環節都未能相應的跟上,學生作弊人數也就相應的增加。
(2)作弊行為存在于考試的各個環節。學生的作弊行為可能從考試開始時一直延續到結束,學生伺機而動,尋求機會。這就要求監考老師能夠從開始到結束都保持高度的責任感,以保證學生的答卷質量。這就要求作為學校、作為監考教師從根源上重視考試及監考環節,采取相應措施外,還要對監考教師有相應的新措施,如考前培訓、監考費用提高、增強責任意識等。
(3)作弊科目呈現出針對性。部分基礎課教師為了方便改卷,出題時采用選擇、判斷等模式,導致學生作弊時更為容易便捷,這也是部分公共課程、基礎課程出現大量作弊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4)作弊手段呈現出多樣化、科技化。除了之前較為普遍的紙條作弊之外,隨著科技發展,學生的作弊手段也呈現出多樣性,利用科技產品作弊的屢見不鮮。有些學生還將高科技運用到了做小紙條的環節,利用復印機的縮放功能,直接將復印掃描的材料縮小,方便作弊。
3 杜絕作弊的幾點建議
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應當是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而不僅僅是會讀書的書呆子,這就要求我們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從杜絕考試作弊做起,加強對學生的德育培養。
(1)加強對學生正確的引導。現如今的社會風氣雖然會影響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質量,但是,只要我們注重正面引導,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樹立一個良好的道德觀、價值觀,就能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要做到這一點,僅僅憑教輔人員的教導是不夠的,應當強調作為代課老師的重要性,從上課開始,重視課堂教學,重視學校教育,才有可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2)對作弊學生的懲處力度要適當、處理要迅速。作為校方,對作弊學生的懲處只是手段不是最終目的。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目的應當是完善學生性格的同時,增加知識的儲備和能力的鍛煉。所以,要落實好這個理念,也就更加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處理作弊時要適度。同時,要迅速達到對學生的警示作用。
(3)針對部分高校發生作弊行為的考試科目,要求老師在出試卷時,杜絕大量的選擇、判斷題型,有利于稍微緩解。在考試題中,有些教師為了方便批改試卷,大量使用選擇、判斷的題型出題,這種題型方便了學生作弊。要改變這些科目的作弊行為,除了做到代課老師的改變外還需要全方位的配合。例如,輔導員老師的動員、代課老師的詳細講解、學校對作弊學生的懲處措施到位等等。
(4)應對高科技作弊的學生。作為監考老師,要在開考前,先正面提出考試要求,在出現征兆時做出警告或警示,如有必要,可以要求所有考生在考試前關閉手機等通訊設備。作為校方,可以在教學樓內采取一些屏蔽手段進行輔助,更好的提高杜絕科技產品作弊的現象。
4 結語
總之,作為教育工作者,在現有的社會模式下培養學生,最終的培養目標一定是要培養出高水準的復合型人才。這就要求我們既不能讓學生死讀書,也不能讓學生無底線的靈活考試。如何把工作落到實處,需要我們所有教育工作者通過平時的點滴教育,共同努力。讓我們行動起來,先從改變學風、教風入手,切實將人才培養作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基本點,為了創造更好考試風氣、學習風氣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陳東.高校學生考試作弊現象淺析[J].商丘師專學報,2000(1).
[2] 賴秀蘭.略論大學生考試作弊及控制[J].江蘇高教,2006(3).
[3] 漆勇政.大學生考試舞弊成因分析與對策探討[J].高等農業教育,2003(5).
[4] 呂義.構建多元化考試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