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班主任是一項富有挑戰性的工作,我們要勤于思考,善于行動,不斷積累經驗,用心做好班主任工作。
關鍵詞:中職班主任;體會
班主任可能是全天下最小的“主任”,但我認為他卻是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主任”,因為他關系到班級里每個孩子的現在和將來。特別是中職班主任更是很有挑戰性的工作,沒有耐心和韌勁,不能及時的自我調整,是很難做好中職班主任工作的。我從2013年帶班至今,已經有一年半時間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我一個人最能感受,下面把這段時間的點滴體會總結一下,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今天的學生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不能知己知彼,又怎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呢?在帶班之前,我對自己的情況認真分析了一下,我是新班主任,與老班主任相比,經驗不足,方法不多,對學生的把握不夠到位,對班級的管理比較生疏。但我年輕,有活力,容易與學生交流溝通,也容易得到學生的喜歡。所以,我想我要認真工作,在實踐中磨練自己,虛心向老班主任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同時,發揚優點,用年輕人的熱情和朝氣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信念。
不僅要“知己”,也要“知彼”。了解學生,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學生的工作。學生入學前,我拿到學生名單,那時,我就開始熟悉名單。學生入學的第一天,我記住了全班學生的名字。第二天當我叫出他們名字時,學生們很驚訝,看我的眼神也帶著親近。我心想這個頭兒開得不錯。中職生普遍基礎不好,自我約束性差,時常違紀。但是他們自尊心強,渴望得到認可,希望表現自己。我就利用這個特點,設計了班級量化考核和今日之星評比,在出勤,值日,學習,紀律等方面進行量化考核,每周評比一次,給學生打分,并且評出幾個今日之星。學生都想得高分,他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表現可以說越來越好。我知道學生喜歡文體活動,就經常組織學生唱歌,踢毽子,打排球等等,學生的熱情很高,班級氣氛非常好。
二、用愛心托起希望
愛的力量可以戰勝一切。中職生正處于人生的動蕩時期,情緒不穩,在學習和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問題,需要教師的細心呵護和耐心教育。我班一個女生,媽媽在外地工作,爸爸上班又很忙,對她的關心不夠,她的表現也不好,經常遲到曠課。了解了她的家庭情況,我耐心和她交流,告訴她,父母工作不易,讓她要更加懂事,相信她會成為一個獨立的孩子。同時,我經常與她的父母聯系,一起做孩子的工作。平時,對這個孩子,我格外關注,出現問題,除了教育,更多的是關心。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孩子有了較大的變化,遲到曠課的次數越來越少,也懂事多了,家長對我也表示感謝。我班還有一個男生,體質不好,經常生病,又是住宿生,家長在外地,沒法照顧。為了學生的安全,我親自帶他去醫院看病,錢不夠,就給墊上,去了好幾次,學生的身體慢慢好了,學生很感動,家長對我非常感謝。對班級的每一個學生,我都是用愛心去包容,用真誠去感動,讓學生在我的關心和愛護下健康成長。
三、賞識性教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許多中職生在進入中職前,學習不好,得到的表揚很少。其實,他們也非常需要教師的賞識,因為那是對一個人的尊重和認可。作為中職班主任,我們應該善于發現學生的進步和閃光點,并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讓學生在我們的鼓舞下,更加積極地學習和生活。我班在學校組織的活動中得了不少獎項,比如軍訓優勝班級,禮儀操比賽二等獎,圓舞曲比賽三等獎,拔河比賽第四名等等,每次準備比賽的時候,我都會鼓勵學生,告訴學生,我們能行,我們不能落后,我們一定能取得好成績,老師相信你們。在我的不斷鼓勁和指導下,學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當然,也有成績不好的時候,但我從不批評學生,而是和他們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并鼓勵學生繼續努力,我總是對學生說在我心里他們是最好的。不僅對班級整體是賞識性教育,對個人同樣也是。我班有個學生,不愛學習,經常違紀,讓我費了不少心。但我從沒有放棄對她的教育,發現她的進步和閃光點就表揚她,給她打氣。比如她運動會800米跑了全校第二名,我馬上在班級表揚她,她更有自信心了。在準備餐飲等級考試的時候,不愛學習的她卻非常用功,我發現后又一次在班級表揚她,她學習的盡頭更大了。
四、心平氣和,解決問題
中職生處于青春期,比較叛逆,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尊重和喜愛,犯了錯誤,卻很愛面子,不愿被批評教育。所以,作為班主任,我謹記,面對問題心平氣和,實踐證明,效果更佳。有一次,我班的兩名學生因為一點小事破口大罵,我趕緊制止。雖然非常生氣,但我想雙方情緒都很激動,我更要冷靜,才能化解矛盾。于是,我先后把兩名學生叫到辦公室,耐心溝通,讓他們知道同學之間應該彼此尊重,互相團結。學生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互相道了歉,本來劍拔弩張,終于煙消云散。我想如果我當時嚴厲批評學生,學生不一定會承認自己的錯誤,在那種情況下,他們很可能頂撞老師,問題就更難解決了。
總之,作為中職班主任,我們要做的工作很多,我們需要不斷努力,不斷提高自己,用我們的智慧和力量點亮學生的希望,激發學生的夢想,讓他們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參考文獻:
[1]丁鋼.教育與日常實踐[J].《教育研究》,2004年第二期
[2]石中英.知識轉型與教育改革[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王偉(1981—),男,遼寧大連人,大連市旅游中等職業技術專業學校,講師,教育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