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霞 李淑玲(1琿春市第二實驗小學;琿春市教師進修學校,吉林 琿春 133300)
小學班主任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有效路徑
時霞1李淑玲2
(1琿春市第二實驗小學;2琿春市教師進修學校,吉林 琿春133300)
摘要:小學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領導者、組織者和管理者,肩負著教育培養孩子的歷史重任。因此,在班級管理中要采取正確而有效的方法,以促進孩子健康成長。本文從嚴與愛兩個維度,提出對小學生進行教育的路徑。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教育嚴與愛
記得剛當班主任時,面對家長、學校及社會的各種壓力,我總感到力不從心,時常想放棄,可當看到一個個天真、活潑、可愛的孩子時,又有一種責任感驅使我和孩子們一起學習、生活。特別是在我憂傷的時候,委屈的時候,每當我走進班級,面對這些可愛的孩子們,所有的委屈一下子就渾然不覺了,我想這就是“愛心”驅使著我甘于奉獻。
回想起班主任工作的經歷,有喜、有淚;有煩惱、有欣慰。尤其是面對極個別有不良個性的小學生,當他們通過教育與幫助,轉變為一名優秀學生時,我感到特別幸福、特別快樂。我覺得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只要用堅定不移的“愛心”面對這些孩子,就一定能轉變他們的不良習慣與個性。因為這里孕育著愛心、良心,而這正是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正能量,是愛的驅使與奉獻。
不可否認,小學階段的每個年級都有或存在所謂的“后進生”。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對我們從事教育的工作者來說,是一種責任和挑戰。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主要領導者、組織者、實施者,更肩負著培養祖國接班人的重任[1]。因此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且任重道遠。那么,小學班主任怎樣才能提高對孩子教育的實效呢?我認為要在“嚴”和“愛”上下工夫。下面我從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嚴”與“愛”兩個角度談談自己的思考與嘗試。
小學生畢竟是孩子,是來校學習與接受教育的,再優秀的學生也不可能沒有缺點、不犯錯誤。因此,要對他們嚴格要求。“嚴”并非苛刻、死板、固執己見,而要從小學生的根本利益出發,對其不良思想和行為傾向進行正確、嚴格的教育和引導。
1.嚴而有理
當班級出現不正常現象或學生違紀甚至多次違紀時,教師首先要及時了解情況,分清對錯和利害,然后發散思維,合理選擇最為恰當的處理措施。譬如,有一次,有幾名男同學因貪玩上課不認真,甚至大鬧課堂。知情后,我初步擬出幾種處理方案:第一,批評幾句,寫一份書面檢討;第二,罰站反省,再接受批評;第三,請家長來校;第四,心平氣和地讓他們認識到這些行為給自己、給班級帶來的危害和影響,并在全班同學面前作公開的檢討和保證。為了讓這幾位同學既深刻地認識錯誤,又能在班級內消除影響,以理服人,我便選擇了第四種方案,且效果很好。
2.嚴而透情
人性和時代的特點證明打罵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在教育中不讓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受到傷害,讓孩子感到教師是在真誠地關心自己、幫助自己。在具體的實施中注意調控好自己的心態和行為:變痛恨為痛心、發怒為寬容、責罵為勸慰、體罰為撫摸、訓斥為商量、罰站為請坐、冷漠為熱情。上面的例子中,那幾位同學犯了錯誤,肯定害怕、擔心,甚至有的會想看你能把我怎樣。此時,如果能變發怒為寬容,先請學生坐下,那么,哪怕是再桀驁不馴的孩子也會感到老師對他的尊重,從而使之為所犯的錯誤而感到后悔、不安,這樣,接下去的說服教育就好開展了。記得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不是錘的敲打,而是水的載歌載舞,才使石子變得這般光滑剔透。
3.嚴而垂范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一個教師的言行舉止,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品德高尚、言行規范、嚴于律己[2]。我剛接班時,有一次剛進教室,只見地面一片狼藉,學生熟視無睹,靠“罵”肯定無濟于事。于是,我便彎下身去撿,當撿到一位小學生的腳下時,他便紅起了臉,并說:“老師,我來撿。”我只笑著點頭,其他學生都趕忙把自己四周的垃圾撿起來扔進桶里。自此以后,衛生情況好多了,每當我躬身撿垃圾時,孩子們都條件反射般低頭四顧,確保自己的“包干區”無事。
生活中不能沒有愛,教育更不能沒有愛,我們的教育對象都渴望得到教師的愛,因此,在對孩子們嚴格要求的同時,要給予他們父母、朋友般的愛。
1.把“愛心”獻給學生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自制力相對差,從某種意義上說屬于弱勢群體,需要更多的愛,因此班主任要從內心深處把每位小學生都當做自己的孩子看待,有了這種思想情感,才能對每位孩子給予真心實意的愛。從小學生的平時學習、生活中的細微之處認真觀察,學生有什么情緒變化都應及時進行了解并幫助解決。如,小學生王某某平時對自己要求不嚴,總愛打鬧,學習成績也不太好。有幾天,我發現他總是不愿意講話,情緒比較消沉,通過了解方知他的媽媽得了重病,心情特別難過,每天都在痛苦中煎熬。得知這一情況之后,我帶領同學們買了一些慰問品及時進行家訪,對其問寒問暖,并捐了一些款物,使王某某及家長很感動。從此他改掉了自身的一些壞毛病,學習也比以前有了很大進步。
2.用“真心”對待學困生
姜某某同學比較愛學習,但基礎較差,成績一直提高不上來。于是我利用課余時間,經常找他談心,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尋找掌握知識的學習方法和動力。在課堂上,我采用表揚、鼓勵的方法,使他的學習興趣越來越濃,學習勁頭也一天比一天足,成績也漸漸得到提高。還有韓某某同學因家庭比較困難,而且是失聰的小學生,學習有一定障礙,成績始終很不理想,她一度情緒低落,自卑心理始終伴隨她。針對她的特點,我每到下課時,都要走到她的面前,通過手勢、書寫、對口型鼓勵她、表揚她,夸她是個好孩子,聰明、漂亮、懂事,以增強她的自信心。在生活上,我給予她更多的關心和幫助經過熱心的幫助,學期末她的成績竟達到了良好水平。小學生的點滴進步都與班主任的辛勤付出分不開,只要你真心實意地對待學生,學生就會對你講真話,說實話,親近你。親其師,必然會信其道。
3.“特別”的關心,給予“特別”的學生
小學班級由于人數比較多,且個性不同,因此難免有這樣那樣的事情,出現所謂的“特別”學生。如我們班的高某某同學得了感冒,頭痛得厲害,在家治療期間我帶上一些水果、點心到他家進行看望。回到學校也時常打電話詢問病情,并鼓勵他戰勝病痛,及早康復。病好之后,利用課間,抓緊一切時間,幫助他趕上學習進度。還有趙某某同學由于基礎較差,常常是學了后邊的就忘了前邊的,我總是不厭其煩地幫助她分析原因,探討方法,要她先將書本知識掌握好,然后逐步深入學習。有一次她流露出不想讀書的想法,我及時勸導她,和她談學習知識的重要性,談小學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我們不能失去這個學習與成長的機會,要珍惜它,最終使她打消不想上學的念頭,重新找回自信。穩定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樹立自信,是小學班主任的重要職責。
1.愛要不寵
對孩子的愛,是指關心孩子的思想、學習、生活和身體狀況等,而不是無紀律、無原則的溺愛和縱容。自從我踏上講臺,就十分信奉這樣一句話:“寧可讓學生在不懂事的時候責怪我,而不要讓學生懂事后責怪我。”這就是在“嚴”的前提下的真正的愛。還是拿上面例子講,上課打鬧的學生中有班級的副班長,如果因為有班干部在列就輕描淡寫地處理,姑且不說班級同學有意見,今后的工作也不好開展,這位班級干部也會認為犯了錯誤就可以享受特權,連老師也要給他幾分面子,而不思過錯、驕傲自大,可以說這對他本人今后的發展相當不利。當然有時優生犯錯,為避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和工作積極性,可根據所犯錯誤的大小采取適當的形式或場合進行教育引導,從而讓他們接受挫折教育,并深刻認識到:“自己還有不足;在鮮花和掌聲中長大的孩子是經不起風吹雨打的。”
2.愛不失衡
曾有一位教育家說:“愛優生是人,愛差生是神。”教師雖不是神,但應具有這樣的胸懷和追求。再者,教育對象不可能素質能力都一樣,同樣來校接受教育,不應當受到歧視和忽略。“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哪怕是差生,讓他們感受到了教師的重視、關心和平等對待,他們就會自然覺得你這位教師可親可敬,進而相信你,聽從你的教育。上文提及的上課打鬧的學生,有幾位可以說是班級后進生的代表,見班長首先在班級作了檢討,他們還會有什么意見呢,并且在他們本人還有其他的后進生的心中,都會覺得教師公正、不偏心。
3.愛要可感
孩子畢竟是孩子,雖你具備了對他們的愛心,但板著臉教育,他們還是難以感受到愛,從而不敢接近你、信任你。因此,需要通過多種方式向孩子們傳遞愛意。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可以以言傳情、以目傳情、以手傳情。比如在和孩子們談話結束時,摸摸他的頭或拍拍他的肩膀,再說句鼓勵的話,足以讓其心花怒放,增強自信心和上進心。因此,教育者千萬不要吝嗇微笑,不要吝嗇表揚,不要吝嗇每一個表達愛心的舉動。
總之,對孩子的教育,既要嚴,又要愛,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嚴”和“愛”并不矛盾沖突,孤立地存在,而是辯證統一的。我想,“愛”和“嚴”將是我們教育孩子的永恒主題。
參考文獻:
[1]邱月娥.怎樣培養良好的班集體[J].小學班主任,2003(5).
[2]崔玉進.新課程視野下的師德要求淺談[J].吉林教育學院學報(學術刊),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