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睿
(安圖縣安林中學,吉林 安圖 133600)
淺談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于 睿
(安圖縣安林中學,吉林 安圖 133600)
學困生往往表現為學習不認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方法不正確,上課走神,與小組成員不和諧,參與學習活動消極、被動,導致學習成績低下。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采取相應的策略,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樹立自信,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思想品德 課堂教學 學困生 轉化策略
思想品德學習中的學困生通常表現為:溜神、溜號、說話、自顧自地擺弄物品、玩手、摳耳朵、擠眼睛、老師講到精彩之處也提不上興趣,甚至靠睡覺打發課堂時間;當老師讓整理教科書筆記時,不會整理或根本不整理,要么整段整段地劃橫線卻一個問題也不記;課堂提問時要么不答要么答非所問[1]。這些現象,不僅影響了思想品德的教學質量提高,還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針對學困生的問題,我們非常重視,專門成立了 “促進初中學困生轉化課堂教學策略研究”課題組。現結合我在課題中的研究成果及課堂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轉化思想品德學科的學困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某門功課產生了興趣,即使老師不去講,學生也會主動去學。在課堂教學中,我會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活躍課堂的情境。在創設情境時要注意貼近學生生活,切勿脫離實際,如通過課前演講、趣事逸聞、成語故事、詩歌朗誦、播放歌曲、多媒體、視頻片斷、即興演講、即興歌唱等,激發興趣,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沒有自信心,就很難達到滿意的學習效果。綜觀各班級的學困生,盡管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有不少是因為自卑和缺少自信。所以,我每節課都想方設法培養學困生的自信心。
首先,在自主學習環節中,設計一些比較簡單而又必須掌握的基礎性問題,讓學生尤其是學困生自己看書而不需借助小組或他人的幫助,給他們樹立 “思想品德學科不難學”的觀念,提高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培養學困生學習的自信心。
其次,在課堂教學中對學困生實行“特惠政策”。如優先檢查學困生的自學筆記、提問時優先讓學困生回答、優先讓他們板演、優先檢查他們的課堂練習、優先詢問本節課還有哪些沒學會的問題等。為給學困生一些優先權,我事先做通了學優生及中等生的思想工作,避免了各個層次學生心理不平衡的現象。
最后,在課堂教學中,我還“夸大”了對學困生的鼓勵,幫助學困生樹立自信實現成功。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正確看待批評與指責的,但表揚與鼓勵卻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在表揚與鼓勵中能激發自信,看到自己的長處與優勢,形成良好健康的心態,進而樹立自信,逐步實現成功。在課堂中,只要學困生取得一點成績,我就大力或“夸張”地鼓勵他們,給他們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激發學困生學習的熱情。這樣做換來了正面影響,如當其他學困生看到與自己相仿的同學受到表揚時,心靈也會產生震動:為什么他(她)能受到表揚與鼓勵,而我卻不能?從而,激活了自尊、自強、競爭的心態,促使所有的學困生不斷走上爭取成功的奮斗之路。
誰都有被關注的渴望,學困生也不例外。如果發現學困生們課堂聽課習慣及學習態度不夠正確,我就會用一個眼神、一個肢體動作,或一句指責兼鼓勵的話,不斷暗示或提醒他們注意聽課習慣和學習態度,或者來點“懲罰性”的要求。用這些方法,就是讓學困生感到老師在關注他們,進而調整狀態,主動學習。
“文科類科目要取得好的成績,離不開認真而全面的課堂筆記。”這一觀點,每學期第一節課我都會跟班級的所有學生提及。但是具體到學生個人身上,筆記的完成程度參差不齊,良莠各異,各有千秋,尤其是學困生的課堂筆記更是亂畫一通,分不清段落和層次,分不清問題和答案,可想而知,考試時肯定會找不準答題方向,也不會取得較理想的成績。針對學困生的課堂筆記,我每節新課時都會利用行間巡視的機會或課間幾分鐘檢查學困生的課堂筆記,如遇不全或沒跟上筆記的,則會心平氣和地指導他們怎么記筆記,在哪兒記筆記,如何整理筆記或讓他們主動找筆記優秀者幫助整理。時間一長,學困生慢慢地學會和養成了即學即整理筆記的習慣。
學困生轉化的成功與否跟授課教師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借鑒和使用了本縣其他思想品德教師行之有效的“六步環節、當堂達標”課堂教學模式,即:創設情境——展示學習目標——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講解質疑、反饋交流——課堂小結——檢測評價,體現了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發展的核心理念。
注重對學困生興趣的培養,情境的創設可靈活多樣,不拘一格,但一定要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體現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教師根據學生認知能力和水平,圍繞教學目標把相關的學習內容以問題的形式 (可用多媒體、內容少時用小黑板、內容多時打印成課堂自主學習案或自主學習提綱)投放或發放給學生,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感知教材知識點及相互聯系[2]。
第一步,讓全體學生獨立自主完成問題。此時教師行間巡視,指導學困生如何整理筆記,如何找準答案,如何分析答案;同時檢查督促其他學生的學習筆記,糾正所有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行為。
第二步,合作探究。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合作探究時設計的問題要有針對性,具有典型性,要為本節課的重難點服務。解決的方式是先結對子互助交流,相鄰的兩個人是互幫互助對子,再四人互助群學解決此問題。此過程,重點幫助學困生理解問題,掌握知識點,促使學困生提高學習積極性。
這是一個小組互動的過程。“小組互動”是該環節的核心,要師生、生生、組與組之間實現互動,避免教師與學生一問一答的單邊互動現象。在此環節中,老師一定要相信學生的潛力,先不急于講解與釋疑,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做課堂的主人。只有當學生的交流發生爭執或不清楚該如何回答和解決問題時,老師再進入學生中間充當講解員的角色,對疑難問題進行解答與分析。
課堂小結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可由學生進行,也可由教師進行。無論哪種形式,教師都要精心設計好課堂小結的語言,并及時進行評價、歸納和總結提升,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關于課堂小結時的板書設計,不一定非得羅列本節課的知識要點,也可將這些知識要點設計成簡單的知識樹,讓學生一目了然地了解本節課的內在聯系。
衡量學困生是否進步,不能讓他們簡單地與優等生或中等生相比,如果這樣,會讓學困生感到高不可及,難達到他們的標準,進而產生自卑甚至仇視的消極心理[3]。長此以往,班級就會兩極分化嚴重,不利于學困生的教育與管理。對學困生的評價要客觀公正,要從實際情況出發,不要對他們過高要求,讓他們自己與自己比,今天與昨天比,這次成績與上次成績比,只要比過去有提高就算進步。例如滿分為100分時,上次測試得了30分,這次得了35分,就算進步,就應該得到鼓勵與好評。
有這樣一個孩子,七年級二班,金某某,表面看著很樸實也不笨,對老師和同學很有禮貌,但卻是所有科目的學困生。我想,思品科開卷考試,初中的內容也不難,如果讓這樣的孩子這么早就被放棄實在可惜。于是,我下課時找他談話,問他選擇題一道也不對的原因,讓他改錯后我與他一起分析錯誤的原因,我說:“咱學得比較慢,記得也不全面,導致做題的準確率不高,但這不要緊,老師給你定個標準,就是你能今后每次都比之前少錯一道題,老師就向你的班主任報喜,在班級中表揚你,給你樹立良好形象增強你的自信,可以嗎?”他笑了,笑得很開心、很自信。這次談話對他有了影響,作業的準確率比之前提高了,我在每次的作業后面都寫上“你的準確率比原先有進步了,再加油!”。結果在七年級末的考試中,思品課得了70分。轉化金某某,我成功了。由此可見,給學困生一個客觀的評價標準與要求,他們也會一步一個臺階地往上走。
轉化學困生需要反復的努力與不懈的堅持,相信在老師們的正確方法的指導下,思想品德學困生的轉化一定會取得實效。
[1]邱艷艷.學困生問題表現及成因淺析.延邊教育學會論文集,2009:92.
[2]王金福.六步環節、當堂達標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嘗試[J].中小學校長,2010(8).
[3]李小曼.課堂教學評價策略淺談[J].吉林教育,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