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永明 遼寧省凌源市城郊動物衛生監督所 122500
羊破傷風的診治
譚永明
遼寧省凌源市城郊動物衛生監督所122500
摘要:本文介紹了羊破傷風的臨床癥狀、臨床診斷及臨床治療方法,并提出了預防建議,為該病的診治提供參考。
關鍵詞:羊破傷風;診斷;防治
破傷風是人畜共患的急性、中毒性傳染病,又稱“強直癥”、“縮口風”和“臍帶風”。其特征是全身骨骼肌呈現持續性的痙攣收縮,對外界刺激的反射興奮性增強。綿羊多由于剪毛、烙角、刻耳、斷臍、分娩、手術及外傷等沒有消毒、消毒不嚴格或處置不當而感染發病。
遼寧凌源某羊場,1只出生20日齡、體重12kg的無角道賽特公羔羊,因為斷尾不當而感染發病。
無角道賽特羔羊發病初期眼神呆滯,吃食緩慢,口腔有很多粘液并伴有氣喘,呼吸急促困難;兩耳直立,頸項直伸;全身肌肉僵直,行動不便,四肢張開站立,不能轉彎與后退,呈典型的木馬狀;受外界刺激時常仰頭向后,遇到障礙物極易摔倒,躺下后站不起來,人工扶助時仍能站立行走;糞便干燥,尿頻,體溫正常。除上述癥狀外,直到發病后期沒有其他明顯癥狀,仍能緩慢采食飼料。
雖然羔羊外觀表現沒有發現有深部創傷,斷尾處已經愈合,耳標處已經痊愈,但牧工口述,在斷尾初期尾根曾化膿,痊愈15天左右。根據上述臨床癥狀和破傷風病的潛伏期特征,診斷該無角道賽特羔羊患的是破傷風病。
發現病羊后加強了對患病羔羊的護理。將羔羊放在了光線較暗、通風良好、干燥清潔的畜舍單圈護理。飼喂柔軟、易消化、營養豐富的花生秧和少量開食飼料。每天靜脈注射10萬單位破傷風抗毒素,連續注射7天,同時靜脈混合滴注25%硫酸鎂(緩慢滴注)50mL,氯丙嗪、10%安鈉咖20mL,1%普魯卡因20mL,1000mL葡萄糖鹽水。每天強行運動,以促進早日恢復肌肉功能。用0.5%的過氧乙酸每天一次圈舍消毒,并加強圈舍周圍的消毒工作。
通過上述方法治療,患病羔羊日漸好轉,采食量逐漸增加,肌肉僵直緩解,最后痊愈。后期跟蹤調查,該羊周歲體重80kg,售價1萬元。
2例1月齡羔羊因斷尾感染破傷風。體質中上,體重約10kg;5例3月齡羔羊因去勢傷口感染破傷風,體質中等,體重約23kg。這7例病羔均表現為不能自由臥下或起立,起立時四肢伸直,呈劃船樣運動。各關節屈曲困難,步態僵硬。瘤胃臌脹,采食困難,牙關未完全緊閉。應激性增高,體溫正常。
消除病原。前2例用燒紅的斷尾鏟把尾端化膿灶連同稍上方的正常組織一同烙去,以求徹底消除病原,然后用5%碘酒對創面消毒。另5例用燒紅的鐵鏟烙去整個陰囊,再用5%碘酒消毒創面。同時用醫用精制破傷風類毒素倍量注射,每只病羔皮下注射2mL。
鎮靜解痙,加強護理。把病羔置于干燥安靜的室內,治療第二天用25%硫酸鎂注射液10~25mL靜脈注射,每天1次,連用3天。瘤胃臌氣時用12號針頭進行瘤胃穿刺放氣,以緩解癥狀。第5天開始,每天將羊趕出圈舍進行運動。
前2例病羔約經14天后基本康復,后5例病羔病后第11天基本康復。
加強飼養管理和環境衛生,防止發生外傷。發現創傷后立即徹底清潔傷口,并涂抹5%碘酊。在進行手術去勢過程中應嚴格消毒。在手術或剪毛前應臨時注射破傷風抗毒素。羔羊斷尾、上耳標時,尾根和耳部要用5%碘酊消毒。
在破傷風病的常發地區每年進行一次破傷風類毒素的預防注射,每只羊1mL,注射后21天產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