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丹(吉林省扶余縣醫院內三科 吉林 扶余 131200)
28例肺心病患者護理體會
劉麗丹
(吉林省扶余縣醫院內三科吉林扶余131200)
摘要肺心臟全名肺源性心臟病,主要原因是由于支氣管或者肺組織血管的病變所導致的肺動脈壓引明顯增高引起的心臟病變的疾病。根據發病的病程長短及輕重緩急,可將肺源性心臟病分為急性肺源性心臟病和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兩種。臨床上以后者多見。本病發展緩慢,臨床癥狀主要包括原有胸部癥狀及肺部癥狀和主要表現的查體癥狀外,主要是患者會逐漸出現心肺功能衰竭,進而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1]。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病因大多數是由于慢性支氣管炎引起,少部分是由于其他肺部疾病引起。肺源性心臟病在寒冷的北方發病率很高,我科自2011年1月~2014年12月共收治肺心病患者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齡55~81歲,平均62歲。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瞳孔變化,神經精神癥狀及肺心腦病,消化道出血,腎功能衰竭等并發癥出現的癥狀體征,是護理肺心病的重要環節,加強心理護理和基礎護理。強化整體護理,注重個體化護理,在病情觀察,治療護理,健康指導三個環節有機結合,融為一體。
關鍵詞肺心病;護理;體會
肺源性心臟病在病理變化上是由于肺氣腫逐漸加重形成的。老年性肺源性心臟病的病因主要是患者的肺動靜脈系統和肺組織的各種病變導致肺組織結構和功能改變,導致肺循環阻力增大,久而久之引起右心室肥大,引起右心室衰竭,進一步發展將引起全心功能衰竭。肺源性心臟病的癥狀是咳嗽、咳痰、嚴重者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常見的誘因包括劇烈運動及寒冷天氣的刺激等[2]。早期的肺源性心臟病由于患者的肺臟及心臟的代償功能期。常常沒有明顯的不適感覺,安靜狀態下或者輕微的體力勞動不會引起身體不適。患者每遇到寒冷天氣或者輕微的體力活動時間較長的時候出現反復咳嗽、咳痰、氣促,心前區疼痛,勞累后胸悶、乏力、口唇青紫等癥狀,休息后不緩解等癥狀,心律不齊。患有肺心病的老人該如何護理呢?以下我就分享幾大要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抗菌藥物要合理應用抗生素不能連和應用,要在細菌培養的基礎上合理應用抗生素,用藥時間不宜過長,藥量不宜過大,患者癥狀體征緩解后及早停藥,防止出現耐藥菌。
2.合理安排患者的飲食護理人員要科學的指導患者合理飲食。患者較為合理的飲食是注意葷素搭配,多食用維生素C及維生素E含量較高的水果,比如蘋果及獼猴桃等新鮮水果,肉類可選脂肪含量相對較低的魚肉,雞肉等,飲水要適量,以免加重腎臟負擔。
3.患者的活動量要適宜肺源性心臟病主要由于心肺功能不全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癥狀,故患者過量的體力勞動會加重心臟及肺臟功能,冬季嚴寒天氣要注意保暖,出門時最好戴帽子及口罩等。但是還要適當的加強鍛煉,清晨散步,深呼吸或者適當打太極拳等措施,以提高自身體質。提高身體抵抗力。增加有氧運動。耐寒鍛煉如用冷水洗臉、洗鼻等。
4.注意提高患者免疫力由于肺源性心臟病在寒冷的季節容易加重,冬季是患者發病的高峰期。因此,因此提高患者的防寒能力非常重要,提高防寒能力的措施是防寒功能鍛煉。具體方法是患者早期開始每天用手搓頭面部、軀干及四肢等全身暴露部位,要搓到部位發紅為止,每天多次、反復揉搓,從春天時開始,不懈堅持;增強體質的措施還有每日要用涼水洗臉,涼水沖洗鼻腔。患者要注意加強保暖,寒冷天氣出門時要帶帽子口罩、圍巾,穿厚的鞋襪。居住的室內溫度要適宜,夜間不要受涼等等。措施得當,病人就可以安全過冬了。
5.肺心病患者的心理護理老年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較差,患者本身病痛折磨,久治不見效,子女及親屬有時照顧不周,患者容易產生悲觀失望的情緒,以致患者對戰勝疾病失去足夠的信心,不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護士要及時勸導患者,鼓勵其戰勝疾病的信心,告知患者可多參加娛樂性活動,多聽音樂,等。從而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3]。而醫護人員的關懷同情,卻可減輕或消除痛苦。為其歡樂而高興,為其痛苦而憂愁,為其懷戀而追思。樹立患者戰勝頑疾的信心,有利于疾病向健康方面的轉化。
6.及時清除痰液,改善肺泡通氣,持續低流量吸氧,氧濃度一般在25%~30%,氧流量1~2L/min,經鼻導管持續吸入,吸入的氧必須濕化,水腫病人--宜限制水、鹽攝入;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液量
7.改善營養狀態,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清淡飲食。少食多餐。慎用鎮靜劑,禁用麻醉劑及影響呼吸功能的鎮靜劑如嗎啡等,以免誘發或加重肺性腦病。
8.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1)觀察患者的呼吸、體溫、脈搏、血壓等生命體征的變化、注意患者的精神狀態及神智有無變化,如有變化迅速通知醫生,以便及時的采取搶救或者治療措施。( 2)觀察患者有無咳嗽癥狀,有咳嗽癥狀時要注意痰的顏色、性質、量多少等變化。( 3)觀察患者的呼吸頻率及節律等有無變化。查看有無感染的癥狀及體征。
9.病情變化時的的護理措施( 1)肺源性心臟病患者隨時可能出現肺性腦病,出現是要實施機械呼吸或氣管插管,保證患者呼吸道通暢。( 2)痰液咳不出要給患者拍背、改變體位等措施促進痰液順利排出,必要時給患者全身應用化痰藥物治療。( 3)肺心病患者病情加重時可能合并意識障礙,這時要時要做到,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按時翻身、拍背、吸痰。做好皮膚及其口腔護理。備好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等搶救用物。
10.肺心病患者的常規護理( 1)按病歷書寫規范及時書寫各種護理記錄單。( 2)保持患者呼吸道暢通,對于完全清醒的患者護士應鼓勵患者自行咳嗽以利于排痰,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給予霧化吸人或蒸氣氧療后排痰。意識障礙的患者應給予氣管吸痰,病情需要時行氣管插管或切開。( 3)合理用氧,給予持續低流量吸氧。( 4)護理人員要正確記錄和計算靜脈輸液量和速度,以免加重心臟負擔從而誘發心力衰衰。( 5)告訴患者適當臥床休息、避免過勞。三餐不宜過飽,適當限制鈉鹽的攝人。( 6)病人要戒煙,以控制慢性支氣管炎的加重。( 7)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與患者多溝通,多關懷以樹立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11.指導患者自己學會護理自己。避免勞累、受涼、情緒激動等誘發因素。注意合理飲食,葷素搭配,勞逸結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
體會:通過對28例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護理實踐活動,我們對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護理體會,總結如下.由于絕大多數肺源性心臟病患者是由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并發肺氣腫的后果,因此積極防治這些疾病是避免肺心病發生的根本措施。應講究衛生、戒煙和增強體質,提高全身抵抗力,減少感冒和各種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對已發生肺心病的患者,應針對緩解期和急性期分別加以處理。呼吸道感染是發生呼吸衰竭的常見誘因,故需要積極予以控制。
參考文獻
[1]張少華.探討肺心病并發癥的因素及護理措施[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3,03( 7) :257.
[2]楊翠平,張霞,孫亞平,等.肺心病病人常見的護理診斷與護理措施[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2,26( 1) :58-60.
[3]寇延華.老年肺心病患者的夜間觀察與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1 ( 19) :1401.
【中圖分類號】R473. 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 2015) 12-02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