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蓉(重慶市沙坪壩區陳家橋醫院 重慶 401331)
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診斷及處理分析
羅蓉
(重慶市沙坪壩區陳家橋醫院重慶401331)
摘要目的:探討剖宮產瘢痕妊娠的發病機制及治療效果。方法:隨機選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25例,回歸性分析患者的臨床資料,統計分析治療方法及效果。結果: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占同期異位妊娠者的1. 1%,治療前,9例確診,16例出現誤診,經全子宮切除或保守治療,均治愈出院,成功率100%。結論:剖宮產瘢痕妊娠不常見,易出現誤診,借助輔助檢查可提高診斷準確率,給予患者個體化治療,可提高治療的效果。
關鍵詞剖宮產;瘢痕妊娠;診斷;處理
在異位妊娠類型中,剖宮產瘢痕妊娠( Cesarean scar pregnancy)較為罕見,不是常見的婦科疾病,如果忽略剖宮產瘢痕妊娠,行人工流產術時,可出現對患者構成威脅的大出血或子宮破裂。為此,在臨床上必須高度重視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診斷及治療,避免出現誤診情況,提高確診率。本研究納入我院收治的25例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探討其發病機制及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1一般資料隨機選取2010年6月到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25例,年齡26~42歲,平均年齡( 31. 4±2. 5)歲,孕次為2~6次,平均為( 3. 3±0. 4)次,產次為1~2次,平均為1. 2次,患者均存在既往剖宮產史,2次以上剖宮產史者3例,發病到末次剖宮產時間間隔為5個月~14年,平均時間間隔為( 5. 5±2. 1)年。
1. 2臨床診斷23例患者存在停經史,38~90d不等,首發臨床癥狀: 6例藥流失敗、5例停經后陰道出血及9例藥流或人流后陰道淋漓流血,1例患者HCG下降不滿意,4例停經后無陰道流血。本研究納入25例患者中,初診誤診為宮內早孕者16例,占比為64%,14例行清宮術,僅9例患者確診為剖宮產瘢痕妊娠。經超聲檢查,可見子宮前壁下段肌層或線段近切口處現妊娠囊、肌層變薄或連續性中斷。誤診為宮外孕或GTN者,癥狀不典型,伴有血流信號或腫物。
1. 3臨床治療本研究25例患者中,行清宮術者12例,B超檢查均提示病灶凸向子宮腔,其中,8例患者由外院轉入我院,子宮動脈栓塞后24h內行腹腔鏡下清宮術,3例患者直接給予腹腔鏡下清宮術。7例患者行MTX治療,6例成功、1例失敗,成功率為85. 7%,失敗者轉行腹腔鏡下清宮術,見妊娠囊凸向子宮漿肌層。4例患者行子宮下段修補術+病灶局部切除術治療,術后,均于病灶處見絨毛。2例患者行子宮切除術,1例患者存在兩次以上剖宮產史,由于陰道大出血,由外院轉入我院,均于剖宮產瘢痕妊娠出見絨毛,與術前診斷相一致。
1. 4統計學處理本研究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3. 0處理。
本研究納入的25例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經治療后均痊愈出院,未出現嚴重的并發癥,隨訪期間,患者的HCG水平均恢復正常;要求保留子宮者,月經周期恢復正常,未發現再次妊娠者。
剖宮產瘢痕妊娠屬于罕見的婦科疾病,該病繼發于剖宮產術。相關的文獻報道,患者行子宮肌瘤剔除術后,行IVF-ET后易出現剖宮產瘢痕妊娠,本研究納入的25例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均有既往剖宮產史,且術中證實剖宮產妊娠處存在絨毛。由此可知,該病的發病機制為,剖宮產術造成子宮壁的破壞,且子宮肌層出現了連續性中斷,子宮肌層連續性中斷的形成,就會形成通往宮腔的竇道,再次妊娠時易誘發剖宮產瘢痕妊娠[1]。
對于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診斷,由于早期診斷的確診率較低,可借助輔助檢查來輔助診斷,采用超聲檢查對于提高確診率有很好的效果。本研究認為,提高早期診斷率,對于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均有重要的意義[2]。術前,本研究確診為剖宮產瘢痕妊娠的9例患者中,7例是經超聲檢查,并結合患者病史做出的判斷,手術證實了診斷的準確性。同時,在診斷時,MRI檢查發揮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其可通過多維圖像,清晰顯示與分辨子宮內膜腔、孕囊與剖宮產瘢痕間的關系。基于此,本研究認為,在剖宮產瘢痕妊娠的早期診斷中,超聲檢查與MRI檢查具有重要作用。不過MRI檢查價格昂貴,可選擇超聲檢查輔助早期診斷。
在治療方面,如果對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處理不當,易引發子宮破裂與致命性大出血,因此在過去的治療中,特別重視切除子宮治療。不過對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不易采用子宮切除術。隨著超聲檢查的使用,使得早期診斷成為可能,不少患者均可治愈。其中,治療方法包括清宮術、病灶挖除術及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分為局部與全身用藥兩種。文獻報道顯示,在剖宮產瘢痕妊娠的治療中,局部注射MTX的成功率高達91%,而全身注射的成功率相對較低,僅為79%,分析認為與局部藥物濃度高相關[3]。
本研究納入25例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根據患者的病情特點,綜合患者家庭的經濟條件與是否有生育要求等條件,制定了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對于年紀輕、有生育要求患者,采用保守行手術與藥物治療,比如腹腔鏡下清宮術,收到了理想的治療效果;如超聲檢查提示,病灶周圍的血供豐富,可選擇子宮動脈栓塞24h后清宮術[4]。因此,并不是所有患者均可行清宮術,貿然行清宮術可能會誘發致命性大出血。如患者的包塊較大,且病灶周圍血供豐富,由于局部或全身MTX治療效果差,可選擇行手術治療。
綜上所述,在剖宮產率不斷增加的背景下,發生剖宮產瘢痕妊娠的患者數量逐漸增多,由于缺乏早期診斷及治療的研究,需慎重選擇治療方式,本研究認為,對于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的診斷及處理,需綜合患者生育要求、經濟狀況等治療個性化方案,用B超與MRI檢查輔助診斷,提高診斷的準確率,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參考文獻
[1]任彤等.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診斷及處理[J].現代婦產科進展,2007,33( 06) :433-436.
[2]瞿海霞.超聲對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診斷分析[J].中國醫學工程,2013,11( 01) :162-163.
[3]孫媛媛,趙冬梅,王瑩瑩,等.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診斷及治療[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1,21( 08) :673-675 +679.
[4]黃靜,孫小紅.探討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的診斷及治療[J].中國醫藥指南,2014,28( 09) :128-129.
【中圖分類號】R714. 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 2015) 12-02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