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文會
【摘要】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本文認為:其一,激發學習興趣;其二,喚起想象;其三,大膽質疑;其四;拓展
思維。
【關鍵詞】語文教學;語文素養;興趣;想象;質疑;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經濟科技的發展,時代對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期望值越來越高,但人才的創新能力培養是一項長期的教育工程。如何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已是教育界研究的一項很重要的課題。筆者認為必須從我們的母語教學抓起,重視和加強語文教學對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的培養。
一、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有了學習興趣,學生才能從被動接受知識,變成愿學、樂學、會學,從而產生創造性學習的熱情。對此,法國思想家盧梭也曾說過: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如,筆者在執教《故宮博物院》一課時,事先做了如下導入設計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爾·蓋茨是當今世界首富,他的豪宅共有七間臥室、六間廚房、二十四間浴室、一座穹頂圖書館、一座會客大廳和一片養殖鱒魚的人工湖泊……它是號稱全世界“最有智慧”“未來生活的典范”的建筑物。那么,在我國古代,作為最富有的皇帝,他的家應該是什么樣子呢?下面就讓我們一同走進故宮,去領略一下皇宮的風采吧。這里以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豪宅與皇室作對比,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起學生盡快閱讀課文的欲望。
二、喚起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愛因斯坦說過:“一切創造都是從創造性的想象開始的。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任何創新活動都需要超常的想象力,通過想象創造新生形象,這對學生今后的創造活動至關重要。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提供機會,精心選擇一些發散點,培養學生創造想象的能力,如對有些充滿活力詩情畫意的正詩文,就可讓學生在讀文的基礎上充分展開想象,畫一幅能夠表達出詩意的圖畫。如,在教學古詩《天凈沙·秋思》時,學生就如何在畫中表現“小橋流水人家”一句的詩意展開了討論,各執一詞,爭執不已。 有的認為應該在房子旁邊畫一座橋,再畫一條小溪繞屋而過,有的認為小溪不應繞屋而過……所有這些爭議對詩句的理解似無關聯,怎么畫都無所謂。但可貴的是,它能引發學生的進一步思考,能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性的思維能力。再如,學生表演《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一詩中詩人詢問蒼天的場面時,他們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充分展開想象,進行創造性的表演。不同的學生對作者當時的神態、動作的設計都有所不同:有摸著后腦一片茫然的,有仰天長嘆的……學生種種表現,不正是創新的表現嗎?求新、求異,就是創新精神的所在。
三、大膽質疑,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學貴質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敝挥猩朴诎l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人才能產生創新的沖動。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所蘊含的創新教育素材,鼓勵、啟發、誘導學生多提問題,多質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做到“傳道、授業、解惑”,更要善于啟發學生對一些問題從不同角度去進行思考、質疑,然后提出不同的見解和看法。如《孔乙己》的主題,課本的預習提示和《教師教學用書》都認為小說“揭示了為封建科舉制度所戕害的讀書人的病苦,是一篇討伐封建科舉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戰斗檄文”。是不是一定要這樣理解才算對呢?那不一定,其實魯迅自己只說,《孔乙己》“是在描寫一般社會對于苦人的涼薄”,定尊于一說,別無他議。千千萬萬的教師這樣教,億萬的學生這樣學,再也沒有什么創見了,應該說在封建社會,爬上去的知識分子畢竟只是鳳毛麟角,沒有爬上去的是大量的,但為什么其他人沒有成為孔乙己呢?這存在著一個自身因素的問題??滓壹鹤陨砣狈m應社會生存的能力。學會自下而上,才是我們今天從學習這篇小說中應獲得的啟示。這是一。
其二,小說中的人們,對孔乙己這樣的苦命人是這樣冷漠,是不應該的。今天,我們要予以同情與溫暖,不能那樣冷漠,我們要讓世界充滿愛。我想如果這樣理解,我們今天學這篇課文才有現實意義。再如《范進中舉》中的胡屠戶,課文分析中認為胡屠戶是個貪財如命、趨炎附勢的小人,我在教學這一篇課文時,有位同學提出了一個不同的見解,胡屠戶罵范進,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能簡單地說從他對中舉前的范進的態度上就說他是個小人。這個主張一提出,馬上引起了爭議,有的同學說,胡屠戶這個人,從作為范進的岳父的角度來看,他是個好岳父,因為換誰在他這個角度,有了范進這么個只會死讀書不會生活的女婿,都會責罵范進,這也是恨鐵不成鋼的表現。這時,又一同學提出了一個主張:胡屠戶為什么不讓范進也去做屠戶,光罵他又有什么用?這時,又引起了一片爭議。學生的創新思維完全被激活,激發了創新意識,培養了創新能力。
四、拓展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寫作本身就是培養和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活動。葉圣陶先生說:“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作為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盡力打開學生的思維之路,啟發學生充分地發揮想象,運用聯想,敢于奇思妙想,讓學生大膽地、自由自在地隨心所欲地進行寫作。我為了啟發學生能運用想象和聯想去寫作,讓學生根據事物之間的相似、相關、對比、因果等關系,常常把兩種或幾種互不相聯的事物聯系在一起,讓學生發揮想象去構思,去寫作。如指導學生寫一篇題為《幸?!返拿}作文,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中去觀察體驗,讓學生可以寫享受生活的幸福,得到友誼的幸福,取得成果的幸福,大病初愈時的幸福,遭禍大難不死的幸福,幫助別人實現某一愿望的幸福……不可寫只要有錢就幸福之類的話題。通過作文比較,提高了學生的觀察力與表現力、認知力,增強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豐富了他們的情感世界,陶冶了他們的性格情操。一句話,學生有了對世界美的感受,筆下的文章才能漸漸地有了聲、形、色,情感也會有了依附,才能最終形成自己的審美角度和審美情趣,寫出富有創意性的文章來。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