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曉冬
摘 要:為了趨同國際會計,同時考慮我國目前的會計環境,新會計準則應在保持適度謹慎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應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大力創建公允價值應用的良好環境,努力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實現財務會計目標。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公允價值;企業會計;應用
中圖分類號:TU99 文獻標識碼:A
一、公允價值的定義
我國頒布的新會計基本準則將公允價值定義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將公允價值定義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當事人自愿據以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對公允價值的定義為:雙方在當前的交易(而不是被迫清算或銷售)中,自愿購買(或承擔)或出售(或清償)一項資產(或負債)的金額。這些定義的表述略有差異,但從本質上講是一樣的,即公允價值是完全市場對資產或負債價值的評估。
二、公允價值應用的國際趨同和中國特色
(一)國際會計傾向于公允價值計量
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企業股權的分散化程度的提高,大量分散的股東只關注自己所持股份所帶來的收益或利得,他們需要了解企業當前經濟狀況和未來經濟前景的信息。這一變化推動財務會計目標研究從“報告受托資源管理情況”向“提供對決策有用的信息”的轉變,相關性同可靠性一樣成為最重要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征。但是,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基于受托責任觀下的歷史成本計量屬性固有的重成本輕價值、重歷史輕未來、重受托責任輕決策有用的缺陷便暴露出來。在企業價值中占越來越大比重的軟性資產、衍生金融工具等因歷史成本計量模式無從計量”而被排除在企業財務報告之外,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編制的財務報表既無法反映資源受托者的真實業績,也不能對股東提供經營決策有用的信息,歷史成本計量會計信息的相關性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
(二)新會計準則允價值的具體應用
我國新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恢復并擴大了公允價值的應用范圍,提高了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在公允價值的應用方面進一步趨同國際會計慣例。在新會計準則體系中,統馭具體會計準則的基本會計準則首次將公允價值列為會計計量屬性,38項具體會計準則中有17項準則不同程度地運用了公允價值計量,具體應用范圍與國際會計大致相同。
另外,新會計準則還在《生物資產》、《租賃》、《收入》、《政府補助》、《長期股權投資》、《企業合并》等準則中采用公允價值進行會計計量。
(三)公允價值應用的中國特色
1.公允價值計量的非主導性。
相對國際會計強調公允價值作為基準計量基礎而言,我國新會計準則在會計計量屬性上仍然首選歷史成本計量屬性。新會計準則體系的基本準則明確規定:“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當采用歷史成本,采用重量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并可靠計量”,這實際上是強調了歷史成本計量屬性在我國會計計量中的主導作用。
2.考慮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公司治理、法律監管等會計
環境。
新會計準則在公允價值的應用范圍上也應體現出與國際會計的差異。例如,由于我國目前產權交易市場還不成熟,公允價值難以取得,實際工作中的企業合并大多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因此,《企業合并》將企業合并分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合并方取得的資產和負債按照被合并方的賬面價值計量,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合并方取得的資產和負債則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這與國際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有區別。再如,考慮到目前我國并不存在無形資產活躍市場。
三、創建公允價值應用的良好環境
基于歷史成本計量屬性的局限性,公允價值的應用是一種必然趨勢。我們應大力創建公允價值應用的良好環境,充分發揮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優勢,使企業的財務報告公正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等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有助于投資者、債權人等作出經濟決策。
(一)進一步加大對公允價值會計理論的研究
公允價值因其提供的會計信息高度相關性而受到會計理論界和投資者、債權人的青睞,從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得到長足發展。但作為一種全新的會計計量屬性,公允價值會計在理論構架、實務操稀上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公允價值的內涵、公允價值與其他計量屬性的關系、公允價值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公允價值會計的可操作性等問題有待我們進一步研究和突破。我們應該在總結國內外經驗的基礎上,加大對公允價值研究力度并促進研究成果在我國會計工作中的運用。
(二)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職業判斷能力
公允價值本質上是對資產和負債價值的一種動態評估,這就需要會計人員不但具有扎實的會計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素養,而且還應掌握價值評估技術、金融、計算機等相關知識。同時會計準則只是一種指導性的規范,并不對某項會計業務規定具體的處理方法,企業按照準則規定的原則處理會計事項,會計人員需要做出更準確的專業判斷。
綜上所述,為了趨同國際會計,同時考慮我國目前的會計環境,新會計準則應在保持適度謹慎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應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大力創建公允價值應用的良好環境,努力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實現財務會計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