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一直以來,在我國各級教育教學中,從未忽視過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它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必要方面。我國教育部曾出臺過相關政策,要求將人文教育融合到高職學生的體育教學當中。在高職教育中倡導人文教育理論,就要把學生看成實踐活動的主體,在高職階段,對于體育的學習是最好的開發學生個人潛力的時期,也是培養學生個性發展的最佳階段。因此,相關的教學目標,必須體現出以人為本的觀念,重點對學生個性與創造性的發展進行培養。對于課程內容的安排與選擇,必須要有相關的人文思想和觀念融入其中,要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自己來發現自己的能力,調動他們學習積極性,從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再者,將學生作為活動的中心,是實行人文教育的基礎要求或條件。在高職體育課堂上,對于人文課程的安排要積極向上,要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采用選擇性的特色學習,以此體現高職體育中人文教育的價值。
二、高職體育教學課程需求的三維導向
(一)社會需求導向
高職學校中的課程內容,實質上也是一種社會文化的體現,體育課程中所傳遞的信息是長期以來所積淀的社會經驗和文化內涵。高職院校雖然不直接參與社會生活,但實際上也屬于社會中的一部分,學校中的學生同時也是社會中的學生。每個人從小到大的成長,缺少不了社會生活的歷練,他們個人的性格發展和能力發展,與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大關聯,因此,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既要滿足學校培養計劃中對教學基本內容的要求,又要滿足社會的需求。
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學習和生活,滿足社會需求有一定難度,如何將校園中的體育變為社會生活中的體育,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保證學生在畢業進入社會后,還能堅持體育鍛煉,這對學校體育教學是一個挑戰。為了解決好上述問題,學校在對學生體育情感的培養上要格外重視。它不僅是一種用來增強體質的體育運動,還是提升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的有效途徑,因此,社會需求對高職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我們需要對原有的體育教學體系進行一個全新的改變與創新。
(二)課程需求導向
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只傳授給學生競技技能,而且主要圍繞像籃球,排球,足球等競技型比賽項目進行,教學內容比較單一。教師普遍認為,這些競技項目就是高職體育課程的主要內容。這種課程被稱為中心課程,教學目標相對明確清晰,但是缺陷也比較突出,即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對課程內容的選擇。因此高職體育教學在設置課程目標和內容的時候,要全面考慮問題,多咨詢相關專家的意見,制定出明確的教學目標及內容。就體育課而言,教師往往只注重運動技術的練習,某種程度上把學生當成運動員來對待的,把體育課當成訓練課,把教育和訓練混為一談,這是體育教學的誤區,所以,對課程的設計要結合生活與實際,將體育教學科學化,使學生能夠從中收獲的更多。
(三)學生需求導向
體育中的教學思想是“以人文本,重在健康”,注重學生自身的身體情況,實現學生的心理需求。以往的體育教學,大多采用一刀切式的教學模式,但實際上并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適應,據此設計的課程目標及內容,某種程度上違背了體育課程的教學思想。因此,在設置體育課程的時候,要尊重學生的實際需求,體育教育應該符合學生長期發展和身體需求,學生應該有自己的選擇權利,應體現出學生的主導地位,這樣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高職學生的心理日趨成熟,價值觀和人生觀已經初步形成,有自己的思想和創造性。為了更好的達到體育教學的目標,高職體育教育要不斷進行改革,實現課程的層次性發展,要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進行培養,讓學生在娛樂的同時,達到身心健康的發展。
三、高職體育教育與人文教育結合的價值體現與方法
(一)價值體現
1.高職體育中的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是人文主義教育的簡稱,它是一種歷史發展中傳承下來的精神文明和核心價值的主要體現。換句話說,它是一種讓人們進行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價值思想,也是促使高職教育不斷進步的基本保障和條件。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人文教育的支持和保障,可以說,高職學校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傳播人文知識的重要場所,在實踐中不斷的將人文思想傳遞出去,深化人文教育在高職體育教育中的作用,促進學生們全面素質的提高,實現人文教育的目標,這是高職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
2.樹立人文教育的價值觀
隨著近些年的不斷努力,人文教育逐漸滲透到高職體育教育中,許多高職院校已經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逐漸步入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模式,并進行了人文主義精神的傳授。人文教育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教育方式,它可以從很多角度出發,面對不同的學生的不同需求進行不同的教育策略。因此,通過對人文教育的重視,注重學生思想教育的培養,就可以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可以使學生增加學習的興趣,主動地參與到高職體育課程中來,通過樹立正確的人文價值觀,來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確自身存在的價值,準確定位自己的學習目標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二)方法和途徑
1.以學生為主體,落實人文主義價值觀
在高職體育教學實踐中,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學習風格等來選擇適用于學生的學習環境、教學方法和學習內容,做到因材施教。這樣的安排與選擇能更好地體現人文主義精神教育的價值觀和高職教育對人文思想的重視以及實際價值的關注。教師要對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詳細的了解,對他們的學習特點和原有的知識儲備有一個大概的掌握,以便于選擇適當的特色教育方式對學生進行有效教育,更好的實現人文主義教育。具體教育環境的建設與選擇,要從多個方面進行考慮,其中學校的制度建設、物質的準備以及教育的評價等都是不可缺少的,同時也要不斷的進行改進,更好為學生服務,為教學的有效開展打好穩定的基礎。
2.豐富人文教育內容,擴大學生的人文視野
在具體的高職體育課堂中,教師應在完全掌握學生特點的基礎上,實施不同的人文教育策略。作為教師,在業余時間,也要不斷的提高自己,這樣才有可能傳授給學生更多的知識,課程開始之前也要做好充足的教學準備,以此來從容應對課堂上發生一些突發事件。學生自己本身應該已經具備了一些相關的人文主義素養,對其內涵和內容都有過一些了解,但是他們原有的素養與在高職體育教育中所要傳遞的人文主義價值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所以,教師要從實際出發,通過對體育賽事和體育新聞等的講解來豐富學生的知識。
3.教師要關愛女同學身體與身心健康
女學生月經期間身體反應能力、肌肉力量、神經調節的準確性及靈活性等可能有所下降,少數人有頭痛、失眠、疲倦嗜睡、情緒波動、易怒以及便秘或腹瀉等情況發生,因此,高職體育教師要加強醫務監督,及時了解女同學的月經情況。教師在安排體育活動時應注意:適當減輕這些學生的運動負荷,運動的時間不宜過長(如安排一些乒乓球、徒手操等體育項目);運動時,避免做劇烈的、大強度的或震動大的跑跳動作(如長跑、跨欄、跳高或跳遠),也不要做腹壓過大的動作和力量性練習(如仰臥起坐等腹部力量練習),以免引起經期流血過多或子宮位置改變;月經期間不易游泳,以免病菌侵入內生殖器官,從而引起炎癥,避免寒冷的刺激,特別是下腹部不要受涼,如月經出現紊亂或痛經,應停止體育活動。
四、小結
高職體育教學中的人文主義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學校方面要提供一定的硬件設施供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之用;教師要積極掌握學生的動向,了解他們的特點,并采取最恰當的教學方案,使學生更好的接受人文主義教育,樹立正確價值觀。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深入融合人文精神理念,給予學生更多的幫助和關懷,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高職體育的人文教育影響下,激發出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他們的文化素質和道德水平,同時,教師還要了解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發展狀況,正確引導他們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高職體育教育的價值,是要培養更多優秀的全面的綜合素質人才,為社會的不同崗位輸送更好的職員,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