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程遠
摘 要:導語是每堂課教學時的開場白,也是一門藝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時間隨機應變,設計出“百花齊放”的導入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語文課堂;導入藝術;導入方式
語文教學中的導入設計,尤其是新課文的教學導入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生動形象的導語能扣人心弦、引人入勝,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將從語文課堂的教學實踐出發,簡單地談談幾種常見的語文課堂導入方式。
一、就題設計,直入重點
“標題,也就是文章的眼睛,文章有文章的眼睛,詩歌有詩歌的眼睛。”就題設計,顧名思義就是根據課題來設計一系列問題,我們在閱讀文章時也會發現,一個新奇或者是新穎的標題會吸引讀者的眼球,讓讀者迫不及待地想要閱讀該文章。同樣,教師在教學時也是。學生,特別是小學生,由于他們身心發展的階段性,他們對于帶有新奇色彩的課題很感興趣。在設計《美麗的丹頂鶴》一課的導入時,教師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方式:先在黑板上寫上“丹頂鶴”三個字,讓學生談談對“丹頂鶴”這種動物的認識。再在“丹頂鶴”前面加上“美麗”二字,繼而可以帶領學生去感受“丹頂鶴”這種動物到底美在哪里。這樣的導入方式,采用層層析題的方法,一步一步地讓學生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一看到課題就可以大致了解到課文寫了些什么內容。再比如,《孔繁森》這一類寫人記事的課文,也適合用解題式的直接揭題導入。
二、承上啟下,溫故知新
當我們在學習新知識時,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以前所學的舊知識,并且從已有的生活和學過的知識出發。溫故知新,顧名思義就是溫習舊的知識,從而獲得新的知識。在我們的教學中,也會發現很多教師注重溫故知新。
俗話說:“過河要搭橋,爬高要架梯。在學習上,也必須有‘橋和‘梯才能相互溝通。”由于小學生身心發展的階段性,導致他們的認知能力是循序漸進的,不可能產生飛躍性。循序漸進的方式,也就是從舊知識過渡到新知識,這是有利于小學生接受的。如,在教學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時就可以采取這樣的導入方式,可以先讓學生先背幾首以前所學的李白的詩,學生對于的作品是比較熟悉的,在學生爭先恐后的背誦后,再點出本節課所學的題目是《望廬山瀑布》。這不僅點出了所要學習的新知識,還回顧了舊知識。
像這樣的教授新詩,而不直接揭示課題,可以讓學生先背誦他們所學過的詩,然后開始新課教學,這樣做大有益處:(1)新知識與舊知識聯系,并且很自然地銜接;(2)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達到增強教學效果的目的。學生在興致勃勃地背誦李白詩歌的氣氛中學習新詩,效果當然不同。
三、講解故事,引人入勝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用故事導入課文能夠更好地帶領學生進入到“樂學”的境界。講解故事的導入方式,也就是通過講解與所學課文相關的故事,以把學生領入到“樂學”的境界。這樣的方式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內容設計上要增強趣味性。如,在教學《狐假虎威》時,可以講一只狐貍用謊言蒙住了老虎并借助老虎的威風嚇跑了森林中的百獸。聽完故事讓學生說說自己對狐貍和老虎的印象,從而了解一個寓意:生活中有些人借著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自己并沒有真本事。又如,在教學《草船借箭》一課時,教師講解孔明以大智大勇的聰明才干用草船借到了十萬枝箭的故事導入新課,學生的興趣會被極大地激發出來。
小學階段實行綜合課程,學生在課剛開始時,注意力可能還沒完全從上節其他學科的課程中走出來。正是抓住了小學生愛聽故事這一特點,這樣的導入方式能夠很好地激起他們的興趣,從而把他們的思維引入到本課程中來。
四、談話設疑,激發激情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有經驗的教師在教學開始時,通常會拋出一系列的問題來引起學生疑問,收攏學生思維。這樣的方式可稱為談話設疑式導入。
《有趣的發現》這篇課文寫了生物學家達爾文通過對海洋中一個小島上昆蟲的觀察,感悟到只有適合自然環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道理。在揭示課題后,引導學生緊扣課題質疑:發現了什么?這個發現有趣在哪兒?是誰發現的?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文本,從而體會達爾文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科學精神。
談話設疑式的導入方式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對教師提出的一系列問題產生共鳴,從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
五、介紹背景,脈絡清晰
由于語文學科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入選語文教材的課文,類型和體裁各樣,有些內容對于學生而言很陌生,而這些內容卻恰恰是理解課文的關鍵所在。比如,有些文章有特定的時代背景,特別是古代、近代和現代的,學生可能不了解當時的情況,介紹背景是有必要的,有助于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如,在教學《盧溝橋烽火》時,先介紹“九一八”事變的經過,“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心更加膨脹,引發了盧溝橋事變。在了解這些背景知識的基礎上,問學生“烽火”是什么意思?繼而可以順理成章地導入課題。這樣的背景知識的介紹是有必要的,否則學生會感到理解起來很困難,從而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識,影響整個教學環節。通過背景的介紹,可以使學生能更快地理解課文,同時便于教師更好地講解課文。
語文課堂導語的設計是五彩繽紛、豐富多彩,但萬變不離其宗,必須符合課文的主旨,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做到以‘情入境,以‘奇入境,以‘疑入境,以‘趣入境。”自講課一開始就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達到思維定向、內容定旨、情感定調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鳳華.語文教學導語藝術初探[J].勝利論壇,1999(05).
[2]巨正權.語文課堂中如何運用導語[J].中國基礎教育研究,2007(04).
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