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玉明
疑探導練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詞匯記憶教學中的應用
姚玉明
【摘要】高中英語學習過程中,詞匯是最為關鍵的環節。如果沒有一定的詞匯量,一切都無從談起。然而由于諸多原因,致使“記不住單詞”成為了大多數學生的首要問題和最大困惑。作者認為詞匯記憶教學應當成為英語教學,特別是高中英語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而且這樣的教學已經變得很必要甚至很緊迫了。本文主要分析了疑探導練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詞匯記憶教學中的應用,旨在呼吁高中英語學習者和教育者重視單詞記憶技巧,重視單詞記憶技巧教學。
【關鍵詞】疑探導練教學模式;詞匯記憶教學;問卷調查;單詞記憶法
倘若你問一位高中生他學習英語的最大困惑是什么時,我想他很可能會長嘆一口氣說:“唉,記不住單詞。”如果這孩子足夠調皮的話,他還會沖你吐個舌頭或是聳聳肩之類的,那意思好像在說:“的確慚愧,可我也沒辦法,大家都這樣。”你也許會覺得這只是在開玩笑,但是下面這份(在內蒙古集寧一中高一年級1316班學生中做的小調查)調查一定會讓你覺得這并不是在開玩笑。(見表1)
問題一:你認為在高中英語學習中,以下哪一項是最重要的?
A.語法B.詞匯C.發音D.其他E.不清楚
問題二:你覺得在高中英語學習中,以下哪一項是最讓你頭疼的?
A.語法B.單詞C.發音D.其他E.不清楚

表1
由上面的問卷調查不難看出,詞匯記憶的確重要,同時它也是學生們最頭疼的事。即使記不住單詞又怎樣?難道就不能學好英語了嗎?難倒就會影響高考嗎?答案都是肯定的。詞匯量直接決定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試看下面兩個小實驗,我們就會從中感受到詞匯對語言理解的關鍵性了。
實驗一:你能看懂下面一段中文的意思嗎?

實驗二:你能猜出下面兩句日語的中文意思嗎?
1.おうさんはとうきょうだいがくのりゅうがくせいです。
2.王さんは京大學の留學生です。
實驗一是語序被打亂的漢語,也就是有很多語法錯誤的漢語,但這并沒有影響我們的閱讀理解,我們依然能夠看懂它想表達的意思,甚至有些人只需要讀一遍即可。實驗二中兩句話的中文意思都是:王先生是東京大學的留學生。沒學過日語的人一定看不懂第一句話的意思,但是我相信任何一個識漢字的人都能把第二句的意思猜得差不多,而我們也并不知道日語的語法。這兩個小實驗都告訴我們,詞匯對閱讀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既然詞匯量如此重要,那么該怎樣進行詞匯教學呢?長期以來,英語教學是很重視詞匯教學的,但那是詞匯用法教學而不是詞匯記憶教學。也就是說,我們一直在不停地探討某個單詞有多少種用法和多少個考點,卻幾乎從來不去探討怎樣去記住這個單詞。而高考英語試題幾乎3/4的分值分布在單詞詞義上,僅有1/4多的分值分布在單詞用法或是語法和其他語言能力考查上。絕大多數師生付出的精力似乎正好與分值分布恰恰相反。難怪教師們常常苦惱,教了那么多卻不見成效;難怪學生們也抱怨,哪里不會考哪里。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存在于詞匯用法教學和詞匯記憶教學之間的博弈。
基于上述種種,我和我的兩個班的學生(1314班,1316班)實踐了將近一個學期(2013.8~2014.1)的詞匯記憶教學。由于教學自身的特點,即那么多的單詞不可能靠教師一個人想出記憶技巧,必須靠團隊,所以,筆者覺得用“疑探導練”模式是很合適的。實踐證明,學生們確實能夠探討出很多不錯的單詞記憶技巧,有些甚至讓人難以置信,堪稱經典。以下列舉一些教學中學生們探討出的單詞記憶技巧案例和我們用到的記憶方法的分類匯總。(詞匯均摘自高一英語必修一unit 1至unit 5)(見表2)

表2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記單詞并非是我們一直認為最痛苦和無聊的事情,它甚至還可以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只要我們肯動腦筋去做。當然,記單詞的方法和辦法是很多的,但任何一種方法都有它的優勢和局限。以下是我們課堂上實踐過的記憶單詞的方法:
1.諧音記憶法。即利用英語單詞發音與漢語發音的巧合幫助記憶。比如fee(費用)。這種記憶法容易上手,適用于那些發音與漢語相關的單詞。若與漢語發音無關則不宜使用,顯得無意義且不利于記憶,比如用諧音記憶法去記憶“教育”(educate)一詞,它的發音近“安諸K特”,就不宜用這種方法。
2.字母代表法。設法用單詞的每一個字母代表一個漢字并組成一句有意義的話,從而輔助詞匯記憶。如“積滿灰塵的”(dusty)一詞。這種方法較適用于字母少的單詞,它的弊端是:如果字母太多就會使記憶更復雜,不如不用;另外,組成的漢語句子可能會打亂原來單詞的字母順序。
3.詞根詞綴法。這種方法在各大主流教材及教輔上都是被極力介紹的,包括我們的教科書也時有講解。因為它是根據英語單詞造字規律而來的,所以它的科學性是毋庸置疑的,如useless一詞。但為什么很少有學生用呢?捫心自問,筆者學了這么多年的英語,真正靠詞根詞綴法記的單詞可以說是寥寥無幾。其原因至少有兩個,其一:詞根詞綴記憶帶來的工作量是很大的。英語詞根大約有400個,前綴大約90個,后綴大約90個,很多單詞是詞根和前后綴組合而成的,那就意味著我們要做一個400和兩個90的排列組合的記憶大工程,太費力了。比如“交替的”(alternate)一詞的記憶,按照詞根詞綴法,記憶過程應該是這樣的:alter是個前綴,意為“改變狀態”,后綴ate是個形容詞后綴,表“……的”,中間還有個n得另外再記憶。在記這一個單詞的過程中,無形中又增加了另外三個元素:alter的意思,ate的意思,中間還有個n。其二:高中詞匯中涉及到詞根詞綴的單詞并不多。隨便翻開一本課標詞匯書我們就會明白。比如《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第101頁,羅列了從fresh到glory近60個單詞,其中涉及到前綴的單詞僅有兩個geography“地理學”和geometry“幾何學”,geo表示“地質”。所以對于這種方法了解即可,不能當作單詞記憶的救世主,但在大學英語學習中可能用處會更大一些。
4.合成法。英語中一些詞是由兩個或更多單詞組合而成的,這種方法就是利用其合成規律由熟詞帶動生詞的記憶。其優點是方法科學,可理解記憶。如shortcoming,midnight,policeman等。當然,這種方法也有它的局限性:一是學生必須有一定的基礎詞匯;二是英語中合成詞的數量并不是很多。
5.形近法。有些英語單詞的構造很相似,就如漢語中的形近字,如生詞lorry和sorry,university和adversity等。我們可以利用這種關聯以熟詞帶動生詞記憶單詞。這個方法的應用范圍很廣,不過對學習者的基礎詞匯量也是有要求的。比如知道university的學生一定會很輕松地記住adversity的。
6.拆詞法。即將一個單詞拆成若干拼音的組合,充分利用母語資源來幫助記憶英語單詞,如單詞educate和devote。這種方法可以廣泛使用,而且不受學習者詞匯量基礎的影響,也不受發音基礎的影響,可以說零英語基礎的學生也可以嘗試,只要他了解漢語拼音。
7.印象法。就是只記憶一個單詞的獨有特點,或容易記的一部分,并不去記憶整個單詞的所有字母,如electricity(電)一詞。這種方法特別適合那些字母較多,且考綱只要求認識不要求會寫的單詞。應該說考綱中大部分的詞都是這樣的。拿高考題來講,要求學生寫的題目只有一個,那就是一篇25分的作文。其他題目均要求學生能夠認知其漢語意思即可。其弊端是,不宜用于派生詞記憶,因為派生詞都同根,結構都差不多,容易混淆。如fund(基金),fundament(基礎),fundamental(基礎的、關鍵的)。
以上提到的記憶法及其優勢和局限均為教學實踐中的個人體會,并不一定科學或者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只是拿出來供借鑒,完全可以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因為教無定法,學無定法,正像電影《精武門》中霍元甲先生談習武一樣,“以無法為有法,此為武之最高境界。”為便于更好地進行教學操作,筆者設計了疑探模式下的詞匯記憶教學過程。
教學課時:一課時(40分鐘)
教學內容:解決一個單元的生詞記憶技巧
教學方法:疑探導練教學模式
教學形式:學生按照疑探學習小組分工合作,共同探討
教學用具:常規教具,黑板,粉筆
以下為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細節 建議用時設疑自探1.學生瀏覽教材。學生看單元詞匯表,思考哪些單詞得用記憶法輔助。2.提出自探提綱。學生自由提出需要記憶法輔助記憶的單詞,教師列在黑板上并酌情賦分。3.分配自探及合探任務。教師將黑板上的詞匯平均分給各小組,開始自探并準備合探。5分鐘5分鐘15分鐘質疑再探 該環節在“解疑合探”——師生評價部分進行。好的質疑或解決方案給予雙倍積分。 隨機解疑合探1.學生起立合探。各小組合探本組任務,教師指定展示者(學困生),劃分展示區和自由展示區。2.學生展示。各小組展示本組的探討成果,將未完成的任務列入自由展示區。3.師生評價。師生共同評價,根據實用性決定是否采納或作出完善補充并酌情賦分。1.編題改題。可以根據學生當堂學到的記憶法出些類似的生詞記憶習題。2.搶答賦分。教師根據小組答題情況酌情賦分。3.課堂總結。學科代表總結本節課的收獲并宣布“四星一組”。2分鐘2分鐘1分鐘教學反思3分鐘5分鐘2分鐘運用拓展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時間不夠用的情況。有時會用兩個課時才能解決原本計劃一個課時完成的任務,這與教學內容容量、教學過程控制以及教學過程設計有關系。后來在實際操作中筆者去掉了運用拓展并簡化了設疑自探中的環節,比如去掉了自探提綱賦分環節,一方面節省了時間,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學生為得分隨意說出需要記憶法輔助記憶的單詞,因為事實上的確有很多單詞是很容易記住的,不需要再去研究記憶法之類的東西,純屬畫蛇添足。
總而言之,詞匯記憶是每一個英語學習者必須解決的問題,也是每一個英語教育者必須正視的問題。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一名基礎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起到學生英語詞匯記憶學習過程中的解惑者。
作者信息:012000,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內蒙古集寧一中
yaoyuming19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