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文彬++徐浩瑞
摘 要:目的 了解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病的認知情況、態度及應對措施,檢驗運動干預對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的效果,為以后的高血壓患者的運動干預和其他慢性病的有效管理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對長寧區社區50~70歲的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科學的、有計劃的運動干預,并嚴格的隨訪6個月,并記錄這些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以及其他身體的情況的指標。結果 干預組經過了6個月的運動干預,血壓控制率有明顯的下降,收縮壓平均值明顯下降,舒張壓平均值明顯下降。血壓控制率、以及血壓較運動干預前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患者自身健康狀況明顯提高,對高血壓的認知也更加全面、應對措施更加得當。結論 科學的、有計劃的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運動干預,在降低血壓、提高血壓控制率、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方面有明顯的效果。同時,在患者對高血壓的認知也更加全面,對高血壓的應對能力也有明顯的提高。在開展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運動干預的時候,必須有專業指導隊伍、完善的理論基礎、科學合理的運動處方、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來全面提高運動干預的效果。
關鍵詞:老年 高血壓 運動干預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2(c)-0201-01
隨著老齡化的趨勢越來越嚴重,老年人的慢性疾病越來越受到了社會的關注。高血壓作為一種患病率較高慢性疾病,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多數患者通過用藥的方式對血壓進行控制,但是藥物的副作用以及費用給患者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大量的研究表明,運動療法作為非藥物的一種治療方法,不僅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壓,同時還具有提高生活質量、控制體重的作用。因此,運動療法便成為了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的一種不錯的選擇。2014年5月—11月上海市長寧區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為期6個月的運動干預,并監測參與高血壓患者身體情況的變化。此次運動干預收到了政府和廣大市民的廣泛支持,也為以后的高血壓運動干預打下良好的基礎。
1 研究對象
隨訪完成6個月的運動干預的200位社區高血壓患者。根據該研究對社區中中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運動干預的目的確定以下篩選條件:(1)符合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的高血壓診斷標準的Ⅰ、Ⅱ期收縮壓在(140~179 mmhg之間,舒張壓在90~109 mmhg)之間高血壓病人。(2)年齡在55~70歲之間,沒有其他冠心病和腎臟疾病的合并癥的高血壓患者。(3)通過日常生活量表(ADL量表)評分,成績達到或超過60分以上,并能自由活動的社區的中老年高血壓患者。(4)精神正常,簡明精神病評價量表(BPRS)評分35分以下,總分(18~126分),35分為臨床界限。同意參與該研究,并愿意與研究者保持聯系的患者。
2 研究方法
2.1 調查法
干預前后調查研究對象對高血壓知識的了解情況以及對高血壓的認識和態度,了解被調查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2.2 實驗法
該研究是以社區中老年高血壓病人為實驗對象,篩選出符合要求的社區中老年高血壓病人患者,進行不相等對照組的前后對照實驗。將研究對象便利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干預組進行運動干預6個月,其他的生活習慣保持不變。干預前測量各項必要的實驗數據,進行高血壓知識的調查。干預開始后,分別在第4周、8周、12周、16周、20周、24周分別對實驗對象進行相關數據進行的測量。而對照組不做任何的干預,并且保持原來的生活習慣,研究前后同樣也對其高血壓相關知識、身體情況進行測試。
(1)制定運動計劃。首先對實驗對象的身體情況進行測量,根據測量數據計算出該患者的靶心率,并制定出科學、安全的運動計劃。根據個人習慣確定運動形式,比如:慢跑、騎自行車、快步走、上下樓梯等。運動時間為40~60 min/次,每周3~4次。確定適合的運動處方。(2)運動干預。對所有的研究對象進行依從性教育,使其能夠符合要求的完成實驗。其了解實驗的目的,以及運動干預對高血壓控制的益處。根據每個研究對象的自身特點和運動喜好選擇相應的運動方式。包括慢跑、快步走、騎自行車、爬樓梯、便民健身器、舞蹈和大眾體操等運動方式。運動強度控制在中、低等強度。在運動時,讓參與者的心率盡可能控制在的在最大心率的50%左右。運動干預的頻率是每周進行3~4次,每次參與的運動的時間控制在40~60 min。按照之前制定好的運動處方進行為期6個月的運動干預。(3)監測血壓及相關指標。所有研究對象在干預前進行血壓的測量,分時段測量三次取平均值的方法,測得數據作為基準血壓。干預進行后,每個月測量一次血壓和身體情況。身體情況通過最大運動能力(達到疲勞的時間的忍耐力來體現)、體成分、脂肪分布等來體現。
2.4 問卷調查法
對所有入選研究對象通過問卷和測量收集以下資料,包括年齡、性別、民族、文化程度、生活費來源等、高血壓發病狀況、高血壓相關的知識和態度、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血壓、皮下脂肪厚度、腰圍、臀圍、最大運動能力、平均日常攝入成分等。
3 結論
運動干預后,干預組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平均值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收縮壓平均值平均下降8.6 mmhg,舒張壓平均值平均下降6.4 mmhg,對照組收縮壓平均值平均升高4.17 mmhg,舒張壓平均值平均升高0.69 mmhg。干預后,干預組的皮下脂肪厚度平均增加了0.10 cm,而對照組的皮下脂肪厚度平均減少了0.08 cm。干預前、干預組和對照組研究對象對高血壓知識、認知的掌握存在差異但是差異很小,干預完成后,干預組和實驗組對相關知識掌握產生了明顯的差異。干預組研究對象運動干預前后高血壓知識的變化與對照組研究對象在運動干預前后高血壓知識的變化相比,干預組高血壓知識提高更加顯著。
4 建議
加強對社區中老年患者高血壓相關知識教育或宣傳。提高中老年高血壓病人對有關高血壓病的知識掌握程度。在鍛煉過程中良好心態的保持,對中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控制疾病的信心,以及對高血壓知識掌握和認識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運動可作為一種有效管理高血壓的方式加以推廣,但是需要專業團隊進行實施。
參考文獻
[1] 朱立新.社區青年高血壓運動干預中期效果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23):302-303.
[2] 劉愛鋒.運動干預對社區中老年原發性高血壓病人的降壓效果分析[D].延邊大學,2007.
[3] 付朝偉,方力,王燁菁,等.運動干預對社區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延續效果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5(12):58-59.
[4] 盧運紅.個性化運動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降壓效果分析[D].廣西醫科大學, 2011.
[5] 劉秀,劉蒙,高曉娟.運動干預中年高血壓患者的研究進展[C].2013年中國生理學會運動生理學專業委員會年會暨:運動與健康“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