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勤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我國信息技術越來越廣泛地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高中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不斷地被激發,想要通過更多的方式了解信息技術。因此,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善于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要。主要講述了新課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面臨的問題,以及如何更好地改善。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改革
社會的迅速發展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必須要在教學中不斷地提高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掌握能力和領悟能力,真正提高他們的知識。但是現階段,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需要不斷改善的,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掌握能力。
一、新課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
1.教師對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理解不夠透徹
高中信息技術的主要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的信息素質,但是在真正的課程教學中,很多信息技術教師卻忽視了這一基本的課程標準,在實際的教學中,更多地重視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掌握能力,卻并沒有很好地提高學生的信息素質,沒有全方位地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交流能力。這對于學生信息技術的掌握是非常不利的,教師要善于在了解課程標準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決策能力以及思考能力,更好地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
2.教師對教材本身的理解不透徹
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只有在參透教材的基礎上,才可以很好地向學生傳授知識,但是教師卻并沒有很好地理解教材內容,不對教材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只是按照教材的基本內容來講解,這就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教材更迭得較為頻繁,教師還來不及深入理解這本教材的知識,就已經換成了另外一本教材,這就不利于教師對教材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是教師自身的原因,他們或者是因為自身所具備的專業知識的限制,抑或者是不想花費時間來研究,就導致了教師對教材研究和理解的不充分。
3.對信息技術課堂的學習評價相對較弱
很多教師并沒有采取課堂評價的方式,沒有很好地提高學生對于課程的總結和評價能力。新課程改革對于課堂的學習評價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教師要善于對學生的課堂活動進行評價和總結,并不單是鼓舞學生更好的地學習,讓學生更多地注意課堂活動的過程,而不只是結果。但是很多教師仍然關注的是課堂的總結性評價,不在意過程性評價,沒有對學生學習中提出的新思路、新看法進行評價,通常讓信息技術課堂變成專業技能的培訓課程,從一定意義上講,模糊了教學的本來目的。
4.對學生信息技術水平認識不清
在現在信息技術發展的日益迅猛之際,網絡已經廣泛地普及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對于高中生而言,很多學生從小就開始接觸信息技術,他們對于信息技術的了解是非常透徹的,知道很多相關的知識,并且實踐操作能力也是非常強的。但是還有一部分學生,他們并不是很了解信息技術,對于計算機的實際應用能力也存在著差異。但是現階段,很多教師并沒有真正地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認識不清,不利于學生
掌握。
二、新課改背景下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措施
1.以學生為主體,靈活地組織教學內容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部分,在信息技術課堂之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真正地探究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了解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所以,教師要善于注意學生的需求,鼓勵學生多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以及對于不同問題的不同意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探究精神,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對于信息技術這門課的掌握和了解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在教學《信息技術(必修)》3.3多媒體信息的加工與表達中,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基本的多媒體信息加工方式,比如說聲音處理軟件、圖像處理軟件、視頻處理軟件以及其他的一些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發言,說出他們自己知道的各種信息處理軟件。有的學生會說電子書,因為這是現階段比較普遍的文字信息處理方式,還有學生會說Flash動畫,這種動畫格式可以任意縮放,但是畫面效果不失真,觀看視頻清楚明了。這樣,教師通過讓學生暢所欲言,不僅極大地滿足了學生的自豪感,還放松了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回答問題,更好地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效果。
2.合作教學,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能力
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課堂的交流和互動,從別的同學身上找到自己所不具備的優點,并善于取長補短,不斷地充實和完善自己,獲得更多的成長和進步。教師可以在講解課堂教學時,將班級內的學生進行分組,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教學模式,讓他們彼此之間互相幫助和扶持,不斷地解決問題,并最終完成教師的教學任務。
比如,高一《信息技術(必修)》中的多媒體教學這一章節,教師就可以利用分組教學的方式,將學生有序地分為幾個小組,然后讓每個小組根據所學的知識,自己制作一段視頻,視頻主題的選擇以及具體的制作,都要由小組成員共同參與。這樣的任務,能很好地幫助學生復習了所學的內容,并且讓學生活學活用。對于小組成員內掌握知識不牢靠或者是不清楚的同學,小組其他成員可以給予幫助,大家共同進步,這樣的學習方式對于學生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國現階段的高中信息技術教育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說教師對信息技術的課程標準理解不透、對信息技術教材本身的理解不夠透徹、對學生信息技術水平認識不清、課程教學評價不夠完善和充實。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嚴重影響了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因此要不斷地采取措施進行解決,更好地促進教學的進步。
參考文獻:
[1]蒲政治.現代教學評價技術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軟件導刊,2010.
[2]曹顯斌.新課程實踐中信息技術應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業文化:學術版,2010.
編輯 薛直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