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哲 裴路文
【摘要】目的 對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簡稱肺心病)患者76例臨床治療進行相關分析。方法隨機選自本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76例,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實驗室檢查和治療措施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治療后,76例患者中臨床治愈率為89.47%;好轉率為6.58%;無效率為2.63%;死亡率為1.32%。結論慢性肺心病病理復雜,且伴有多臟器功能改變,臨床上積極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能夠有效降低原發病的發生率,對治療老年慢性肺心病的臨床意義重大。
【關鍵詞】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臨床治療
【中圖分類號】R541.5 【文獻標識碼】A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ê喎Q肺心?。┲饕l生在東北地區,其在心臟病的發病群體中占到了5%~10%以上,成為了老年人中較為常見的心臟病。該病主要是因為患者的肺、胸廓或者肺動脈血管產生慢性病變,增加了肺循環的阻力,增強了肺動脈壓,導致右心室的心肌增厚并擴張,甚至出現右心衰竭現象。該病的病因主要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臨床癥狀主要包括患者呼吸困難、咳嗽、發熱、咳白黏痰、浮腫、紫紺及肺部噦音,并伴有電解質紊亂、肝腎功能損壞。此外,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是多臟器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肺性腦病以及嚴重不能控制的感染。因此,臨床上亟需探索有效治療老年慢性肺心病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本文就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76例臨床治療進行分析,并研究其臨床特點,探索有效的治療方案,現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隨機選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76例,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40例;患者年齡為41~86歲,平均年齡為(62±3.06)歲。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為42例,占55.26%;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為17例,占22.37%;肺結核患者為9例,占11.84%;支氣管哮喘患者為6例,占7.89%;支氣管擴張患者為2例,占2.63%。此外,并發癥包括電解質紊亂以及肝腎功能損壞。
1.2 方法:給予本院收治的全部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對癥抗感染的治療措施,而且老年患者特有的生理特點、臨床癥狀表現、治療方法以及預后都和中青年人不同。因此,應該增強對老年患者各項臨床癥狀的觀察。該病一般采用常規的治療方法,其中包括抗感染、氧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保持酸堿平衡、糾正心衰及抗凝等。
1.3 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發作期的治療包括:①及時預防和控制患者的呼吸道感染,一旦患者出現疑似感染癥狀,首先做藥敏試驗以及痰菌培養,再通過試驗結果確定科學合理的抗生素治療方式。②連續采用低流量吸氧方式,利用鼻導管法以1~1.5L/min的低流量進行吸氧,且每日連續吸入15~20h 02。這樣能夠有效改善癥狀,使肺脈動壓降低,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并延緩了患者的生命。③擴張患者的支氣管,具體做法為:給予氨茶堿0.25g溶于10%葡萄糖注射液lOOmL中,并行緩慢靜滴,2~3次/d,最大劑量低于1.0g。此種方法能夠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心功能,并起到了利尿作用。④正確合理的使用洋地黃,其中,主要選用持續時間短、起效快、毒性低的制劑,例如西地蘭及地高辛等。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老年慢性肺心病中出現高碳酸血癥、低氧血癥以及感染等癥狀沒有得到糾正、控制的患者,即便給予其足夠劑量的洋地黃,患者的心率仍然很快。因此,必須積極改善患者的通氣功能,加強抗感染治療。⑤恰當應用利尿劑等。
1.4 統計學分析:所有數據均用SPSS 18.0進行統計分析和處理,其中,一般資料采用X±S表示,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且當P<0.05時,表示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后,76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中,臨床治愈為68例,占89.47%;有所好轉為5例,占6.58%;無效為2例,占2.63%;死亡為1例,占1.32%。
3.討論
老年慢性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氣管炎以及阻塞性肺氣腫的發展變化而產生。因此,當感冒多發季節時,人們應該對感冒加以重視,并積極治療,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慢性支氣管炎會急性發作,這是阻止慢性肺心病朝急性方向發展的基礎和關鍵。慢性肺心病一般發生在老年群體中,因此,在治療該病的時候通常會伴隨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胃病、冠心病、肺氣腫以及慢性支氣管炎等多種疾病的出現,使臨床治療變得困難復雜。
對于慢性肺心病合并下肢靜脈血栓疾病的患者來說,其形成血栓的原因是由于使用了利尿劑,使水入量過分被限制,引起血液粘稠及慢性缺氧,增加了紅細胞數量,而且患者病情嚴重,下肢缺乏活動而導致的。因此,臨床治療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時,應該重視患者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其中,除了采用控制性氧療,促進通氣,糾正電解質紊亂,平衡酸堿失衡以及積極控制感染等以外,還應該科學合理的補充營養,營養支持在治療老年慢性肺心病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據有關報道顯示,營養不良容易引起或加重呼吸肌的疲勞,從而導致患者機體免疫力低下,受到感染或引起感染時得不到有效控制,使得呼吸加重或衰竭。因此,臨床上必須給予重視,通過機械通氣后,能夠使呼吸肌做功減少,使高碳酸血癥以及低氧血癥得到糾正,并使通氣及呼吸得到良好改善,有助于疲勞的呼吸肌得到恢復,緩解多臟器功能的損壞。本次研究顯示,治療后,76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大部分患者得到了良好的治愈,只有2例無效,1例死亡,證明了采取的治療方法是有效的。
綜上所述,老年慢性肺心病的病理緩慢,病情復雜,常伴有多臟器功能的改變。臨床上積極采取多種治療方法,對提高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治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