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立華
【摘要】目的探討鼻內窺鏡手術患者的護理方法與體會。方法選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行鼻內窺鏡手術治療的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分析本組患者的護理方法。結果本組患者經鼻內窺鏡手術治療與精心護理后,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且未見嚴重不良反應;護理滿意度為98.0%,79例非常滿意,19例滿意。結論鼻內窺鏡手術患者治療中,做好術前、術中以及術后精心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幫助患者盡快恢復。
【關鍵詞】鼻內窺鏡手術;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當前,隨著醫療技術與醫療衛生條件的不斷改善,鼻內窺鏡手術在鼻竇疾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力度不斷加大,使鼻竇疾病的治療水平上升到一個新臺階。鼻內窺鏡手術作為一種新技術,其能有效清除不可逆變的病變,有利于保持鼻竇與鼻腔結構完整,進而通過鼻腔鼻竇通氣引流的重建,對患者的鼻腔鼻竇黏膜形態與生理功能起到改善作用[1]。本院在鼻竇疾病治療中采用了鼻內窺鏡手術治療,并給予患者圍手術期精心護理,收獲了較好的治療結局,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行鼻內窺鏡手術治療的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齡為15~74歲,平均年齡為(41.8±6.1)歲。27例為鼻息肉,36例為鼻竇炎,24例為鼻竇炎伴鼻息肉,13例為鼻中隔偏曲。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塞、頭暈、頭痛、流鼻涕癥狀,部分患者存在嗅覺障礙。
1.2 方法:患者取仰臥位,參照其鼻腔檢查結果、鼻竇冠狀位CT掃描結果、患者的疼痛程度、緊張程度等因素進行全身或局部麻醉誘導,術中采用顯像系統與鼻內窺鏡系統進行手術治療,術后則以高分子膨脹海綿填塞,而后給予患者精心護理。
1.3 主要觀察指標:患者治療期間,密切觀察其臨床癥狀與生命體征變化,及時監測心率、血壓、心電等,以評判其治療效果,并計算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表,滿分為100分,>90分為非常滿意,80~90分為滿意,60~80分為一般,<60分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資料以%表示。
2. 結果
本組患者治療效果情況:本組患者經鼻內窺鏡手術治療與精心護理后,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且未見嚴重不良反應。
本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本組100例患者中,79例非常滿意,19例滿意,護理滿意度為98.0%,見表1。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本組患者行鼻內窺鏡手術治療后,給予患者精心護理,患者均得到較好的治療結局,護理滿意度為98.0%,臨床治療效果顯著,現將具體的護理方法與體會總結如下。
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由于大多數患者對鼻內窺鏡技術的了解不夠全面,再加上本身受到的病痛折磨,極易出現恐懼、緊張、煩躁等不良心理,為此護理人員應掌握患者的心理變化,對其不良情緒進行疏導,并介紹鼻內窺鏡手術方法、注意事項與效果等,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使其積極配合治療[2]。
②術前準備:首先應協助患者做好鼻竇CT、胸部攝片、心電圖、血尿常規等輔助檢查;術前1d應叮囑患者修剪鼻毛、胡須,仔細沖洗鼻腔,指導其用口呼吸的方法;叮囑其禁食辛辣刺激類食物,戒煙酒;做好青霉素、頭孢等皮試試驗,未見異常則術前3d使用抗生素;女性患者手術應避開月經期,伴基礎病變的患者應積極治療;術前6h均禁食水[3]。
術中護理:術中應密切觀察患者的脈搏、心率、呼吸、體溫等情況,護理人員應陪伴在患者床前,讓患者感受到關懷與鼓勵,使其放松心情,增加舒適感;當患者因疼痛或鼻腔堵塞而出現煩躁、焦慮等狀態時,應抓住患者的手,采用安慰、鼓勵性語言與其交流,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以便做好術中配合。
術后護理:①指導患者體位:患者回病房后,術中行全麻且未徹底清醒的患者應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清醒患者取半臥位;局麻患者取半臥位。②飲食指導:全麻患者應禁食6h,若未見嘔吐惡心則叮囑其進食流質或半流質食物,以增強抵抗力,加速傷口愈合;局麻患者可正常進食,但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等不利于傷口愈合的食物;患者張口呼吸后應多飲水,保持口腔濕潤,防止因口干而出現咳嗽等事件。③鼻腔護理:術后48h內鼻部若見少量淡血性液體流出,應及時擦掉,并清除口腔分泌物,切勿將其咽下,防止出現嘔吐不適癥狀;避免擤鼻過度,防止填塞物脫出而出血;若患者吞咽動作頻繁,且有血液或凝塊吐出,應及時告知醫生,以對癥處理。④并發癥觀察與護理:觀察患者眼眶內有無充血、瘀血以及眼球轉動是否靈活,若見異常則立即告知醫生;由于鼻內窺鏡術后患者的顱內與鼻腔相同,感染率會相應增加,應觀察患者有無高熱癥狀或腦膜刺激癥出現;若患者鼻腔內見清水樣分泌物,則考慮腦脊液鼻漏事件,應立即告知醫生進行處理[4]。
出院指導:詳細講解出院流程,叮囑患者出院后定期換藥,及時將鼻腔內分泌物清除,仔細觀察有無增生肉芽出現,并做好抗感染工作;指導患者正確的鼻腔沖洗與點藥方法,禁止私自停換藥;積極鍛煉身體,注重勞逸結合,鍛煉中避免粉塵刺激;飲食方面多攝入高蛋白、高纖維、低鹽低脂類食物等。
綜上所述,鼻內窺鏡手術患者治療中,做好術前、術中以及術后精心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符小玲.淺談鼻內窺鏡手術的護理體會[J].黑龍江醫藥,2011,15(5):1126-1127.
[2]劉小平.鼻內鏡手術的護理體會[J].實用預防醫學,2008,26(4):2150-2151.
[3]李紅霞,唐沁.局部麻醉鼻內鏡手術150例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23(14):2001-2003.
[4]王文華.鼻內鏡手術圍術期的護理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0,14(6):542-543.
【摘要】目的探討鼻內窺鏡手術患者的護理方法與體會。方法選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行鼻內窺鏡手術治療的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分析本組患者的護理方法。結果本組患者經鼻內窺鏡手術治療與精心護理后,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且未見嚴重不良反應;護理滿意度為98.0%,79例非常滿意,19例滿意。結論鼻內窺鏡手術患者治療中,做好術前、術中以及術后精心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幫助患者盡快恢復。
【關鍵詞】鼻內窺鏡手術;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當前,隨著醫療技術與醫療衛生條件的不斷改善,鼻內窺鏡手術在鼻竇疾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力度不斷加大,使鼻竇疾病的治療水平上升到一個新臺階。鼻內窺鏡手術作為一種新技術,其能有效清除不可逆變的病變,有利于保持鼻竇與鼻腔結構完整,進而通過鼻腔鼻竇通氣引流的重建,對患者的鼻腔鼻竇黏膜形態與生理功能起到改善作用[1]。本院在鼻竇疾病治療中采用了鼻內窺鏡手術治療,并給予患者圍手術期精心護理,收獲了較好的治療結局,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行鼻內窺鏡手術治療的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齡為15~74歲,平均年齡為(41.8±6.1)歲。27例為鼻息肉,36例為鼻竇炎,24例為鼻竇炎伴鼻息肉,13例為鼻中隔偏曲。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塞、頭暈、頭痛、流鼻涕癥狀,部分患者存在嗅覺障礙。
1.2 方法:患者取仰臥位,參照其鼻腔檢查結果、鼻竇冠狀位CT掃描結果、患者的疼痛程度、緊張程度等因素進行全身或局部麻醉誘導,術中采用顯像系統與鼻內窺鏡系統進行手術治療,術后則以高分子膨脹海綿填塞,而后給予患者精心護理。
1.3 主要觀察指標:患者治療期間,密切觀察其臨床癥狀與生命體征變化,及時監測心率、血壓、心電等,以評判其治療效果,并計算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表,滿分為100分,>90分為非常滿意,80~90分為滿意,60~80分為一般,<60分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資料以%表示。
2. 結果
本組患者治療效果情況:本組患者經鼻內窺鏡手術治療與精心護理后,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且未見嚴重不良反應。
本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本組100例患者中,79例非常滿意,19例滿意,護理滿意度為98.0%,見表1。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本組患者行鼻內窺鏡手術治療后,給予患者精心護理,患者均得到較好的治療結局,護理滿意度為98.0%,臨床治療效果顯著,現將具體的護理方法與體會總結如下。
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由于大多數患者對鼻內窺鏡技術的了解不夠全面,再加上本身受到的病痛折磨,極易出現恐懼、緊張、煩躁等不良心理,為此護理人員應掌握患者的心理變化,對其不良情緒進行疏導,并介紹鼻內窺鏡手術方法、注意事項與效果等,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使其積極配合治療[2]。
②術前準備:首先應協助患者做好鼻竇CT、胸部攝片、心電圖、血尿常規等輔助檢查;術前1d應叮囑患者修剪鼻毛、胡須,仔細沖洗鼻腔,指導其用口呼吸的方法;叮囑其禁食辛辣刺激類食物,戒煙酒;做好青霉素、頭孢等皮試試驗,未見異常則術前3d使用抗生素;女性患者手術應避開月經期,伴基礎病變的患者應積極治療;術前6h均禁食水[3]。
術中護理:術中應密切觀察患者的脈搏、心率、呼吸、體溫等情況,護理人員應陪伴在患者床前,讓患者感受到關懷與鼓勵,使其放松心情,增加舒適感;當患者因疼痛或鼻腔堵塞而出現煩躁、焦慮等狀態時,應抓住患者的手,采用安慰、鼓勵性語言與其交流,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以便做好術中配合。
術后護理:①指導患者體位:患者回病房后,術中行全麻且未徹底清醒的患者應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清醒患者取半臥位;局麻患者取半臥位。②飲食指導:全麻患者應禁食6h,若未見嘔吐惡心則叮囑其進食流質或半流質食物,以增強抵抗力,加速傷口愈合;局麻患者可正常進食,但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等不利于傷口愈合的食物;患者張口呼吸后應多飲水,保持口腔濕潤,防止因口干而出現咳嗽等事件。③鼻腔護理:術后48h內鼻部若見少量淡血性液體流出,應及時擦掉,并清除口腔分泌物,切勿將其咽下,防止出現嘔吐不適癥狀;避免擤鼻過度,防止填塞物脫出而出血;若患者吞咽動作頻繁,且有血液或凝塊吐出,應及時告知醫生,以對癥處理。④并發癥觀察與護理:觀察患者眼眶內有無充血、瘀血以及眼球轉動是否靈活,若見異常則立即告知醫生;由于鼻內窺鏡術后患者的顱內與鼻腔相同,感染率會相應增加,應觀察患者有無高熱癥狀或腦膜刺激癥出現;若患者鼻腔內見清水樣分泌物,則考慮腦脊液鼻漏事件,應立即告知醫生進行處理[4]。
出院指導:詳細講解出院流程,叮囑患者出院后定期換藥,及時將鼻腔內分泌物清除,仔細觀察有無增生肉芽出現,并做好抗感染工作;指導患者正確的鼻腔沖洗與點藥方法,禁止私自停換藥;積極鍛煉身體,注重勞逸結合,鍛煉中避免粉塵刺激;飲食方面多攝入高蛋白、高纖維、低鹽低脂類食物等。
綜上所述,鼻內窺鏡手術患者治療中,做好術前、術中以及術后精心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符小玲.淺談鼻內窺鏡手術的護理體會[J].黑龍江醫藥,2011,15(5):1126-1127.
[2]劉小平.鼻內鏡手術的護理體會[J].實用預防醫學,2008,26(4):2150-2151.
[3]李紅霞,唐沁.局部麻醉鼻內鏡手術150例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23(14):2001-2003.
[4]王文華.鼻內鏡手術圍術期的護理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0,14(6):542-543.
【摘要】目的探討鼻內窺鏡手術患者的護理方法與體會。方法選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行鼻內窺鏡手術治療的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分析本組患者的護理方法。結果本組患者經鼻內窺鏡手術治療與精心護理后,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且未見嚴重不良反應;護理滿意度為98.0%,79例非常滿意,19例滿意。結論鼻內窺鏡手術患者治療中,做好術前、術中以及術后精心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幫助患者盡快恢復。
【關鍵詞】鼻內窺鏡手術;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當前,隨著醫療技術與醫療衛生條件的不斷改善,鼻內窺鏡手術在鼻竇疾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力度不斷加大,使鼻竇疾病的治療水平上升到一個新臺階。鼻內窺鏡手術作為一種新技術,其能有效清除不可逆變的病變,有利于保持鼻竇與鼻腔結構完整,進而通過鼻腔鼻竇通氣引流的重建,對患者的鼻腔鼻竇黏膜形態與生理功能起到改善作用[1]。本院在鼻竇疾病治療中采用了鼻內窺鏡手術治療,并給予患者圍手術期精心護理,收獲了較好的治療結局,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行鼻內窺鏡手術治療的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齡為15~74歲,平均年齡為(41.8±6.1)歲。27例為鼻息肉,36例為鼻竇炎,24例為鼻竇炎伴鼻息肉,13例為鼻中隔偏曲。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塞、頭暈、頭痛、流鼻涕癥狀,部分患者存在嗅覺障礙。
1.2 方法:患者取仰臥位,參照其鼻腔檢查結果、鼻竇冠狀位CT掃描結果、患者的疼痛程度、緊張程度等因素進行全身或局部麻醉誘導,術中采用顯像系統與鼻內窺鏡系統進行手術治療,術后則以高分子膨脹海綿填塞,而后給予患者精心護理。
1.3 主要觀察指標:患者治療期間,密切觀察其臨床癥狀與生命體征變化,及時監測心率、血壓、心電等,以評判其治療效果,并計算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表,滿分為100分,>90分為非常滿意,80~90分為滿意,60~80分為一般,<60分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資料以%表示。
2. 結果
本組患者治療效果情況:本組患者經鼻內窺鏡手術治療與精心護理后,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且未見嚴重不良反應。
本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本組100例患者中,79例非常滿意,19例滿意,護理滿意度為98.0%,見表1。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本組患者行鼻內窺鏡手術治療后,給予患者精心護理,患者均得到較好的治療結局,護理滿意度為98.0%,臨床治療效果顯著,現將具體的護理方法與體會總結如下。
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由于大多數患者對鼻內窺鏡技術的了解不夠全面,再加上本身受到的病痛折磨,極易出現恐懼、緊張、煩躁等不良心理,為此護理人員應掌握患者的心理變化,對其不良情緒進行疏導,并介紹鼻內窺鏡手術方法、注意事項與效果等,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使其積極配合治療[2]。
②術前準備:首先應協助患者做好鼻竇CT、胸部攝片、心電圖、血尿常規等輔助檢查;術前1d應叮囑患者修剪鼻毛、胡須,仔細沖洗鼻腔,指導其用口呼吸的方法;叮囑其禁食辛辣刺激類食物,戒煙酒;做好青霉素、頭孢等皮試試驗,未見異常則術前3d使用抗生素;女性患者手術應避開月經期,伴基礎病變的患者應積極治療;術前6h均禁食水[3]。
術中護理:術中應密切觀察患者的脈搏、心率、呼吸、體溫等情況,護理人員應陪伴在患者床前,讓患者感受到關懷與鼓勵,使其放松心情,增加舒適感;當患者因疼痛或鼻腔堵塞而出現煩躁、焦慮等狀態時,應抓住患者的手,采用安慰、鼓勵性語言與其交流,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以便做好術中配合。
術后護理:①指導患者體位:患者回病房后,術中行全麻且未徹底清醒的患者應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清醒患者取半臥位;局麻患者取半臥位。②飲食指導:全麻患者應禁食6h,若未見嘔吐惡心則叮囑其進食流質或半流質食物,以增強抵抗力,加速傷口愈合;局麻患者可正常進食,但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等不利于傷口愈合的食物;患者張口呼吸后應多飲水,保持口腔濕潤,防止因口干而出現咳嗽等事件。③鼻腔護理:術后48h內鼻部若見少量淡血性液體流出,應及時擦掉,并清除口腔分泌物,切勿將其咽下,防止出現嘔吐不適癥狀;避免擤鼻過度,防止填塞物脫出而出血;若患者吞咽動作頻繁,且有血液或凝塊吐出,應及時告知醫生,以對癥處理。④并發癥觀察與護理:觀察患者眼眶內有無充血、瘀血以及眼球轉動是否靈活,若見異常則立即告知醫生;由于鼻內窺鏡術后患者的顱內與鼻腔相同,感染率會相應增加,應觀察患者有無高熱癥狀或腦膜刺激癥出現;若患者鼻腔內見清水樣分泌物,則考慮腦脊液鼻漏事件,應立即告知醫生進行處理[4]。
出院指導:詳細講解出院流程,叮囑患者出院后定期換藥,及時將鼻腔內分泌物清除,仔細觀察有無增生肉芽出現,并做好抗感染工作;指導患者正確的鼻腔沖洗與點藥方法,禁止私自停換藥;積極鍛煉身體,注重勞逸結合,鍛煉中避免粉塵刺激;飲食方面多攝入高蛋白、高纖維、低鹽低脂類食物等。
綜上所述,鼻內窺鏡手術患者治療中,做好術前、術中以及術后精心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符小玲.淺談鼻內窺鏡手術的護理體會[J].黑龍江醫藥,2011,15(5):1126-1127.
[2]劉小平.鼻內鏡手術的護理體會[J].實用預防醫學,2008,26(4):2150-2151.
[3]李紅霞,唐沁.局部麻醉鼻內鏡手術150例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23(14):2001-2003.
[4]王文華.鼻內鏡手術圍術期的護理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0,14(6):54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