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
摘 要:由于長期的壟斷經營,發電企業形成了粗放式的偏重生產的經營方式,運營效率低下,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電力市場化改革的進行,發電企業開始面臨經營困難、煤炭價格偏高、利用小時數日趨下降、多種發電企業競爭日趨激烈等市場競爭因素。為適應電力市場化的要求,結合阜新金山煤矸石熱電有限公司宏觀經濟增長緩慢、環保壓力與日俱增、設備健康水平不良、財務費用大幅增加等不利因素,按照戰略管理的一般過程,對阜新金山熱電公司市場營銷戰略進行相關研究,從而實現阜新金山熱電公司經營管理的規范化和科學化。
關鍵詞:發電企業;經營管理;經營戰略
中圖分類號:F2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05-0021-03
當今,企業的經濟效益是衡量發電廠整體管理水平的第一標準。隨著電力市場的不斷完善,同時伴隨著煤炭價格的偏高,經營管理變得日益困難。發電廠必須依靠自身內部挖潛來保證自身的生存及發展壯大。電廠自身的競爭優勢最終體現在自身的生產成本的降低,以最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的產出,并以此獲得最大的利潤。
發電廠的生產成本中70%為燃料成本及用水成本,因此作好節能降耗工作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重中之重,作好節能降耗工作需要我們從各個方面加強管理和改進,提高發電廠運行經濟性。
一、阜新金山煤矸石熱電有限公司概況
2004年4月28日,沈陽金山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與阜新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達成協議,共同興建阜新金山煤矸石熱電有限公司。項目前期為阜礦集團解決部分煤礦破產轉型、安置下崗再就業礦工而建設的招商引資項目。
公司總裝機容量為600MW,配備無錫華光鍋爐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480T/H循環流化床鍋爐4臺,南京汽輪發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150MW抽汽供熱式汽輪機2臺,武漢汽輪發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150MW凝汽式汽輪機2臺。
燃料設計煤種為阜新地煤,熱值為2 908—3 219千卡/千克。設計生產用水為礦井疏矸水,分別來自9個煤礦。由于阜新是缺水城市,在干旱少雨季節,礦井疏矸水水量不足,初設時將清河門區的自來水作為備用水源。
本期工程是熱電聯產項目,為清河門區供熱,設計供暖面積260萬平方米,目前供暖面積64萬平方米。
工程于2005年4月20日開工,2007年7月4臺機組全部移交生產。
二、研究阜新公司戰略背景及意義
阜新公司總裝機容量及單機容量偏小,生產成本相對偏高,且面對電煤價格持續攀升、機組利用小時下降、電價下調、水價上漲等嚴峻挑戰。受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影響,銀行貸款利率上調,公司財務費用增加,環保監督執法力度加大,收費標準提高。
以上諸多外部不利因素均會制約公司獲利能力的提升,公司保持和提升經營業績任重道遠,務必正確分析、準確把握公司發電、燃料的市場脈搏,管控生產經營成本,實行低成本戰略,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創造可持續價值 。
三、阜新金山公司戰略途徑
(一)生產管理
公司結合生產實際情況,全面推進先進管理理念,積極參與同等級對標管理,以創建“安全可靠、指標一流、裝備先進、規范整潔”標桿機組為載體,通過完善機制、精細治理、技改優化、檢修創優、強化對標等工作,實現機組的可靠性和經濟性雙提升。
1.貫徹電量創效益方針,加大搶發電力度
在近年來遼寧省電網裝機容量過剩、用電負荷增長緩慢的局面下,密切關注電力市場運行情況,抓住機會,加強與省電力公司溝通,在爭取實現最佳開機方式和較高的日計劃電量基礎上,進行年、月、日電量任務分解,實行值長負責制;同時,充分發揮電量競賽獎懲制度,有效提高員工搶發電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利用電網負荷空間,多帶負荷、巧帶負荷,努力提高機組負荷率,做到度電必爭,千瓦不讓,爭取穩發、多發,歷年完成利用小時超出全省年平均利用小時11%左右,位于省直調電廠前列。
2.降煤價、控成本,燃料管理不斷加強
燃料是火電廠的最大成本,公司不斷深化燃料管理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了燃料成本,增強企業盈利能力。一是進一步優化燃煤采購策略。根據當前煤炭市場形勢,堅持每周報價,改季度、年度合同為月度合同,及時調整煤炭采購價格,有效降低了燃料成本,為實現公司年終利潤目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二是努力控制入廠、入爐煤的熱值差。實施采樣人員定期輪換機制;實現汽車和火車采樣自動化,達到采樣、制樣、編碼打包全自動完成;加大監察力度,通過監察小組到現場對采制化過程進行監督和手機24小時在線監視,有效避免人為因素影響。同時,還將熱值差納入員工績效考核管理。通過這些措施,歷年熱值差控制在集團公司達標值(630KJ/kg)以內。三是保證鍋爐燃燒用煤的基礎上,合理調配摻燒比例,不斷增加劣質煤的摻燒量,有效降低入爐綜合標煤單價。目前,劣質煤的摻配量達到入爐煤量55%,入爐熱值基本控制在2300—2400千卡/千克范圍內。
3.全面推進設備檢修治理,提升機組可靠性和經濟性
在投產初期,受設計、制造、建設工期短、投資少及安裝水平限制,諸多問題隨著機組運行時間的增加逐漸暴露出來,鍋爐四管漏泄頻繁、尾部煙道漏風嚴重;汽輪機軸系負荷分配不合理造成振動大、循環水泵運行中多次發生軸系斷裂及出口門開不開、關不嚴、給水泵機封漏泄等問題,嚴重的影響了機組可靠性,制約了機組經濟性的提升。針對以上問題,在集團公司、區域公司技術和資金方面的有力支持下,生產部門組成專項治理小組,逐一破解難題。設備治理方面,具體開展了以下工作。
(1)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體系,及時、準確、完整地完成可靠性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對照國內外同行業的可靠性指標,為生產和設備管理提供依據。針對2011年末3號主變A相高壓側套管燃燒起火問題,聯系變壓器廠家,咨詢電科院專家和其他單位,進行系統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確定上海傳奇電器有限公司的套管末屏裝置在結構、裝配等方面存在的缺陷,致使變壓器套管末屏接地不良,A相套管炸裂。更改了套管廠家,完成3號主變高壓側套管的更換,為同期投入的設備廠家提供了整改依據,從根本上解決了這一重大隱患。
(2)積極開展技術攻關,不斷加大設備技改及治理力度。實施了鍋爐風機變頻改造,電除塵的優化運行改造,大幅降低廠用電率;會同專家共同研究解決了汽輪機軸系振動問題;更換循環水泵泵軸、完成循環水泵雙速及出口門液力自動改造;檢修給水泵芯包,解決了給水泵機械密封漏泄、優化給水泵密封水回水系統;成功改造#1、4機組膠球系統,提高真空1.0KPa,降低煤耗3.26克/千瓦時。
針對循環流化床鍋爐受熱面易磨損問題,重點進行了治理。實行受熱面定期檢查工作,記錄磨損部位,歸檔分類,針對每次鍋爐受熱面漏泄情況進行專題分析,查找原因,總結規律,并實行“走出去、引進來”的管理理念,安排技術人員到外面學習先進經驗,聘請專家分析,首先對爐膛四角的水冷壁管從上至下覆蓋澆注料,圓滿解決了因設計原因造成的四角水冷壁管水循化不良,受熱不均所致的頻繁爆管問題;根據爐膛沖刷磨損的嚴重部位,在盡量防止鍋爐熱效率降低的前提下,在澆注料過渡區加裝護瓦,分間隔的加裝防磨粱,科學的對水冷壁易磨損部位進行了噴涂;尾部過熱器、再熱器聯箱密封盒灌裝石棉線,解決了尾部受熱面管子因漏風磨損造成的漏泄問題;逢停必檢,認真檢查爐膛、尾部煙道受熱面管子磨損減薄情況,檢查管子有無超溫變形情況,鰭片有無磨通開焊,爐內澆注料、耐火材料、噴涂完整無脫落、無裂紋、無損壞,否則要及時進行更換和修補。根據觀察鍋爐受熱面磨損情況,通過磨損厚度、角度分析,運行時在合理范圍內降低送、引風機出力,減小了一次風比例,盡可能的降低煙氣流速,降低飛灰可燃物,減輕受熱面磨損。這些措施的采取,使鍋爐“四管”漏泄造成非停的次數大幅減少。
(3)加強技術監督,實行“關口前移”,及時發現3號發電機因廠家制造安裝問題形成的槽口墊塊脫落松動的重大隱患。在集團公司、區域公司的支持下,積極聘請專家指導,組成技術攻關小組,通過大量論證,最后確定將3號發電機槽口墊塊全部打下,清理后加浸膠的適形氈重新安裝,經過后來停機檢查,確證這一方法取得了預期效果。
(4)優質的檢修和維護是保證機組安全經濟運行的關鍵。自2010年依次圓滿完成1、2、3號機組A級檢修及4臺機組部分C級檢修工作。在A級檢修時,獲得了區域公司的大力支持,并在區域公司和華電電科院的幫助下,通過多次專家協調會,組織技術人員根據機組實際狀況及資金情況分別制定并實施機、爐側優化項目,重點進行汽輪機軸封系統優化、機爐側疏水系統優化、冷卻水塔優化,EH油系統隱患等改造和治理,做到準備充分、計劃完善、組織嚴密、檢修隊伍優質、質量監督嚴格。通過實施全過程管理,以安全、質量為重點,以節能降耗為主線,加強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嚴格執行大修文件包作業程序,加強W點、H點、P點驗收管理,確保檢修工藝和檢修質量達到要求。做好優化項目,著力提高設備可靠性,改善機組能耗水平,各項經濟指標達到集團A級檢修要求。2號機組發電煤耗降低12.62克/千萬時,1號機組發電煤耗降低8.5克/千萬時,三號機組發電煤耗降低13.5克/千萬時,完成了預期目標,創建了“效益”提升新平臺。
(5)隨著機組可靠性的提高,設備治理逐步邁進精細化。確定“生產現場零缺陷”的工作目標,重點加大設備“跑、冒、滴、漏”等缺陷的治理力度,本著“高標準、實治理、快行動”的原則,僅2012年上半年累計處理缺陷2575項,處理率達到94.25%,設備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高,有效減少非停次數。
通過大量實質性檢修工作的實施,各項問題的逐步解決,機組可靠性得到大幅提高,其中四號機組在2011年連續運行達到123天,共運行7 926小時,發電利用小時完成6 197小時,非計劃停運0次,等效可用系數96.58%。
4.立足對標管理,加強經濟運行調整,實現指標持續性改善
(1)按照集團和區域公司要求,深入貫徹落實對標工作部署,在公司黨政領導的全力支持下,組建了由公司總經理掛帥的對標管理領導小組和對標工作小組。制定了《對標管理辦法》、《對標例會制度》,建立了生產目標責任制,實行了指標分級管理,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形成閉環管理,為有效開展對標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建立并改進對標模板,按集團公司季度對標結果,在動態中確定同類機組指標國內先進值、集團先進、平均值,結合生產實際及設計值、效率試驗值等情況,明確供電煤耗等考核指標目標值。現場值班人員及各級管理人員每班、每日對各項指標進行對比分析,發現偏差和問題及時查找、整改,保證了經濟指標受控、可控。
(3)制定并實施《鍋爐經濟運行調整措施》等16項節能降耗措施。鍋爐效率提高是保證機組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組織技術人員成立鍋爐經濟運行試驗小組,制定了氧量、床壓、一、二次風配比調整試驗方案,結合專家意見和華電電科院試驗數據,通過對鍋爐底渣及飛灰含碳量監控,煤耗和廠用電率的對比,根據各臺鍋爐設備狀況、運行狀態、試驗數據及結果,確定鍋爐氧量在2.0%—2.5%、床壓在4.5—5.5kpa范圍內調整,并在保證鍋爐正常流化的前題下,降低一次風量,即保證了鍋爐效率,降低廠用電率,又降低了鍋爐磨損,提高了可靠性。
同時,又進行了下述大量經濟運行調整工作:加強二、三級指標管理,確保主汽壓力、溫度等參數壓紅線運行;隨著環境溫度變化,利用廠用電率和真空對煤耗影響的比較,結合機組運行方式,通過循環水系統運行方式的調整,大幅降低廠用電率;啟停機過程中,合理控制鍋爐風機、循環水泵、給水泵等轉動設備啟、停時間,縮短啟動間隔,在機組并網后,結合汽輪機脹差等參數變化,制定合理暖機時間,加快加負荷速度,均提升特殊工況下的機組經濟性;在保證安全前提下,減少運行變壓器臺數,實施了化學變、除塵變、輸煤變優化運行;加強非生產用能管理,深挖節能潛力;通過對機組正常運行參數、各項指標及機組效率試驗得出的機組熱耗率、煤耗率比較,針對各機組運行經濟性不同的狀況,及運行時間、設備健康狀態,積極開展經濟調度,制訂計劃,合理安排機組開機方式和輪檢工作,主動地、分主次地去減少機組可控熱損失,節約機組檢修、啟停機費用,達到提高公司整體經濟性的目的。
(4)重新制定、細化《運行指標競賽管理辦法》,開展值間電量、煤耗、廠用電率等各項指標日競賽活動,通過對標模板平臺展現各值完成指標值,展現各值日指標獎金,同時獲得公司黨政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大幅度增加了指標競賽資金,實現一線運行員工利益最大化,激發了人員的工作熱情,主動、積極的參與指標對標,進行參數分析,細化運行調整,從點滴做起,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
2011年四號機組各項經濟指標均處于集團公司同類型機組前列,供電煤耗完成357.3克/千瓦時,發電廠用電率完成8.38%,在集團同類型機組評比中獲得“標桿機組”稱號。
在2012年上半年華電集團同等級循環流化床機組對標中,在常規流化床機組供電煤耗評比中4號機組排名第一,3號機組排名第二;在供熱流化床機組供電煤耗評比中2號機組排名第一,1號機組排名第二。
近兩年來,在標桿機組創建工作的推動下,安全基礎得到了進一步夯實,設備健康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基本消除了“星期機”、“滿月機”的情況,機組運行周期不斷增加。文明生產方面經過對“跑、冒、滴、漏”的大力度治理,使生產環境有了根本改善,鍋爐側效果尤為明顯,非生產用能方面,加強了管理,杜絕了流失浪費現象。尤其是,通過標桿機組創建活動,機組的整體經濟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企業贏利能力不斷增強。
(二)經營管理
1.加強三項費用管理,降本增效
今年公司檢修費、材料費、辦公費及招待費等各項管理費是區域公司嚴格按照集團公司標準審定的,各項費用的控制是剛性的,各崗位人員要牢固樹立成本意識,立行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公司將與各部門簽定2011年度生產經營承包責任書,將各項指標、費用分解到各部門,部門層層分解落實到具體崗位。在今年機組檢修工作量較重、各項成本均上漲的形勢下,要深化物資管理,嚴格執行招投標和物資采購詢價制度,建立常用物資價格體系,保證物資采購質量,有效降低采購費用,增強物資采購計劃的準確性,避免出現物資積壓。加強庫存管理,定期對庫存物資清查盤點;強化檢修成本管理,嚴格控制各項費用支出。
要建立健全檢修費、材料費承包等獎懲機制,采取修舊利廢和技術革新的獎勵政策,通過完善并嚴格執行材料及備件支出審批程序等手段,減少外包工程,嚴格控制修理費、材料費的支出,降本增效,確保公司年度經營目標的圓滿實現。
2.積極開發培育供熱市場,做好向皮革工業園區及氟化工園區供熱工作
公司機組容量小,機組能耗指標較大機組高,在當前火力發電嚴峻的市場形勢下,加大機組供熱能力,對降低能耗指標,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十分重要。
2010年公司完成了向皮革工業園區一期工程的工程建設,今年要做好向園區供暖、供汽的營銷工作,確保投入能夠得到良好的回報。
積極開發公司周邊的供熱市場,密切跟蹤清河門棚戶區改造、皮革園區動遷等項目,提前做好營銷及供熱的調研準備工作。
積極配合市政府做好向氟化工園區供汽、供暖的調研及準備工作,準確摸清園區工業用汽量、供暖面積,提前做好機組抽汽改造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3.樹立大經營理念,延伸產業鏈條,加快粉煤灰(渣)綜合利用進程
目前事故排灰場的儲灰能力已不足一年,灰渣運輸費及灰場管理費加重了經營成本費用的壓力,因此,粉煤灰綜合利用工作已迫在眉睫。今年公司將加大灰渣營銷及招商引資建設粉煤灰綜合利用項目的進程,力爭年利用粉煤灰 50萬噸,減少運費及灰場管理費510萬元。
4.加速人才培養,完善體制機制,增強企業發展動力
新的一年,我們要針對企業骨干流失嚴重的實際,高質量開展生產人員、管理人員培訓工作,針對不同崗位的需要,開展切實有效的崗位知識技能培訓,全面提升履職能力,為公司的發展儲備人才。
我們要努力提升企業素質,也就是要增強全員的政治素質、專業素質、文明素質。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強化大局觀念,團隊意識,增強責任意識;加強技術業務學習,提高履職的水平和能力;遵守社會公德、恪守職業道德、崇尚家庭美德,廉潔自律,干凈做事。
對部門及崗位設置進行完善,明確部門分工,定崗定編,做好崗位工資薪酬的分析工作,理順工資關系,全面做好績效工資的考評工作,使那些工作目標完成好的部門、工作業績出色的個人收入得到增加。按照華電的相關標準,進一步優化管理流程,使管理工作逐步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
加強干部、管理人員選任及后備干部培養鍛煉工作,實行競聘上崗,逐步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優勝劣汰的激勵約束機制。要把真正品德高尚、綜合能力強、責任心強、團結協作好的人提拔上來委以重任,努力建設一支政治素質好、技術精湛、作風頑強、能打硬仗的隊伍,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結語
本文對阜新金山煤矸石熱電有限公司生產經營狀況和營銷策略進行詳細的論述。從現有的工作來看,該公司在成本控制和市場獲利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積極成果。火力發電企業競爭日益激烈,強化火力發電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對火力發電廠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