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小玉 韋世文 韋芳
【關鍵詞】 腦梗死;復發;阿托伐他汀;腸溶阿司匹林;二級預防
中圖分類號:R743.33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4.06.032
腦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具有發病率及致殘率高的特點,不僅可引起運動、感覺功能障礙,還可以導致注意力及記憶力減退、空間認知及執行功能障礙[1],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近年來,腦梗死復發率逐年增加,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康復期患者再次發生腦梗死是當前醫務人員研究的熱點。筆者應用阿托伐他汀聯合阿司匹林腸溶片預防腦梗死再發的療效滿意,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腦梗死患者共248例,均經磁共振檢查,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且均為首次發病,并排除患有嚴重精神障礙、智力障礙及不能配合治療的患者,排除失訪者。其中男性148 例,女性100例,年齡46~79歲,平均(67.7±5.2)歲。病變部位: 大腦皮質梗死52例,大面積梗死63例,基底節梗死133例。將248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124例,男性75例,女性49例,平均(68.2±53)歲,大腦皮質梗死27例,大面積梗死31例,基底節梗死66例。對照組124例,男性73 例,女性51例,平均(67.3±5.4)歲,大腦皮質梗死25例,大面積梗死32例,基底節梗死67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病變部位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在積極治療原發性疾病的基礎上,給予包括脫水降顱內壓、營養腦神經藥物、腦營養劑藥物等常規內科治療。對照組在常規內科治療基礎上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德國拜耳醫藥保健公司,批號:BTA7X26)100 mg,po,qd,觀察組在常規內科治療基礎上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100 mg,po,qd,阿托伐他汀鈣片(大連輝瑞制藥有限公司,批號: 65837003)20 mg,po,qn,兩組治療時間均為2年。
1.3 觀察項目
兩組患者均于入院時(治療前)及治療2年后(治療后)清晨采集空腹靜脈血6~10 ml,應用全自動生化儀檢測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比較兩組治療后2年內患者腦梗死復發率。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內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生化指標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TG 、TC、LDLC及HDLC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的TG、LDLC顯著降低(P<001),HDLC顯著升高( P<001);觀察組患者TG、TC、LDLC顯著降低(P<001),HDLC顯著升高(P<001)。治療后觀察組上述指標較對照組改善更明顯(P<005或001)。見表1。
2.2 兩組復發率的比較
隨訪2年,治療組有4例再發腦梗死,復發率為3.23%(4/124),對照組有16例再發腦梗死,復發率為12.90%(16/12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2420,P=0.0041),觀察組腦梗死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3 討論
CI是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的總稱,是由于腦組織局部供血動脈血流的突然減少或停止,造成該血管供血區的腦組織缺血、缺氧導致腦組織壞死、軟化,并伴有相應部位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如偏癱、失語等神經功能缺失的癥候,腦梗死包括腦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腦栓塞等,約占全部腦卒中的70%,是腦血液供應障礙引起的腦部病變。急性腦梗死致殘率比較高,康復期后若再發腦梗死致殘率、病死率更高,給社會、家庭帶來沉重負擔,因而首發腦梗死后二級預防是一個重大課題。再發腦梗死主要原因有高血壓、高血脂癥、糖尿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等[2]。腦梗死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感覺、運動障礙,還可以引起記憶力及注意力減退、執行功能及空間認知障礙,導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下降,嚴重影響患者工作和生活,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質量[3]。而且,腦梗死的復發是導致腦梗死病情惡化或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也是一直困擾患者和臨床醫師的難題。因此,腦梗死患者的治療不僅要求醫師具有豐富的治療經驗,也要重視影響復發的相關因素,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復發率。阿司匹林腸溶片可抑制血小板的環氧酶,減少前列腺素的生成,從而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作為缺血性卒中的二級預防藥物,已得到醫學界的廣泛認可。他汀類藥物具有調節血小板,抑制血栓形成的功能,增加腦梗死病變處的腦血流量,使腦缺血缺氧的軟化灶得到豐富的血氧供應,可與阿司匹林腸溶片起到協同作用,降低腦梗死復發率的效果更加理想。筆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給予阿托伐他汀鈣片聯合阿司匹林腸溶片口服治療,療程2年,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的TG、TC、LDLC及HDLC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的TG、LDLC顯著降低(P<001),HDLC顯著升高(P<001);觀察組患者TG、TC、LDLC顯著降低(P<001),HDLC顯著升高(P<001)。治療后觀察組上述指標較對照組改善更明顯(P<005或001)。并且觀察組腦梗死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這表明阿托伐他汀聯合腸溶阿司匹林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復發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進而大大降低患者的經濟負擔,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與相關的研究一致[4,5]。因此,我們認為,腦梗死患者長期口服阿托伐他汀及腸溶阿司匹林進行二級預防,可逆轉動脈粥樣硬化,降低腦梗死復發率,同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為促使患者早日康復奠定了基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 考 文 獻
[1] 楊 健.腦梗死患者早期認知功能障礙與抑郁的臨床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15):16471648.
[2] 劉海燕,孟慶芬.腦梗死再發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首都醫藥,2009,16(2):4142.
[3] 孫新芳,肖桂榮.阿托伐他汀聯合阿司匹林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研究[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0,29(9):715717.
[4] 劉煥兵,熊 晶,尹 林,等.尼莫地平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認知功能的療效分析[J].實用臨床醫學,2008,9(7):1517.
[5] 劉國權,王四安,梁昌華,等.基層醫院急性腦梗死流行病學特點及預后分析[J].右江醫學,2013,41(4):555556.
(編輯:梁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