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實驗研究發現肝臟缺血再灌注(I/R)損傷可刺激微轉移灶生長和腫瘤細胞附體,但I/R損傷對臨床肝移植術后肝細胞癌(HCC)復發的影響尚未闡明。美國學者回顧分析了紐約和底特律兩個中心391例HCC肝移植,分析缺血時間、腫瘤以及受體等因素對HCC復發的影響,進行亞組分析時重點關注病理證實存在血管浸潤(VI)的患者,因為其某微轉移的風險增加。共60例(15.3%)患者發生HCC復發,復發的中位時間為0.9年(40天~4.6年)。以冷缺血時間(CIT)分組,<4 h組1年及3年累積HCC復發率為3.5%和8.5%,4~6 h組為3.7%和14.6%,6~8 h組為9.5%和13.2%,8~10 h組為8.7%和8.7%,>10 h組則為15.5%和25.9%,CIT>10 h與HCC高復發率相關(P=0.015)。以熱缺血時間(WIT)分組,≤30 min組1年及3年累積HCC復發率為7.4%和13%,31~40 min組為6.2%和12.2%,41~50 min組為7.8%和15.4%,>50 min組則為17.2%和23.5%,WIT>50 min與HCC高復發率相關(P=0.036)。Cox回歸多因素分析發現冷缺血時間長〔CIT>10 h,P=0.03,風險比(HR)=1.9〕和熱缺血時間長(WIT>50 min,P=0.003,HR=2.84)是影響HCC復發的獨立危險因素,其他危險因素還包括腫瘤低分化、微血管和大血管浸潤、超出米蘭標準、甲胎蛋白(AFP)>200 mg/ml。此外,冷缺血時間長(P=0.04,HR=2.24)和熱缺血時間長(P=0.001,HR=5.1)也是術后早期(1年以內)HCC復發的獨立危險因素。亞組分析發現CIT長(P=0.01,HR=2.6)和WIT長(P=0.01,HR=3.23)是伴有VI患者腫瘤復發的獨立危險因素,而無VI患者冷缺血時間與HCC復發無相關性。總結以上結果,作者認為縮短缺血時間可能是減少肝移植術后HCC復發的有效策略,特別是在具有其他危險因素的患者中。
鄭衛萍,編譯自《Hepatology》,2015,61(3):895-904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509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