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強 黃小波 王寧群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北京,100053)
?
通過細節強化中醫臨床課程教學效果
陳文強 黃小波 王寧群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北京,100053)
通過強化教學細節,可以顯著提高中醫臨床課程學習效果。具體的方法包括:1)認真備課:教學既要反映中醫的理論體系,又要體現臨床的特點;2)充分準備教學過程:通過引入問題式教學等新方法,配合多種教學形式,啟發學生系統掌握中醫臨床知識的能力;3)適時進行病例討論:通過病案討論增加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深刻全面理解所講授的課本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分析解決臨床病證的能力。總之,在中醫臨床教育中,應當注意強化細節,從而逐步提高臨床教學質量。
中醫;臨床;教學
中醫臨床課程教學是中醫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中醫臨床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熟練的基本臨床技能。我們通過深化教學細節,對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了改革,經過長期實踐,學生的中醫臨床課程學習效果有顯著提高。我們總結了在中醫臨床課程教學中展開探索的一些體會。
要提高中醫臨床課程教學質量,認真備課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本著理論聯系實際的精神,我們的教學既要反映中醫的理論體系,又要體現臨床的特點[1]。在備課之先,首先要熟悉教學大綱,對統編教材有深入的了解。只有認真學習,反復鉆研,才能得其要領。另一方面,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現行教材仍不能完全適應這種變化的趨勢。在備課時,通過廣泛查閱相關文獻,既可以加深對教材中內容的理解,保證教學的準確性,又可為臨床教學提供補充資料。在閱讀文獻時,我們特別注意整理近年來各種中醫學術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根據需要分類保存。由于中醫文獻源遠流長,其種類浩如煙海,內容十分豐富,備課時要特別注意,切忌斷章取義,或畫蛇添足,更不能隨意刪改為我所用,而應當為學生提供原汁原味的知識[2]。這樣經常注意吸取多方面的知識成果,便能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使教授的內容豐滿,提高教學質量。
在反復閱讀教學大綱,深入研究教材及有關文獻的基礎上,認真書寫教案工作。在書寫中,除了對所要講授的知識有深入的了解外,還應對學生的知識水準、思維過程和接受能力有充分地了解,以便采用最有效的方式,把基本的、精華的部分準確地傳授給學生,并且通過傳授的技巧使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得到培養。
課堂講授是灌輸理性知識的重要形式之一。中醫臨床課程是理論與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內容涉及面廣,其思辯的思維方式、抽象的理論知識使同學們普遍有“單調乏味”和“重復內容多”等情緒,教學中若不能喚起學生的求知欲,不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是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的[3]。多年來,我們在教學方法上不斷更新,通過引入問題式教學等新方法,配合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注重啟發學生系統掌握中醫臨床知識的能力[4]。教學中把每個系統中重點病證講深講透,將復雜的內容繪制成圖表,配合PPT和小視頻的應用,使學生便于理解掌握。講授中恰當引用古今醫書的典型病例、民間驗方、名老中醫的臨證體會等使同學們深刻理解掌握各病證的理法方藥知識。一些易懂的簡單病證課堂上不予細講,讓學生課堂上根據教師布置的思考題進行自學、提出問題,然后教師進行總結式講授,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指出本病證的重點難點,總結正確的辨證思路及臨床遣方用藥。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刻苦鉆研的主動學習精神,又培養了學生利用中醫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5]。
病案討論是由理論到實踐的過渡,是學生走上臨床的階梯,對增加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深刻全面理解所講授的課本理論知識,縮短課堂教學與臨床實踐之間的距離,培養學生分析解決臨床病證的能力、拓寬知識面具有重要的意義[6]。在組織學生進行病案討論前,教師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首先向學生講解討論病案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每次討論前要求學生認真復習所講過的有關內容。討論前把所要討論病案內容列提綱告訴學生,以便學生熟悉了解。教師要對討論中可能出現的一些矛盾問題有所估計,以便于討論中解惑。引導學生圍繞中心議題以免片面理解。在選擇病案時首先要有的放矢要與教學內容相吻合;其次,病案選擇一是要難易適中、二要具有一定的隱秘性,經過分析又易于理解,便于掌握[7]。再其次,病案要真實可靠,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在病案討論的方法上采取先易后難,漸進深入。對典型常見病,多發病,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病做為學生課余討論。對于一些比較復雜的病案作為課堂討論的重點,教師要重點提示和指導。在討論中允許學生發表不同意見,做到百家爭鳴。最后教師根據病案討論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答,進行總結對于個別總結可留做下一次討論,這樣留給學生一定時間查閱資料、思考問題,既拓寬了學生的思路,又增添了新的知識。通過課堂病案討論,活躍了課堂氣氛,易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鞏固所學的知識[8]。學生通過病案討論,對病歷的書寫,病證的診斷,病機分析,治則治法及遣方用藥都有一個較為全面清楚的認識,這無疑為進入臨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9]。中醫臨床課課堂病案討論,打破了呆板、僵化的“一言堂”授課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縮短了課堂講授與臨床實踐的距離,奠定了進入臨床實踐的基礎,具有較好的教學效果。臨床病例討論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表現自我,闡述己見的好機會,也是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業務能力,教學水平和收集反饋信息的有效手段。
總之,中醫臨床教育是現代中醫學生的一種必備素質,是培養促進中醫學文化素質的基本手段。抓住細節,強化中醫臨床教學中的帶教意識和引導意識,是培養學生不可缺少的內容。在臨床教學中,老師要有嚴謹的工作作風,熱忱的服務態度,高尚的醫學道德,精湛的醫術,這樣才能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從而逐步提高臨床教學質量。
[1]王東軍,柴可夫.基于培養學生臨床水平探討中醫經典課程教學改革[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16):38-39.
[2]童瑤.中醫臨床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中醫教育,2003,22(1):28-30.
[3]趙彥超,蘇勵.多種教學方法結合在《中醫內科學》教學中應用初探[J].河北中醫,2015,37(6):955-957.
[4]陳茂珍,方熙茹.從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談中醫臨床課教學改革[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5,3(2):50.
[5]鄭燕鴻,陳旭,李紅梅,等.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在中醫內科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與探討[J].中醫教育,2015,34(4):83-85.
[6]陳文強,黃小波.中醫學課堂教學中加強醫學素質教育的探索[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1,18(1):111-112.
[7]王麗,王松梅,蔣少泉,等.案例創設在中醫臨床理論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9,7(4):50-52.
[8]王竹,孫萬森,劉俊田,等.中醫教學改進方案在西醫院校教學中的探索[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31):4436-4437.
[9]張銀萍,張巖.臨床醫學專業中醫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23):12-13.
(2015-10-15收稿 責任編輯:洪志強)
Detailed Teaching Methods in Clinical Cour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 Wenqiang, Huang Xiaobo, Wang Ningqun
(XuanwuHospitalofCapitalMedicalUniversity,Beijing100053,Chin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linical courses, a detailed teaching is recommended. The specific methods include: Firstly, we should get full preparation and the teaching should reflect both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TCM and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Secondly, we should fully prepare for the teaching process. Through the new methods such as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a variety of teaching forms, we hope to inspire students to grasp the clinical knowledge of TCM; Thirdly, we should discuss the cases in a proper time to drive students to study. We analyze the clinical cases at class to make sure that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which could als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dealing with the clinical symptoms. In summary, in the clinical edu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etailed methods, so as to gradual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teach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Teaching
北京市衛生系統高層次衛生技術人才資助項目
陳文強,主任醫師,北京市西城區長椿街45號宣武醫院,電話:(010)83198327,郵編:100053,E-mail:chenwenqiang@xwh.ccmu.edu.cn
黃小波,主任醫師,北京市西城區長椿街45號宣武醫院,電話:(010)83198327,郵編:100053,E-mail:huangxiaobo@xwh.ccmu.edu.cn
R2
A
10.3969/j.issn.1673-7202.2015.1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