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軍(臨沂市水利局,山東 臨沂 276037)
臨沂市節水型社會制度建設探討
王恒軍
(臨沂市水利局,山東 臨沂 276037)
【摘要】結合臨沂市節水型社會建設開展情況,從法律約束、節水運行機制、水資源論證制度、水資源利用效率、市場調節機制以及基礎性管理制度建設等方面論述了臨沂市如何通過制度建設來促進節水型社會的建設,以期為類似地區提供借鑒。
【關鍵詞】臨沂市;節水型社會;制度建設
臨沂市地處魯東南,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55.36億m3,人均占有水資源量512m3,不足全國人均水平的1/4,屬嚴重的資源型缺水地區。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水資源狀況發生了巨大變化,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嚴重和水環境惡化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建設節水型社會,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根本對策,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支撐,而其中制度建設是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核心。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是建設節水型社會的總的遵循,在工作中,臨沂市水行政部門創新宣傳形式,使《水法》中關于節水的論述深入人心,筑牢節水型社會建設的基礎。其中《水法》第44條規定:“水中長期供求規劃應按照水資源供需協調、綜合平衡、保護生態、厲行節約、合理開源的原則制定。”第50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推行節水灌溉方式和節水技術。”第51條規定:“工業用水應當采用先進技術、工藝和設備,增加循環用水次數,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第53條規定:“新建、擴建、改建建設項目,應當制定節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設節水設施。節水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
臨沂市水利部門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機會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大力宣傳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有關內容,在市級報刊上發表宣傳文章多篇,在視頻媒體上滾動播出宣傳標語,并指導各縣、區發放宣傳手冊,通過扎實有效的宣傳,促進各級領導干部和社會公眾認識建設節水型社會的重要現實意義、增強全社會的水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努力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學習傳播節水知識與技能、熱情參與節水實踐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加快節水型社會建設,促進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水是人最基本的生存條件,是物質生產活動的基礎資源。人們的生產、生活都離不開水,這就決定了水資源不能完全靠市場來調節,還需要政府進行宏觀調控。政府宏觀調控主要表現在:建設節水型社會工作的組織領導和政策、資金支持;根據水資源承載能力,確定經濟結構調整意見,提出合理的初始用水權分配方案;制定科學的水價形成機制和公平的水市場交易規則;保障公民,特別是貧困群體基本生活用水的權利和用水安全;保障生態用水和環境用水等等。建設節水型社會,要鼓勵社會公眾廣泛參與,要成立用水戶協會,參與用水權、水價、水量的分配、管理和監督。臨沂市水利部門會同經信部門組織做好國家節水型標桿企業創建推薦報批工作,啟動節水示范企業、節水示范學校、節水示范社區、節水示范機關、節水示范灌區等載體創建工作,加強工業企業節水用水管理。
臨沂市嚴格執行取水許可制度、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規劃水資源論證制度、完善計劃用水制度。深入貫徹落實《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推進取水許可規范化管理,切實將水資源論證作為建設項目立項審批和環評的前置條件,規范取水許可審批管理,落實取水設施驗收發證規定,嚴格按照法規做好取水許可變更和換發證工作。2014年,全市完成新、改、擴建項目水資源報告書(表)675份,其中報告書29分,報告表102份,登記表544份。
加強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重大建設項目布局的水資源論證工作,從源頭上把好水資源開發利用關,增強水資源管理在各級政府宏觀決策中的主動性和有效性。在區域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和行業用水定額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用水計劃指標確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完善用水計劃下達程序,加強用水監督管理。將直接從江河湖泊或地下取水的用水戶以及公共供水管網中的用水大戶納入計劃用水管理,擴大計劃用水覆蓋范圍。2014年,對全市1578個取用水單位下達了年度用水計劃,累計下達計劃用水量1.8億m3。
2014年,臨沂市水利部門在省水利廳下達的“三條紅線”控制指標基礎上,制訂了全市水資源管理控制指標。用水總量全市年度分配指標為20.76億m3,其中地表水15.7億m3,地下水5.06 億m3;用水效率全市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18%,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0.62;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方面,省考核中的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52.3%以上,國家考核重點水質達標率達到73.1%以上。
實施水權管理的前提是水資源統一管理,建立完善水資源高效利用管理體系。臨沂市積極探索建立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節水管理體制,建立健全各級節水機構。通過推進用水方式轉變,全面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綜合采取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等手段,對取水、供水、用水、排水及污水處理回用實行全過程管理,推廣應用高效用水設施,建立和完善水資源高效利用管理體系,促進水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利用,全面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2014年臨沂市水利部門累計安裝更換計量設施385臺(套),其中遠程監控設備101臺(套),普通水表284臺。
臨沂市認真落實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依法加強水資源費征繳工作,嚴格做到應征必征執行到位、收費標準執行到位、計量收費執行到位、“收支兩條線”執行到位,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減免、緩征或停征水資源費。2014年,全市累計征收水資源費近7000萬元,并根據省廳要求,配合市物價、財政等有關部門,在全面調研的基礎上提出臨沂市水資源費征收標準調整意見,確保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
制定合理的供水水價,使水價能夠全面反映水資源保護、開發利用的成本,補償供水、污水處理的合理成本等;建立合理的水價梯度,以充分滿足基本用水需求、抑制超額消費、遏制奢侈浪費為原則,根據不同的用水對象制定科學、合理的差異化水價。
臨沂市高度重視信息化在節水型社會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信息化建設擺在節水型社會建設中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順應科技發展新趨勢。根據省廳統一部署,對2014年度國控重點取用水戶監控點進行了前期調查摸底及資料搜集工作;配合有關單位對華能臨沂發電有限公司等13家單位進行了遠程監控設備的安裝。積極協調財政目標,爭取資金20多萬元,對2007年建成的地下水位監測及重點取用水戶遠程監控系統進行升級維護,計劃改造維護地下水位監測站點63處、重點取用水戶水利監測站點29處。遠程監控站點的設立,為有效監控用水單位的水量、水質,推進節水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責任編輯趙其芬)
【中圖分類號】S2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159(2015)-04-0003-02
收稿日期:2015-01-26
作者簡介:王恒軍(1973—),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