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露 張冬梅
【摘 要】本文對大連民族學院2010~2013級英語、日語、韓語學生進行抽樣調查,就其就業認知,就業心態,就業準備等進行調查了解。結果顯示,探討就業觀念對外語專業學生調整學習方向,提高學習效率具有一定效果。
【關鍵詞】外語專業;就業心理;學習影響;調查
1 研究意義
當今社會正處在一個國際化的高科技時代,世界各國文化不斷交流和合作,并日趨全球化,這給外語專業的學生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然而,由于社會對畢業生的需求層次和素質在不斷提高,數量則減少,結構性矛盾使得近年來外語專業的學生,在就業上面臨嚴峻的壓力和挑戰。面對發展與挑戰并存的形勢,外語專業的同學必須要明確自己的職業方向,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并為之努力。隨著大學錄取率的不斷攀升,很多大學生學而不精,特別是外語專業的大學生,在所有專業學生都會外語,沒有除語言以外的特定的學術技能的情況下, 探討就業觀念對學習的影響及其對策, 有利于找準自己的職業方向,制定自己的學習策略,在實現自我人生價值,有效契合社會需求,實現高品質就業。
2 先行準備
項目組成員通過閱讀蔣菲的高校英、日語專業畢業生求職現狀及經驗分析及陳璟的在校大學生就業意識調研報告——以浙江科技學院為例等,并咨詢了經驗豐富的指導老師及同院學長學姐,制定了調查的項目的方案。
3 調查概要
調查時間:2014年 6 月
調查對象:任意抽取大連民族學院2010~2013級英語、日語、韓語學生
調查方式:發放調查問卷,并隨機采訪
4 結果分析
4.1 就業觀念存在的問題
(1)擇業時只要求專業對口。受訪人群在在求職崗位要求中,87%選擇與專業有關的職業。很多學生存在著專業優越感,在就業過程中在就業時過分強調專業對口,例如英語學生只考慮那些與英語專業很密切的工作,例如翻譯,英語教師等。在求職時,縮小了擇業范圍,相當于人為地增加了就業難度,這種只尋求與專業對口密切的工作思想觀念,導致了一些外語專業學生就業無果,只能待業在家成為啃老一族。這種現象為家庭條件較好的城鎮獨生子女居多。并且因為學習外語的男生較少,導致在擇業時,同等外語能力水平下,男生較有優勢,所以尋求專業對口工作未果的女生居多。
(2)擇業時只看重眼前利益。在擇業考慮因素上,63%的受訪學生重點強調工作的工資待遇,福利保險待遇等物質條件。其實有很多外語專業畢業生在擇業時,只著眼于工作條件、工資收入等眼前現實利益,并不考慮自身興趣愛好、職業發展前景等因素。因此持有該種觀念的學生在擇業時,極易找到表面條件優厚但實際并不適合自己的職業。這也是導致部分外語專業學生在短時間內經歷多次擇業、不斷跳槽的原因。盲目尋求利益就極易忽略自身的真正價值所在,對個人后期的職業發展是非常不利。
(3)擇業時只求工作的穩定性。在受訪人群中,超過80%的學生抱有工作穩定的就業觀念,只有少數人愿意通過自我創業或其他有風險的就業方式來開闊自己的人生。學習外語專業的以女生居多,其中很多女學生不愿意選擇有風險有挑戰的職業、更不敢去自己創業,只希望在求職時能一步到位,找到理想穩定保障性強的工作。導致這種思想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大多數女生性格安靜,易于滿足,缺乏冒險精神和創新意識,再考慮到日后生育,哺乳等休假問題,體力不足,精力有限以至于工作要以穩定有保障為主。
(4)就業值期望過高。在與已找到實習工作的學生的談話交流中,我們發現造成外語專業學生就業困難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就業期待值過高,對自身定位不明確,在求職過程中出現了盲目自信、自我貶損等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對工資待遇要求較高,對工作單位地理位置要求較高,對工作職位要求過高,對一些工資較低,職位較低或是工作地點在郊外農村地區的工作基本不予考慮,期望和現實的巨大落差造成求職者心理的巨大落差,極易導致工作“高不成低不就”。
(5)自身對職業意義認識不當。調查顯示,29%的學生就業意識在大一、大二,62%的學生就業意識在大三,而剩下的9%的學生則沒有就業意識。很多學生就業意識模糊,僅僅把工作看作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形象地說一份工作就是一只飯碗。在就業時過分考慮眼前利益;而不考慮日后的發展前景,不考慮自身的社會和人生價值。職業意識不強導致就業不穩定,不能準確的人生定位,在工作中缺乏團隊意識,誠信意識,自律意識和奉獻意識。
4.2 對個人的啟示
(1)調整就業觀念。外語專業學生應當正確認識當前就業形勢與就業市場狀況,不可盲目自信或自我貶低,合理制定就業期望,切忌好高騖遠;正確認識自身能力與價值,將工作的當前物質條件與日后發展前景結合起來,將個人興趣愛好與工作期待結合起來。樹立先生存后發展的就業觀念,不可盲目追求一步到位。專業對口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一味追求專業對口是不切實際的。
(2)綜合能力的培養。外語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所以一般的外語專業學生只對本專業知識有深入的研究,其他領域的知識很少涉獵,并且缺乏社會實踐,缺少創新環節,導致外語專業學生綜合能力不強。我們應該實現由“外語專業人才”到“外語專業復合型人才”轉變,即由單一的“外語專業人才”到“外語專業+相關學科專業+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人才”的轉變。實現一專多能,才能真正實現高品質就業。
(3)職業規劃的重要性。職業生涯規劃可以發掘自我潛能,增強職業競爭力;可以增強發展的計劃性和目的性;最重要的是可以明確自己的職業方向,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并為之努力。例如大學畢業想要繼續考研深造,就要重視專業課和第二外語;想要從事翻譯工作,就要在學習過程中加強口語表達能力,和通過廣泛閱讀來增加強大的知識儲備;想要畢業后立即求職,則可以跟隨“考證熱”大軍,一方面證明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實現學習和未來工作的良好過渡。
5 總結
通過探討外語專業學生的就業觀念,總結反映出的問題并得到啟示,能幫助外語專業學生認識自身不足,從而調整就業觀念,進行職業規劃,合理安排學業,明確人生方向,實現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劉金明.外語專業學生就業心理分析及對策[J].教育前沿,2008(01).
[2]蔣菲,金劍鋒.高校英、日語專業畢業生求職現狀及經驗分析[J].考試周刊,2012(58).
[3]劉春雷.當代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科學技術哲學,2010.
[責任編輯: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