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麗梅 楊克勤
關鍵詞:資源發現服務;圖書館;云計算
摘要:文章主要研究了圖書館發現服務產生的背景,并深刻闡述了發現服務的內涵,針對國內外的發展現狀,探討了圖書館資源發現服務的未來發展趨勢,相信圖書館必將成為一個知識發現和知識創造的平臺。
中圖分類號:G2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5)03-0107-03
1前言
服務是現今我國圖書館學非常關注的熱門話題,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技術深入到了圖書館的各項服務工作中,尤其是知識發現服務越來越多地被圖書館高度重視。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已經成為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主體工作,加強對海量的信息資源的整合工作顯得日趨迫切,圖書館界急需一個一站式的資源發現和獲取服務平臺來解決用戶檢索信息時所遇到的問題。據情報學者Carol Tenopir對美國100多家大學圖書館調查統計發現,已有近20%的大學開展了數據管理服務,在最近兩年內將有40%的大學開始對科研人員的數據進行保存管理。國外一些研究型圖書館已經建立數據中心,而國內這一工作是由大學或者研究機構在做,圖書館參與得很少。為了能夠解決國內讀者檢索信息時的煩惱,圖書館必須要適應新時代的轉型,即借助網絡和現代技術多維地認知知識發現服務內涵,探索服務的運營模式,突破服務實踐中的瓶頸,最終將圖書館發展成為全方位發現服務的智慧型圖書館。
2圖書館發現服務的內涵及其突出特點
2.1圖書館發現服務的內涵
發現服務的理念在圖書館界的應用可謂是源遠流長。著名的圖書館學家阮岡納贊在對圖書館五定律的闡述中早已明確了圖書館資源發現服務的實質,是圖書館界最早、最真實的發現服務。知識爆炸的今天,信息、情報以及智能轉換發現貫穿于現代圖書館服務的整個過程。資源發現、情報發現、用戶發現的壓力使圖書館發現服務被賦予更深更廣的內涵。發現服務也被叫作資源發現服務,它是基于元數據索引的服務,是圖書館服務平臺在服務層的一個主要特征。它首先對海量的本地或異構資源進行抽取,然后將得到的元數據進行映射、收割、導入,形成統一的元數據預索引,應用戶需求,遵循Google和百度的開放型檢索理念,利用單一但功能強大的搜索引擎向終端用戶提供統一檢索和服務。臺灣學者也稱其為網路整合規模資源發現服務或云端探索服務。
2.2圖書館發現服務的突出特點
2.2.1數據資源的全面性。發現服務平臺的最突出的特點是資源的全面性。它能將圖書館知識資源進行高度融合,其整合的對象范圍很廣,包括圖書館的紙質資源、購置數據庫、自建數據庫、特色館藏資源以及圖書館所能涉及的任何資源都可以被融合到圖書館的服務平臺。各圖書館可以通過協議共享平臺聯盟內的其他圖書館的數據資源,實現了圖書館資源利用的最大化,真正體驗了知識資源的跨庫檢索。
2.2.2使用方法的便捷性。為了滿足用戶簡單、便捷的檢索要求,發現服務平臺在設計初期就仿造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的設計理念,即一般檢索的單一檢索框,也可以實現進階檢索。這樣用戶進行檢索時,不再需要在多個數據庫之間頻繁切換,只需在發現平臺上輸入檢索詞即可完成跨庫檢索。
2.2.3檢索結果的準確性。發現服務系統按照用戶需求將異構資源進行抽取和索引,對獲得結構統一的最佳元數據進行分類和排序,最終列出符合條件的檢索結果。發現平臺克服了傳統跨庫檢索的各數據庫結構、網絡傳輸速度等限制,大大提高了查全率、查準率,檢索結果更加準確。
3圖書館發現服務產生的背景
新事物出現總會彌補舊事物的缺陷,正所謂“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圖書館技術發展很快,傳統的查詢系統(Federated Search Systems)正在向發現系統(Discovery System)邁進,并且越來越高標準的讀者需求和海量的信息資源將會讓知識發現服務在圖書館服務中獨占鰲頭。
3.1圖書館學五定律中第四定律指出:“節省讀者的時間”
讀者是圖書館的主要服務對象,讀者對信息資源的需求是圖書館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因此更好地服務于讀者是每個圖書館所向往的境地。隨著網絡化、信息化的不斷發展,現代讀者已習慣利用個人的網絡空間進行各種操作,他們希望像Google、Baidu 一樣是開放式的、獨立地尋找信息,不僅僅是要做被動的服務接收方,更多的是參與和建議資源建設和服務。這樣資源發現服務就正在取代查詢服務能夠更好地為讀者節省時間,為讀者提供簡單、便捷的服務。
3.2圖書館學五定律中第五定律指出:“圖書館是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縱深發展,圖書館的各類信息資源日益豐富,在引進大量電子資源的同時,還在各盡其能地籌建著自己的特色數據庫,并且將紙質館藏逐步地實現電子化,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圖書館數字資源的館藏量,一定程度上為讀者積攢了豐富的資源。但針對數字信息資源在組織結構、資源分布以及訪問方式等方面的差異的處理上,傳統的查詢系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這樣就導致了知識資源的使用率降低,而圖書館新資源不斷增加,循環往復,圖書館的機體不斷壯大,利用率低,所以資源發現服務的開發迫在眉睫。
3.3圖書館學五定律中第二定律指出:“每個讀者有其書”
和諧社會,以人為本。圖書館的核心價值觀是服務,而圖書館服務的本質是讓讀者滿意。樹立“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理念是圖書館迎接挑戰的法寶。隨著館藏資源的數字化,傳統的讀者借閱率高低已經不再能說明問題。整合圖書館數字資源,為讀者尋找簡單、便捷的資源發現入口被提上日程,構建“泛在資源發現和獲取環境”勢在必行。網絡化、電子化的今天,讀者需求向個性化和多樣化發展,傳統的服務模式正在被開放性、個性化、主動交互性的深層次發現服務模式所取代。因此,未來的數字圖書館將會為讀者提供無所不在的服務,提供滿足需求、適應變化和縱深層次的資源發現機制。通過資源發現服務進行的信息體驗必將是圖書館服務讀者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田麗梅1,楊克勤2:圖書館因發現服務更迷人*田麗梅1,楊克勤2:圖書館因發現服務更迷人*4圖書館發現服務的發展現狀
4.1圖書館發現服務在國外的發展現狀
數據的海量、易得以及關聯給傳統圖書館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這就使圖書館資源發現服務方興未艾,它是一種海量規模的元數據庫的搜索服務,為用戶提供便捷、準確的語義檢索服務。2009年7月,Pmquest旗下的Serials Solution公司的第一款網絡級資源發現系統Summon問世,之后相繼出現了許多的資源發現系統,并且被越來越多的圖書館所引進和應用。調查數據顯示2010年有1,270家圖書館引進了四大主要資源發現系統:EBSCO公司推出的EBSCO Discovery Service (EDS)、OCLC的WorldcatLocal( WCL)、Series Solution 公司開發的Summon、Exlibris公司推出的PrimoCentral。2011年,全球有500多家圖書館已應用網絡級發現服務。截止到2014年3月全世界采用各類型資源發現系統的圖書館和其他信息機構的數量已突破4,000家,其影響范圍勢不可擋。
4.2圖書館發現服務在國內的發展現狀
緊跟國際形勢,國內也不甘示弱。近幾年來,國內很多高校圖書館也相繼參與了資源發現服務系統的應用實踐開發。如“未名搜索”——北京大學圖書館、“水木搜索”——清華大學圖書館、“思源探索”——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廈大學術搜索”——廈門大學圖書館、“翠英學術搜索”——蘭州大學圖書館,還有萬方學術搜索以及國家圖書館自用的文津系統等。雖然是中國制造,但是由于技術和資源限制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國內還沒有更加成熟的產品問世。國外的成功經驗一定會給圖書館集成系統開發商構建出適合國內需求的完美發現系統,不久的將來,國內也會推出屬于自己的資源發現系統體系。
5圖書館發現服務發展趨勢
云計算融入圖書館的發現服務是海量的數字信息、網格技術發展以及云計算技術不斷完善等因素的必然產物。實現信息資源的云搜索,為用戶提供一站式信息資源發現和獲取是圖書館發現服務的必然發展趨勢。
5.1圖書館發現服務利用云計算為用戶提供無限的信息服務
云計算運用網格技術的計算模式,通過計算機網絡向用戶傳遞信息,同時還可以按用戶的需求提供定制性的服務。傳統的信息檢索已經不能為用戶所采用,圖書館傳統的基礎設施建設遠遠地滯后于用戶的需求,并且成為圖書館發現服務發展的瓶頸,云計算全新的架構解決了圖書館與用戶之間的矛盾,為用戶發現服務帶來了無限的可能。
5.2圖書館發現服務利用云計算可節約成本,減少資源浪費
這一結論具有雙效性,對于云服務的使用者和云服務提供者都實現了節能。從軟件的使用者圖書館來說,圖書館所購買的是軟件使用權,軟件提供商需提供圖書館按需定制時所購買的一切服務,包括硬件設施以及后期軟件的維護和升級,圖書館不需要對軟件進行任何的管理。這樣大大減少了重復建設及人力、物力的投入。從軟件的提供商來看,開發商通過云計算模式將海量的元數據進行集中,同時提供給多個圖書館用戶,供應商通過增加用戶來實現規模效應,從而降低運營成本,減少資源浪費。
5.3云計算技術的成熟與發展是完善圖書館發現服務理念的催化劑
圖書館資源發現服務的最終目標早已被圖書館學五定律詮釋得十分明確,也就是說無論在何時何地任何用戶都可以索取圖書館所擁有的任何信息資源。面對海量的信息資源,圖書館若想實現這一目標,融入云技術是最好的催化劑。云計算技術將海量數字資源進行深度整合,依托網絡運用云服務,使圖書館的發現服務有了更加良好的用戶體驗。用戶在享用圖書館發現服務時只需要在檢索框內輸入簡單的檢索語言就可以獲得圖書館提供的最全面的相關聯的資料。其界面的簡單酷似Google搜索引擎,故圖書館資源發現系統被賦予“圖書館界的Coogle”的美譽。
5.4云計算的融入為圖書館提供良好的信息檢索服務做出了堅實的保障
5.4.1云服務為圖書館信息檢索服務提供了先進技術保障。信息檢索服務是圖書館發現服務的內容之一,而云計算是圖書館實現資源發現服務的重要技術基礎,因此圖書館若想提高信息檢索服務質量,必須依靠先進的云計算技術才能得以實現。圖書館的信息檢索服務是由圖書館本身的服務端和讀者用戶的PC端進行信息交換來完成的,所以一定要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用戶。首先是圖書館本身的服務端,圖書館若想實現對海量、易得的數字信息資源存儲功能,并且處理好各種資源之間的共享關系以及解決分散的用戶端的分布問題,就必須運用云計算的海量存儲模型和計算模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實現用戶的一站式檢索,保證資源共享范圍的最大化,從而提高檢索速度,節省用戶時間。其次是讀者用戶的PC端,用戶可以借助圖書館提供的在資源群具有超常計算能力的應用程序來完成最短時間的個性化檢索,不但準確度高,而且速度快。云服務為圖書館提供資源發現檢索服務提供了有利的技術保障。
5.4.2云服務為圖書館資源整合起到了重要作用。圖書館進行資源建設的最終目標是對館藏資源進行充分而有效的整合以便更好地為讀者所利用。全方位、多角度整合圖書館的各種信息資源,實現紙質藏書與電子資源的真正融合。發現系統利用云技術對不同種類的資源進行云整合,形成有系統性、規模性的圖書館數字資源群服務體系,同時也避免了圖書館資源重復性建設的問題,既提高了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利用率,同時也方便了用戶的檢索,可謂是一舉兩得。
6結語
發現系統以其快速、便捷、易用的優勢搶占了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的全部陣地。它是圖書館開展對海量、易得的信息資源進行深度、廣度整合工作以及用戶便捷獲取所需信息資源的最有效途徑。面對知識爆炸的今天,圖書館不僅僅提供被動的知識空間,還要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全員參與,更好地實現“新一代的圖書館發現服務系統”。圖書館因發現服務的完善會更加受到讀者用戶的青睞。
參考文獻:
[1]胡新穎.數字資源統一檢索系統現狀分析[J].情報探索,2010(6):107-109.
[2]李立群.圖書館發現服務發展綜述[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3(4):142-143.
[3]陳秀秀.基于發現系統的圖書館數字資源整合探析[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2(6):21-24.
[4]肖瓏等.中文元數據標準框架[EB/OL].[2011-10-23].http://www.d1.pku.edu.cn/pdf/meta-data-framework.Pdf.
[5]宋臣國.圖書館資源檢索新趨勢——網絡級發現服務[J].圖書館學刊,2013(5):84-86.
[6]Primo Central簡介[EB/OL].[2012-08-25].http://www.exlibris.corn.cn/product]primo/index.Html.
[7]聶華等.面向圖書館的元搜索工具及其應用[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6(5):34.
[8]張博等.跨庫檢索比較研究[J].科技資訊,2011(33):25-26.
[9]方正阿帕比攜手EBsc0出版公司中文電子書進入發現服務數據庫[EB/0L].[2012-07-16].http://info.it.hc360.com/2012/07/161155659211.shtml.
[10]聶華,朱玲.網絡級發現服務——通向深度整合與便捷獲取的路徑[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1(6):25.
[11]吳麗娜.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整合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0(4):52-54.
[12]張會田.泛在知識環境的數字圖書館發展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9.
(編校:崔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