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產業鏈布局跨境金融
加碼互聯網金融業務,從結盟天弘基金,到探索境外資金管理,每一步彰顯了其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野心
在眾多新三板公司中,作為第一個掛牌的資金管理軟件研發企業,九恒星一年內三次定增募資,停牌重組收購中網支付,與SWIFT簽約合作,與中鐵集團簽約全球資金管控,設立兩家金融服務公司,九恒星在新三板動作頻頻。
“公司近期的一系列布局,實際上都是圍繞集團資金管控來做的。現在產業鏈的布局還在繼續。”九恒星董事長解洪波表示。九恒星近期投資公告中披露成立的兩家金融服務公司,更是被解讀成九恒星從傳統資金管理軟件解決方案供應商轉向跨境金融以及金融增值服務領域的延伸產業布局的“有力證明”。
“當該產業鏈的布局完成之后,九恒星一家公司就可以為集團企業提供‘一條龍’的全套服務。”解洪波表示,在九恒星當前已有的產業鏈條上,一端是目前全國180多家財務公司中90多家已經成為九恒星的客戶,市場份額占比超過50%,而在客戶名單中還不包括100多家特大型地方國企。另一端則是超過2000家銀行接口的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作為一家為全球10800多家銀行、證券金融機構和企業用戶提供通信平臺、產品和服務的專業組織,SWIFT在亞洲金融市場的重要發展戰略,就是通過服務各國的經濟發展,建立世界各國與地區的金融聯系。而九恒星與SWIFT合作,正是看中后者已經成為全球銀行業市場基礎設施的關鍵合作伙伴這一特殊身份,并借助其為進入跨境金融領域鋪路。隨著兩端成功對接,九恒星產業鏈布局的雛形也即初步顯現。
作為國內資金管理領域的領導者,九恒星在成立至今的15年間,通過持續的成功合作積累到如今400多家集團企業的客戶量級,在企業資金管理行業及跨境資金管理領域,積累了大量的經驗與有效方法。這次合作標志著九恒星正式啟動對中國大型企業集團跨境資金管理解決方案領域的關鍵跨步。
除了基于大型企業的合作,九恒星目前還在和SWIFT洽談對中小企業的服務。針對眾多企業客戶在海外金融需求正在釋放的狀態,九恒星自主研發出“全球資金集中管理+跨境融通”產品解決方案。方案依托境內和境外資金池的建設來實現集團總部全球賬戶及資金的掌控,通過外債和對外放款實現境內外資金的跨境融通,最終會為集團建立全球統一結算、統一融資、統一運作的資金運作體系。
據解洪波介紹,九恒星在北京新成立的金融服務公司主要從事互聯網金融服務方面業務,基本沒有線下的業務;而上海的金融服務公司則主要是經營跨境業務,包括線上和線下業務。九恒星對外投資公告顯示,其在北京設立的全資子公司金在(北京)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5000萬元,在上海自貿區設立的全資子公司九恒星(上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000萬元。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政策的導向,很多企業開始從事跨境貿易,由此必將帶來跨境金融需求的井噴。而九恒星布局上海和北京的金融服務以及跨境金融業務,就是從傳統的軟件供應商,逐步發揮現有資金管理平臺服務的長尾效應,融合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趨勢,進行創新與轉型。新業務的布局和發展,其非常有可能超過現有的業務規模,這也是近期九恒星多次定增并購,并為投資者所看好的主要原因。解洪波表示,這樣的產業布局,如果說基礎軟件方面是原有的“風火輪”,帶領企業技術上一路狂奔,遙遙領先;而現在京滬兩個金融服務公司就相當于為九恒星插上兩只翅膀、如虎添翼,在跨境金融領域繼續攀升。
從九恒星在三板市場的發展歷程看,在2010年收購深圳一家競爭對手;2011年增發融資2000多萬元;2014年兩次定增融資1.8億元;去年至今還有一次并購正在實施當中。此外,九恒星發過中小企業私募債。公司總計有3次增發、兩次并購、一次私募債。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九恒星就已經在互聯網金融業務上逐漸加碼,從結盟天弘基金,到探索境外資金管理,這一步一步已彰顯其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野心。
據悉,九恒星和天弘基金去年聯手推出“星計劃”資金管理增值服務,主要在其資金管理系統平臺上線 “金在投資理財”模塊,該模塊嵌入天弘基金直銷系統,首期對接的是天弘基金旗下的貨幣基金——天弘現金管家。據稱,在該平臺上,企業資金管理人員能選擇操作買入或賣出相應的理財產品。因此,九恒星在新三板市場上的種種表現正詮釋了就九恒星產業鏈的長遠布局——假如把九恒星比作一座大廈,那么借助新三板市場步步為營則是其一步步打造深厚且堅固的基礎的深謀遠慮。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作為國內資金管理領域龍頭企業,九恒星宣布以1.26億元的對價收購了中網支付100%股權,正式進入互聯網金融領域,為公司互聯網金融業務取得第三方支付入口。九恒星此次重組收購方案是以“定增+現金”方式。去年9月12日,九恒星在“新三板”變更為做市轉讓交易。這是處于傳統行業的九恒星的主動轉型和整合全產業金融的一步。2015年九恒星的企業定位是“企業資金管理軟件+互聯網金融增值服務”。
新三板已炙手可熱。專家分析,逐利資本更看中新三板公司未來巨大的發展空間,及其所造成的巨大的財富效應,是支撐新三板龐大市值和高昂估值的重要理由。同時,逐利資本尤其是具有“風向標”意義的投資人或機構會“看中”誰,從來都在圈內具有指導性和示范性意義。
“有人說九恒星是和新三板市場共同成長,確實是這樣。公司自從在新三板掛牌之后,一直在往上走。”解洪波稱。而在2014年的兩次定向增發中,參與者的背景值得關注。從公司披露的公告來看,既有深圳武當資產管理公司這樣的知名私募,也有新加坡大華銀行旗下的大華大陸投資有限公司,還有北京市海淀區國資背景的北京中海建銀創投,以及廣西區政府旗下的北部灣產業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一家名為天津誠柏股權投資合伙企業的投資機構,該機構在2014年的第二次定增后成為九恒星的第三大股東,持股數僅次于公司的兩位高管。公開信息顯示,該投資機構發起人為寬帶資本,中科院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泰康人壽等是主要的投資者。而寬帶資本是國內通信、互聯網、媒體及高科技領域內最具影響力的投資機構之一,其董事長為業內大名鼎鼎的田溯寧。九恒星近期資本市場上的動作頻頻,正是其產業鏈布局戰略逐步展開的標志。
本文由北京九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協助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