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偉
摘 要:不少地方的農村信用社為改變員工文化素質和學歷層次較低、同業提高競爭力弱的實際,近年來大量招收全日制院校畢業的大學生員工,但有的地方對高學歷人才的教育培訓力度不夠,其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發揮。
關鍵詞:大學生;教育培訓
一、農信社大學生員工教育培訓現狀
經筆者調研發現,農信社大學生員工綜合素質的主流是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的。多數大學生員工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具有對家庭、單位、社會的強烈責任感;專業知識扎實,勤奮敬業,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積極開展工作,并且能夠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有的在短短幾年內就成為中層干部甚至高管人員。但是有的大學生員工貪圖享受和安逸,工作缺乏熱情、激情和斗志,不思進取。一是感到“落差大”。這些青年員工都是在大、中城市上的大學,參加工作前,對未來充滿無限憧憬,躊躇滿志,可一被分配到鄉鎮信用社甚至偏遠山區的網點,就感覺“落差大”,非常失望;二是認為不能學以致用。這些大學生員工上班后,要先做“柜員”,整天存款、取款,業務機械、重復,與所學理論聯系不大,他們認為不能學以致用;三是沒有責任心,缺乏上進心。有的大學生員工沒有責任心,沒有年輕人的朝氣和熱情。還有的在工作中遇到不順心的事,在職務晉升中沒有如愿,在家庭中出現矛盾,就承受不了,一蹶不振,不思進取。四是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眼高手低、好高騖遠、恃才自傲是有一定知識的青年人的通病。
二、加強大學生員工教育培訓的建議
本人認為,農信社加強對大學生員的教育與培訓,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引導大學生員工講操守、樹正氣、育激情。一要引導他們講操守。二要引導他們樹正氣。三要引導他們育激情。教育大學生員工增強獻身農村信用合作事業的認同感,做到對事業有熱情,對工作有激情。大學生員工只有把每天的工作當作一種享受、一種快樂、一種幸福,才能保持昂揚向上的工作熱情,才能具有把工作做得盡善盡美、讓客戶滿意的激情,自覺維護和提升農村信用社形象。
(二)幫助大學生員工學業務、提素質、增才干。大學生員工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礎知識和理論水平,但如何用理論指導實踐,還需要進一步幫助他們學業務、提素質、增才干。一要立足崗位學業務。大學生員工入社前的短期培訓,很難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還必須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業務知識,必須從“零”起步,立足崗位學好本職業務,盡快熟悉業務操作和工作流程,適應新的工作環境。二要在相互學習中提素質。大學生員工入社初期,心理期望可能與現實差距較大,要教育和引導他們清醒認識到,學歷不等于知識、知識不等于智慧、智慧不等于能力、能力不等于實績,只有不斷地“充電”才能武裝自己,要認真、虛心向老員工學知識、學技能、學經驗。也要引導老同志認識到,經驗不等于規律、資歷不等于能力,“吃老本”就會停止不前,甚至被淘汰出局,要善于取人之長,補已之短,多向大學生員工學習理論知識,并把自己的“本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人。三要在求真務實中增才干。好高騖遠、眼高手低,只能一事無成,大學生員員工只有腳踏實地練技能,精益求精干工作,才能干出成績;只有出色的成績,才能證明自己。所以要教育、引導和指導大學生員工認真做事把事做對,用心做事把事做好,在求真務實中鍛煉自己,增長才干。
(三)對大學生員工堅持因人施教,正向激勵。一要因人施教。管理者要關注大學生員工的“個性”,在管理方法上施之以愛,動之以情,無論是布署任務、檢查工作、交流思想,都要把關愛的暖流傳送給大學生員工。工作上要盡量減壓,讓他們有張有弛,給他們充分的業余時間和精神空間,日常工作中盡可能按照工作崗位職能合理安排員工的正常休假,讓大學生員工盡量在工作時間內完成工作任務,努力減少大學生員工心力疲憊的加班加點。大學生員工走上工作崗位之前,要安排他們進企業、入農戶,體驗和對比工人、農民的勞動強度、環境和收入情況,教育他們在工作上進取,在待遇上知足常樂,踏實工作,愛崗敬業,恪盡職守。執行制度要嚴,工作方法要慎,大學生員工走上工作崗位之后,要嚴格要求他們按流程操作各項業務,培育大學生員工合規經營意識,控制各項操作風險的發生。二要正向鼓勵。鼓勵大學生員工在勞動競賽活動中、業務技能比武中為農村信用社爭先創優作出成績,以正面激勵來激發每個大學生員工的工作熱情,不要動不動就用罰款、通報、批評、訓斥等手段對待大學生員工,使他們背著包袱,帶情緒上崗,在重壓下工作,這樣不僅影響大學生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甚至更容易引發各種操作風險。
(四)為大學生員工成長搭平臺。人力資源部門要建立大學生員工培訓、考試、考核檔案,為大學生員工制定職業發展規劃,暢通職業上升通道,真正愛惜人才,讓待遇留人,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同時廣開賢路,不擋去路,真正讓大學生員工茁壯成長。要建立后備人才庫制度,對推薦的后備人員定期培訓,并通過選拔至聯社掛崗培訓、組織外出考察學習、提高崗位待遇、拓寬晉升渠道等方式,增強年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對優秀人才,不拘一格,大膽啟用,讓他們看到希望,真正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讓更多的大學生員工迅速成長為農村信用社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