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鑫 劉路明
(1.河南師范大學 教育與教師發展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0;2.黃河科技學院 交通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微課資源開發的探究
王華鑫1劉路明2
(1.河南師范大學 教育與教師發展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0;2.黃河科技學院 交通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逐漸進入我們的視野,然而,很多關于微課資源的探究還只停留在理論階段,如何開發制作出優秀的微課資源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文中,筆者就微課資源的開發進行了探討,總結出攝制經驗和注意事項以供其他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參考。
微課資源;攝制流程;注意事項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和社交媒體的發展,個性化學習的需求越來越旺盛,教育資源的多元化和開放性逐漸呈現出來。近年來,可汗學院(Khan Academy)及其他機構提供的20分鐘以內的學習視頻吸引了國內外諸多教育工作者的注意。“翻轉課堂”和MOOC都采用微課程作為教學資源。[1]以2010年佛山市教育局率先開展中小學微課評審大賽,上海市開展微課程評比為例,說明國內已經開始將微課程提到了實踐層面上。[2]微課程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逐漸受到重視,并被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微課程已經被證實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微課程不僅方便了學習者的自主學習,并且將教材內容進行碎片化,使學習者在內容艱澀的課程上仍能集中注意力。但是在業內,我國主要圍繞著微課程的發展現狀和前景進行分析討論,而實踐層面比如如何制作微課程并將微課程應用到實際教學中,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在下文將就以上兩個問題進行詳細的闡述。
將微課程引入課堂教學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提升教學效果。但是目前,微課的開發存在很多問題。筆者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歸納、總結:[3]微課的設計和開發與真實的教學情境脫節;[4]教師面對攝像機緊張,錄制效果不好;由于不會操作專業軟件,錄制微課將耗費教師大量精力和時間;微課數量巨大但是優質資源很匱乏,不能夠滿足實際學習需求;教學呈現形式單一,都是課堂實錄型微課,沒有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
分析目前存在問題,得出結論:一線教師掌握了微課攝制方法才能真正地將微課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微課的開發要結合教學實情和課堂中的疑難問題;教師要及時評估微課的實施情況,并根據反饋信息優化微課程;教師制作的微課要分析學生的心理特征;[5]教師可以用簡單的應用軟件豐富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讓微課更加生動有趣,提升教學效果。
為了推廣微課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需要讓一線教師掌握微課攝制方法并根據所授課程需要攝制符合需求的微課程。為此,筆者總結了畫中畫式微課程的攝制流程,掌握了此方法后只需教師一人即可完成微課的拍攝和剪輯。此流程避免了錄制微課耗費大量精力、時間、財力,旨在讓教師掌握攝制出一節高質量微課程的方法,以便于教師將微課程引入到實際教學中。
(一)分析需求。分析本學科的特點,分析學習者的學習水平。[6]思考哪種形式的教學視頻更受學習者喜愛;在課程中,采用什么形式的授課方法才能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針對以上問題,除了教師自己的分析,還可以采取問卷調查法了解學生的想法。結合教師與學生共同的觀點,確定以怎樣的形式講授課程內容。
(二)整理素材并撰寫拍攝腳本。為了更好地授課,教師可以多感官刺激學習者,比如利用圖像、影像、視頻、音頻等。根據課堂內容需求,教師可以在互聯網上檢索需要的素材,但是引用的時候,要注意版權問題。素材整理完畢后,教師應該撰寫攝制微課的腳本,腳本應當盡可能詳細,這樣才能將授課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落到實處。
(三)攝制微課程。攝制微課程包括拍攝和編輯兩個過程。拍攝過程包括拍攝課件和拍攝教師頭像。拍攝課件時,筆者推薦的一款錄屏軟件為Camtasia Studio,此軟件簡單易學,方便實用。安裝此軟件和插件后,在Powerpoint加載項找到錄制按鈕,即可開始錄制課件并根據提示完成課件的錄制。授課時,勾畫課件的重難點比單純錄屏效果好,所以教師可以按下Ctrl+P,將鼠標轉化成記號筆標出重點內容。拍攝教師頭像時,教師需要準備一臺DV,教師需要注意光線問題并保證拍攝出的畫面風格與PPT的風格保持一致。屏幕上出現教師頭像比單純錄屏的效果要好,所以我們剪輯成畫中畫式微課。將兩段視頻導入編輯軟件中,并將人像視頻軌道放置在課件視頻的上方,調整大小和位置,避免人像遮蔽課件上的內容,影響教學質量。考慮到文件大小和視頻質量,建議將視頻輸出成MP4格式視頻。
(四)發布微課。教師將微課發布到網絡學習空間中,以供學習者下載進行觀看學習。為了保證學習者有充分的學習時間,教師需要在授課前兩天將課程發布出來,并對學習者的問題進行收集整理以便于調整授課內容。
(五)反饋評價。教師要及時收集學生觀看微課后反饋的信息。比如:難易程度,是否引發學習興趣,是否滿足學生需求等。[7]根據收集的反饋信息,教師對微課做出調整,使微課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攝制出優秀的微課不僅需要掌握攝制方法,更要多思考,多動手實踐。據調查研究發現,優秀的微課程不僅制作精良,授課的形式也很受歡迎。比如:授課時多添加動畫、視頻、音頻等素材;授課內容緊密聯系實際,有助于學生的理解;設置問題時,教師會有意識地提出能引導學生學習的問題。就如何提升微課的質量,筆者總結出以下注意事項:
(一)經常變化教學形式。學生對陌生的教學形式更有興趣,因此可以經常變化授課形式,比如添加游戲、實驗演示等。
(二)錄制過程教師注意眼神交流。錄制微課時,教師可以將攝像機作為授課對象,注意眼神的交流。這樣學習者在觀看視頻學習時,會感覺是一對一地授課,而非是在聽他人講述,授課效果會有所提升。
(三)控制微課時間。合理控制教學內容的難度。據調查研究發現,課程時間在7分鐘以下的微課,學生的注意力集中,達到的教學效果最好。因此要盡量縮短教學時間。在安排授課內容時,避免將難度較大的多個教學內容安排到一節課中,可以分多個教學片段以助于最優化教學效果。
(四)讓教學畫面活躍起來。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可以充分利用動畫的特效。讓教學內容從無到有慢慢地呈現出來。授課過程中,老師可以對重點內容進行勾畫,引起學生的注意力,[8]但要注意禁止用鼠標在畫面上隨意晃動。
目前,微課程在我國仍處于發展階段,受到硬件設備等因素影響,還未大面積實施到教學實踐中,但是我們不能停止對微課程的研究和探索。一線教師要掌握攝制微課的方法和技巧,并多欣賞學習優秀的微課程,我們要開發出學生愛看,學生想看,關注學習者體驗的微課程,從而幫助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幫助教師提升教學效果。另外,需要強調的是教師是一節微課的靈魂,教師要感染學生并帶動學生學習。國內在微課程建設這條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教育工作者要堅持不懈地進行探究。
[1]張莉靖,曹殿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4,(z1):91-92.
[2]張西寧.將微課引入現代教育技術課程教學的研究[J].電子測試,2013,(24):138-139.
[3]李巧芳,楊文美.我國微課程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2):12-14.
[4]張新龍.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07):113.
[5]詹春青,嚴啟榮.佛山市中小學教師開發與應用微課的調查研究[J]. 教育信息技術,2014,(02):59-64.
[6]王錦.淺析虛擬學習社區歸屬感[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2):120.
[7]夏仲文.“微課”更新教育理念[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11):84.
[8]王艷卿.淺談如何克服學生的注意力渙散[J].科技資訊,2010. (16):199.
(責任編輯 杜丹丹)
Explor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lecture Resources
WANG Huaxin1LIU Luming2
(1.Education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Institute,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Henan,China 453000; 2.Traffic School,Huanghe S&T College,Zhengzhou,Henan,China 450000)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the micro-lecture,as a new teaching mode,gradually step into our vision.However, a lot of researches on the microlecture resources still stay in the theoretical stage.How to develop and produce excellent micro-lecture resources is an urgent problem need to be solved.In this paper,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cro-lecture resources,and summarizes shooting experiences and the dos and don’ts,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other researchers and educators.
micro-lecture resources;shooting procedure;dos and don’ts
G443
A
2096-0069(2015)05-0054-03
2015-04-26
王華鑫(1994— ),女,河南新鄉人,河南師范大學本科生,研究方向為教學資源開發;劉路明(1994— ),男,河南新鄉人,黃河科技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為教學資源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