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娜
(山東管理學院 工商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7)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指出要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成推動中國經濟繼續前行的“雙引擎”之一。5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2017年普及創新創業教育,實現新一輪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預期目標”,“到2020年建立健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已被國家列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發展戰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緩解不斷擴大的社會就業壓力的需要,是繁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加快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實現中國夢的需要。應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目標是大力培養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探索和研究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對加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對高校自身的改革與發展都非常重要。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副司長荊德剛在解讀《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時已明確指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教育理念滯后、文化氛圍不濃等問題”。我國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目前處于探索起步階段,雖然很多高校也已經意識到創新創業教育對于緩解就業壓力的重要性,很多應用型本科院校也相繼開設了《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創業管理》等創新創業課程,但整體來看,高校對此類課程的認知程度和重視程度與國家的期望值還存在很大差距,沒有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作為國家戰略支撐的重要性。有的高校是為應付就業評估而開設相關課程;有的高校用大學生創業設計大賽甚至是創業講座來替代創業教育;還有的高校甚至認為大部分學生并不需要這種教育,只有那些學習成績差、找工作難的畢業生才需要被迫去創業等。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不成熟,導致學生的創業積極性受挫,創新創業教育開展受阻礙。
在我國,創新創業學的研究工作處于起步階段,大部分創業學領域的書籍內容上都缺乏完整性和成熟性。很多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還處于邊緣地位,學校沒有明確的教育目標以及教學任務,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不健全,沒有統一的成體系的創新創業教育教材,同時也缺乏完善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缺乏后續的創業指導。因此,學生學習積極性受影響,創業素質沒有全面提高,創新創業教育也難以取得明顯效果。
創新創業教育是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實現途徑之一,而創新創業人才不僅要具備創新創業的素質,更要具備創新創業的實踐能力。[1]
應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是重點。但調查發現,大部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環節薄弱,尚未構建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即使有,也缺乏人員、設備、資金等的必要支持,也沒有專業指導教師,無法開展多元化創新創業實踐活動。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對指導教師要求高,要求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相關理論知識,還必須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及拓展能力,兼具較豐富的創業管理經驗。但是目前高校的創新創業課程教師很多都是由其他學科的教師兼任,或者是由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行政人員來兼任,學校沒有統一配置創新創業教育的專職教師。[2]結果是由于缺乏創業經驗和企業管理經驗,教師的授課內容主要是停留在理論分析層面,學生興趣不大,無法達到課程的教學目標和要求。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提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要完善人才培養質量標準,要求把創業創新能力納入評價人才培養標準中”。針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對人才培養質量的相關要求以及目前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應主要采取以下對策:
應用型本科院校首先要完善以創新創業為導向的課程體系,根據學校特點設置包括文、理、工等學科的課程,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3]其次要根據各專業特點,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在專業課教育過程中延伸創新創業教育,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將專業知識和技能發揮最大效用,使二者協調發展、保持一致。另外還需開設全新的創新創業教育類課程,以創業者的特質教育、創業知識教育以及創業技能教育為主要內容,以《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創業營銷》、《創新企業》、《創業管理》、為主要課程。需要注意的是,教學內容的設計要和專業知識相結合,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以群體特點和個體興趣為主線。
《意見》將強化創新創業實踐作為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任務和措施之一,指出要加強專業實驗室建設,建好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完善實訓教學體系,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舉辦各種創新創業大賽和講座。
目前大多數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活動體系不完整,仍然以參加各類競賽為主要形式,活動模式雷同。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首先要建立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活動體系,為實踐教學提供實施平臺。另外要健全創新創業教育機制,為實踐教學提供運行機制,包括激勵機制、制約機制和保障機制。激勵機制在于調動指導教師和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積極性;制約機制用于監督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實施過程,加以評價;保障機制使各種資源能夠有效整合發揮最大效用。
師資隊伍建設是創新創業教育的關鍵,創新創業教育除課堂理論教育外,實踐鍛煉更加重要。因此高校要建設一支專兼職相結合的教師隊伍,可以由學業導師和企業導師兩者構成,一方面傳授創新創業知識,另一方面培訓交流企業管理經驗。另外也要注重對校內專職教師的培養,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國內外關于創新創業教育的學術會議,交流先進的方法和經驗,開闊視野;為教師提供條件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提高實踐技能和管理水平。另外,聘用優秀創業畢業生擔任客座教師也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一個選擇。通過畢業生與在校生面對面的創業經驗交流,可以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積極性,也能彌補專職教師實踐經驗的不足。
綜上所述,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不夠成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不夠完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缺乏,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力量薄弱,這些都阻礙著我國向人才創新型社會的轉變。因此,應用型本科院校應從課程體系、實踐教學、教師團隊等多個方面入手,全面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才有助于真正實現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目標。
[1]焦烈,王堯.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5,(2):45-46.
[2]李士曉.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探索與研究[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1):72-73.
[3]李娜.民辦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淺析[J].品牌,2015,(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