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年段;閱讀教學;關鍵語句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45-0045-02
關鍵詞句,對一篇文章而言,指的是能揭示文章核心意義的詞句;對課堂教學而言,指的是能實現教學目標的詞句。語文教學中,引導中年段的學生由淺入深、由詞到句展開品析,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品讀感悟,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讀準“剝”“間”等多音字,會寫本課左右結構的生字,理解“馳名中外”“紅白相間”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段落層次。
3.感受重點句子(如“仿佛”引出的比喻句)表達的生動性。
【教學過程及意圖】
一、抓關鍵詞句,導入新課巧鋪墊
1.展示水果石榴。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小禮物,看,它是什么?誰再來讀讀它的名字?(學生讀“石榴”)
同學們輕聲讀得可真準!“榴”是個形聲字,左形右聲,它的讀音是二聲,比如榴梿、手榴彈,在“石榴”一詞中讀輕聲。一起再讀課題。
2.簡要介紹棗莊石榴園,理解“馳名中外”。
這個石榴來得可不一般!它來自我國山東省的棗莊,那里有一個著名的石榴園。又到了石榴成熟的季節,棗莊舉辦了國際石榴節,據說世界游客絡繹不絕,猜猜游客都來自哪里?
棗莊真是聞名海內外呀,相信你一定也讀懂了第一小節中的一個詞。(出示詞語“馳名中外”,并進行板書)一起讀第一小節,讀出那石榴園名聲之大吧。
【新課導入的途徑有很多種,我選擇了展示實物——用最貼近兒童的形象化的物體激發學習興趣。同時,進入新課的學習,僅僅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是遠遠不夠的。“我的家鄉在棗莊,這里有馳名中外的石榴園”是統領全文的句子,緊扣“馳名中外”這一關鍵詞導入新課,契合了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以語文的方式為學生進入文本的學習巧做鋪墊。】
二、抓關鍵詞句,初讀課文有方法
1.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將字音讀準,提醒學生遇到難讀的長句子,多讀幾遍。
2.在課文語句中進行課堂檢測。
出示語句: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
重點教學:
讀音:讀好兒化音(勁兒)
詞語:仿佛
(1)寫字:左窄右寬。重點示范“佛”的筆順。
(2)前后聯系:你在哪一課見過這個詞?背一背句子。(明凈的湖水晃動著綠島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這里用“仿佛”給人無窮的想象空間。
(3)你還知道哪些詞與“仿佛”意思相近?(好像、如同、猶如、宛如、好似……)
(4)課文中是什么“仿佛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找出句子讀一讀。(相機指導將第二小節讀通順。)
(5)將石榴花比作小喇叭,給人什么感覺?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
出示語句:這時,你摘下一個石榴,剝(bāo)開外皮,只見瑪(mǎ)瑙(nǎo)般的子兒一顆顆緊偎(wēi)在一起,紅白相間,晶瑩透亮。取幾粒放入口中嚼(jiáo)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頓時感到清爽無比。
教學過程中我把難讀的詞語標紅,讓學生自己先讀一讀,然后指名學生作小老師領讀。
對于重點詞語教學,下面以“紅白相間”一詞為例。
師:當它表示“中間”時,就讀作——
生:一聲。
師:當它表示“事物不連接、被隔開”這個意思時,就讀作——
生:四聲。
師:瞧,這就是石榴籽兒(出示圖片),這是——
生:紅的。
師:這是——
生:白的。
師:紅的白的、紅的白的,這紅色和紅色之間被白色隔開;這白色和白色之間又被紅色隔開。根據這個字在這里的意思,它應該選擇讀——
生:間(jiàn)。
師:對,咱們一起來讀讀這個詞——紅白相間。下面誰來挑戰一段話的朗讀?
【從詞語特點、文章內容、年段特點出發,是進行中年段詞語教學要思考的重要問題。中年段的字詞教學應留意詞語“義”的理解與運用,努力讓字詞教學為學生的品文悟情服務,同時,學生對詞語的理解與運用又不是孤立的,詞語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才具有特定的意義。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對生字詞所在的語境進行挖掘,將理解詞語與感悟文章的意思相結合,開掘詞語意蘊,豐富讀寫體驗,巧妙地將識字、寫字、感悟、朗讀有機融合,有效解決了詞語教學“孤立無援”的問題。】
三、抓關鍵詞句,讀懂課文理層次
生字詞全部學會了,長句子也會讀了,現在你能將課文讀好了嗎?
1.全班齊讀第一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有幾句話?老師請兩位同學讀,你們打算怎么分工?(一般情況下,學生會按照每人讀一句這種方式進行,此時教師引導:能否按照內容進行分工?這個過程將學生引向對文章內容的關注。)
3.方法指導:抓關鍵詞概括每部分內容。(相機板書:抽枝 長葉 開花)
4.第三自然段有幾句話?老師請三位同學讀,你們打算怎么安排?理由是什么?這幾句話的順序能打亂嗎?(不能,寫出了石榴逐漸成熟的過程。)從“結出了一個個小石榴”,到“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再到“熟透”,這就叫言之有序!(相機板書:結果)
5.全班齊讀第四自然段。這段話寫了什么?(板書:品嘗石榴)
【著名語言學家張志公先生認為閱讀文章“首先把語言文字弄清楚,從而進入文章的思想內容,再從思想內容走出來,進一步理解語言文字是怎樣組織運用的”。課程標準將“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作為中年段的重要目標,怎樣教會學生梳理主要內容?梳理內容對學生來說是高層次的思維活動,這個教學環節,學生在討論朗讀分工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讀懂了每句話的意思,進而讀懂了整段話的意思,同時也知道了語言表達要做到言之有據、言之有序。】
四、抓同類生字,書寫指導有重點
本課9個生字,其中7個都是左右結構,讀一讀,比一比:抽 "仿 "佛 "肚 "扒 "訊 "甜。
比胖瘦——左窄右寬
左右等寬
比高低——左高右低
左低右高
左右等高
【課標指出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三年級是學習鋼筆字的起始年級,這時要關注運筆的方法。這個教學環節,我將本課左右結構的字歸類指導,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學會讀帖,進而寫好鋼筆字。】
五、抓板書梳理,總結本課留疑點
1.總結本課:
師:這節課,我們學會7個生字,知道了課文先寫——
生:棗莊的石榴馳名中外。
師:再寫——
生:石榴抽枝、長葉、開花、結果的過程。
師:最后寫——
生:品嘗石榴。
2.留疑第二課時:
如果課文只寫這些干巴巴的句子,大家還愛讀嗎?下節課,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是怎樣將石榴寫生動的。
(作者單位:南京市金陵匯文學校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