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音樂教學;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45-0073-01
音樂教育是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音樂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一些音樂技能,學會演唱幾首歌曲,還要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即通過音樂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那么,如何在音樂課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呢?筆者在教唱蘇少版《音樂》二上歌曲《大馬告訴我》時有以下幾點體會。
1.在識譜教學中讓學生感受美。
在教唱《大馬告訴我》的歌譜時,筆者先做了大量的鋪墊,用故事、動畫和背景音樂讓學生對要學的新歌有初步的感知。然后讓學生說一說對歌曲的印象,由于有多次的音樂鋪墊,學生很容易說出歌曲給人活潑、歡快之感。接著,筆者讓學生帶著問題聽歌曲。(1)歌曲的前奏有什么變化?(2)歌曲中主要用了什么樣的節奏?模仿的是什么聲音?(3)為什么歌曲結尾的音量漸漸變小?學生帶著問題用心傾聽并給出了回答:歌曲前奏的聲音由小變大使人感覺大馬由遠及近奔馳而來;歌曲用XX XX I XX X I 的節奏來模仿大馬奔跑的聲音;大馬漸漸跑遠了,所以音量變小。通過分析歌譜,學生初步了解了歌曲的音樂形象,感受到了音樂用聲音描繪事物的美,這時筆者再示范演唱歌譜,學生就會很容易學會歌譜。
2.在歌唱教學中啟發學生表現美。
為了讓學生感受美,我們不能只滿足于教會學生唱一首歌,更重要的是啟發學生準確地表達歌曲的情感和藝術形象,這需要學生進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情感去演唱。在教唱《大馬告訴我》的歌詞時,筆者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學生在視覺感官的幫助下,快速地理解詞意。什么是大鐵鞋?有什么作用?大馬的工作是什么?大馬喜歡他的工作嗎,為什么?然后思考“小朋友請大馬坐一坐時,大馬怎樣回答的?”學生在讀完歌詞后紛紛舉手回答:不坐不坐謝謝你,我還要去忙工作。這時,教師再啟發學生感受大馬工作認真、一絲不茍的精神,并讓學生將歌頌大馬勤勞品質的情感唱出來。除此之外,多種形式演唱是學生喜愛的唱歌方式,分不同的角色演唱,可以唱出不同的聲音、不同的心情。本課中,筆者采用對唱的形式,女生扮演小朋友,男生扮演大馬,然后交換,滿足學生角色互換的需要,并使歌聲充滿真摯的感情,體現美感。
3.在表演動作時啟發學生創造美。
表演與歌唱聯系密切,讓學生用動作表現音樂有助于學生理解歌曲的藝術形象和思想感情。在《大馬告訴我》的表演環節中,筆者先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大馬的各種標志性動作,大馬怎樣奔跑?大馬高興時怎樣鳴叫?小朋友如何騎在馬背上才能使大馬跑得更快?馬背上的小朋友怎樣揚鞭? 音樂一響,學生們便一組一組饒有興趣地表演起來:有的揮舞著馬鞭、有的撒開馬蹄、有的昂頭鳴叫……最后,根據各小組的表演,教師整合出一套易于表演的動作進行集體表演。通過動作表演,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了學生的音樂想象力,鍛煉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和創造美的能力。
總之,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用直觀的音樂形象啟發學生感受美,用生動、形象、甜美的教學語言引導學生探索美,用表演幫助學生表達歌曲的形象,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感知器官,打開學生的心扉,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青年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