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體育游戲;教育性;漸進性;約束性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45-0076-01
體育游戲是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鍛煉身體、發展智力、陶冶情操,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掌握體育鍛煉方法,提高學生自我鍛煉能力。此外,在體育教學中,合理運用游戲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體育游戲適合于各個年齡段的學生,并深受學生的喜愛,且體育游戲種類繁多、內容豐富,鑒于此,如何合理運用游戲服務體育教學就成了我們體育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1.教育性原則。
體育游戲是一種體驗式的教育活動,教師應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快樂和成功。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快速發展的時期,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應讓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態學習。體育游戲的選擇、規則的制訂不僅要與教材相吻合,還應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如:開展籃球教學時,可適當修改籃球的運動規則和比賽方法,使其更加符合游戲的特點,從而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再如體操墊上的動作教學,可將體操與音樂、舞蹈融合起來,增加練習內容的趣味,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2.漸進性原則。
從身心發展特點看,小學生學習能力弱,有意注意時間不長,這就要求教師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根據學生的性別、體質、原有技能等情況,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參與體育游戲,再根據學生每輪游戲情況選擇恰當的方法,最好采取“做什么—怎么做—做得好”的步驟引導學生進行游戲。
3.公平性原則。
體育教學應以學生為本,讓每個學生都參與教學活動,這一點對體育游戲更是如此,教學中,教師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體育游戲的機會,都有鍛煉的機會,都有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制訂合理的規則,讓學生平等參與,公平競爭。
4.趣味性原則。
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和權利。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玩游戲的階段。體育游戲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和趣味性的不二選擇,也是小學生健身活動的基本形式。如:立定跳遠中的“小青蛙跳荷葉”、走與跑中的“迎面接力跑”、原地側向投擲沙包的“搶沙包”等等,這些內容以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既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又深受學生喜愛。
5.約束性原則。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規則是游戲得以順利開展的保障。在規則的約束下,學生公平游戲,才能感受到快樂并獲得成就感。規則的底線不能逾越,只有接受規則的約束,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制訂規則并自覺遵守規則。教師可嘗試發動學生自己“玩”,讓他們在“玩”中發現不公平,從而萌生需要規則的想法,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探索更快、更有效的游戲方法,引導學生共同制訂可行的游戲規則,并讓其自覺遵守。當然,有時可適當“放縱”學生,目的是留給他們更多的思考空間,使其更加遵守游戲規則。
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就如同給白米飯配上美味的菜肴,既解決了溫飽問題又讓吃的人無比開心、無比幸福。這種幸福感是體育課上獲得的,學生越是開心越想再次獲得,越是獲得越是開心,這樣學生才會喜歡體育課,喜歡體育運動。
(作者單位:江蘇省睢寧縣城西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