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關鍵字詞;思維;感悟;言語表達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45-0065-01
抓住課文中的關鍵字詞進行教學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途徑,它有利于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使學習真正發生。
1.理解詞語意思,訓練學生的思維和言語表達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抓住文中的關鍵語句來講解,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以及口語表達能力。如:教學蘇教版一上《人有兩個寶》時,我抓住重點句“雙手會做工”、重點詞“做工”進行講解分析。首先,讓學生理解詞語“做工”的意思,讓他們說出雙手能做哪些事情,學生積極地把小手舉起來,“我的手會寫字”“我的手會打球”“我的手會種樹”“我的手會畫畫”……我對回答給予了肯定和鼓勵。當學生明白“做工”的意思后,我又增加了學習難度,讓他們把剛才說的話連起來說一說,用“我的小手會( " "),會( " ") ,還會( " ")”這樣的句式練習說話,在提高表達難度的同時訓練了他們的思維。這個教學環節學生的參與面廣,學習興趣濃,表現欲強,“我要學”的意識較明顯。
2.抓住關鍵字詞,引領學生理解課文所蘊含的深意。
閱讀教學中,教師抓住文中的重點詞語進行教學,能引領學生理解課文所蘊含的深意。如:教學蘇教版一上《江南》時,“何田田”一詞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我沒有單獨講解字詞的意思,而是將其融入整句詩中進行理解。我抓住重點詞語“何田田”,讓學生理解荷葉的多、綠、大、美。我先讓學生看一池荷花的圖片,創設情境后,又問學生看到這一湖的蓮葉想說些什么。由于學生剛剛看過荷花圖片,他們有感而發,爭相回答:“這里的蓮葉真綠呀!”“這一湖蓮葉真美呀!”“這些蓮葉真是又大又綠!”……我趁機引導學生朗讀——你們說得好美啊!讓我們一起來把這一句讀一讀,看看能不能把蓮葉的多、綠、大、美讀出來。我鼓勵學生先自由朗讀,再站起來配上動作讀。學生陶醉的表情、夸張的動作告訴我,“何田田”一詞已在學生的腦海中形象可感,他們已經悟出了文字蘊含的美,讀出了文字所蘊含的深意。
3.抓住重點詞語,感悟文中的思想感情。
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過程,更是陶冶學生情感的過程。在教學中,抓住文中的重點詞語讓學生理解,可以讓他們更好地感悟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如:教學蘇教版一上《升國旗》時,當教學第二句話時,我抓住“高高升起”一詞教學,激發學生對國旗的尊敬之情。我先播放一段升國旗時的視頻,讓學生懂得五星紅旗在國歌聲中高高升起時需要做什么。然后,播放奧運會時中國運動員奪得冠軍時的升旗儀式,讓學生體會假如自己是那個運動員,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學生的情感被激發,不僅明白了向國旗立正、敬禮是對國旗的尊敬和熱愛,還明白了作為中國人要熱愛祖國的道理,學生在“潤物細無聲”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總之,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文中的關鍵字詞作為切入點來理解課文。語文教學中如果能找到這樣的突破口進行深入教學,則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學生而言,則真正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梅嶺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