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
學校是一個文化場所,學校文化就是學校的全部。同時我們又必須看到,學校文化是一種歲月的積累,也是歷史沉淀的平靜釋放。因此,確立“文化立校”戰略,當成為建設現代學校的必然選擇。
文化立校,我們首先需要審視學校文化建設的現實意義。從教育的本質和自身發展規律來講,教育是傳遞人類文化的重要載體,學校是傳承和發展文化的重要場所,尤其是學校的師生,更是校園文化的活載體。只有文化特色鮮明、辦學理念獨特的學校,才能真正培養出具有創新理念與創新能力的學生,才能彰顯學校個性,建設現代學校。文化立校,需要我們結合學校歷史與現實,以獨特的眼光和內涵,創建或營造符合自身發展的學校文化,實現學校文化管理的至高境界。
其次,我們還需考慮文化立校的策略與抓手。要將核心價值觀的認同以及內化作為統領,同時又必須將其落實到制度中,落實在課程上。學校制度本身就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學校文化創新的先導。如果說文化是興校之源泉,那么制度就是立校之根本。制度作為文化的基石,在學校精神文化提升的過程中,必須要突破教育組織制度上的障礙。在學校制度修正、完善乃至革新時,尤其在科學的管理機制的形成過程中,我們需要關注什么?實踐中我們有著怎樣的思考?為此,本刊編發這組文章,希冀引發大家的思考。
當然,文化立校過程中,還有許多方面需要我們思辨、實踐。期待學校文化的價值締造過程,能夠推動學校深層次變革并為學校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