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寫字好玩,首先是漢字好玩,它背后有故事和歷史,習字就是閱讀故事、觸摸歷史;寫字好玩,其次是根本策略定位于好玩,教學目標指向興趣體驗比指向技法習得更具長遠價值,創造個人專屬的作品好玩;寫字好玩,再次是提升途徑好玩,以字會友、交流心得,柔性競爭激勵學生取長補短,交互性強的反饋方式好玩。
【關鍵詞】寫字;好玩;漢字;根本策略;提升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25-0016-03
【作者簡介】朱騏,江蘇省常熟市實驗小學(江蘇常熟,215500),一級教師,常熟市語文學科帶頭人,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競賽“年度新人獎”獲得者。
一、習字就是閱讀故事、觸摸歷史
周有光先生在他的《人類文字的歷史分期和發展規律》中提出:漢字型文字系統的發展經歷了從表形到表意,再從表意到表音的過程。他推測在甲骨文以前有一個以象形為主的表形文字時期?,F在,許多象形字仍活躍在漢語中,成為習字教學的寶貴資源。
1.畫圖成字演繹部首。
教學“示字旁”時,我以繪畫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
師:小朋友們猜老師在畫什么?一條線,兩條線(畫兩條橫線,上短下長),再來一根垂下邊(畫一根豎線),左邊一只眼,右邊一只眼。
生:人臉!
師:對,就是人臉,我們再給它畫個圈兒(畫一個圈),添上一對耳朵(畫上兩只耳朵),瞧,一張人臉!誰的臉呢?
生1:仙人的臉。
生2:老爺爺的臉,因為上面有皺紋。
生3:老奶奶的臉也可以有皺紋。
師:小朋友們,這是佛像(出示課文插圖)。想一想它和示字旁有什么關系?
生:它和示字旁很像。
師:哪里像?
生:人臉上的皺紋和眉毛、眼睛、鼻子就是示字旁的樣子。
師:“示”字一開始是祖先崇拜的石頭砌起的“地神”。示字旁的字大都與神仙、祖宗有關。
“示字旁”書寫的重難點是容易和“衣字旁”混淆,兩者的字形僅有一撇之差,本案例從“示字旁”的本源出發,讓學生明白它本是抽象化的人臉,字形中的末筆“點”是一只眼睛,而跟其對稱的另一只眼睛演化為左邊的一撇。多數基本漢字具有象形特質,只要研究明白,就能還原它的歷史,寫字教學便有了趣味。
2.化字為物講述故事。
教學“雁”字時,我從觀察字形出發,談字意、講故事。
師:(出示“雁”字)小朋友們,誰能給它找個朋友?
生:大雁。
師:我們都知道大雁是一種鳥,那么單看“雁”字,看得出它是鳥嗎?老師給大家一個提示。(出示課文插圖)
生:看得出,“雁”字里有個“隹”,從插圖上看,這個“隹”跟小鳥長得差不多。
師:你真會觀察?!蚌俊蹦顉huī,是短尾巴的鳥。想想,我們學過什么字里有這個部件?
生:“麻雀”的“雀”。
生:“困難”的“難”。
師:麻雀是鳥,“困難”的“難”原來的意思也是一種鳥,是一種為了救母親而飛越重洋的鳥,所以說“難”啊。那么“雁”字為什么還有一個“單人旁”呢?
生:因為大雁飛的時候會排成人字形。
生:我知道,大雁和人一樣很講紀律的。
生:大雁跟人一樣聰明。
師:我們的祖先把大雁看成很有人情味的鳥。相傳著名文學家元好問,在參加科舉考試的路途中,路過山西汾河,碰到一個打雁的人,那人告訴他,早上他捕捉到兩只大雁,殺掉其中一只后,另一只撞網逃脫了,可這只大雁并沒有飛走,而是在空中盤旋哀鳴,久久不愿離去,最后竟然撞死在地面上。元好問聽完后,感動萬分,于是買下兩只死雁,埋在汾河岸邊,筑起了“雁丘”,并提筆寫下一首詞,開篇就是:“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慨嘆大雁夫妻有情有義。
本案例結合課文插圖,從學生的已知出發,將文字還原成事物本身,并結合文字中的表意部分——單人旁,對“雁”字作了深入解讀。一個是字形的解讀,一個是故事的敘述,引導學生從理性角度客觀分析字形,又從感性角度賞讀文字故事,學生學得明白,學得投入,這一習字過程正是抓住了漢字本身就是故事的特點,教學活動有情有理,深入學生內心。
二、習字教學的根本策略定位于“趣”
小學階段,習字教學的目標是能寫一手具有楷書面貌的漢字。目標是統一的,但學習者本身的素質條件存在差異,部分學生的整體感知和模仿能力相對較弱。在習字過程中,從不會到會,從粗糙到精致,反復在所難免,要實現教學效果的高位均衡,就必須和個體差異做斗爭,和書寫質量的反復做斗爭。習字教學中最重要的是動筆書寫,練習量要有保證,這就很容易使學生在苦練中喪失樂趣,因此,將習字教學的根本策略定位于“趣”字是必要的,正因為容易無趣,所以教學更應該“趣化”,這一點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尤為重要。我的實踐有以下三個階段:
1.形象化描述。
“負字頭”:兩個撇的部分,一個放,一個收,角度基本相同,就和滑冰運動員的腿一樣,前一條腿稍稍收一些,后一條腿用力蹬出去,放開一些??瓷先ナ菔菪⌒〉?。(此設計發表于《七彩語文·寫字與書法》)
形象化描述將機械的剖析變得生動,將碎片化的分析變得整體化,甚至將語言描述所不能表達的意思通過直觀的形象做了說明。這種方式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書寫技巧更好理解,也更有趣。但形象化描述針對的畢竟只是個別字,這種材料還是帶有明顯的“教學”味道,如何讓習字在有趣的同時顯得更自然,這就要將其“繪本化”。
2.繪本化描述。
繪本化的習字故事是更理想的習字形式。繪本最大的特點就是“教訓”的味道淡,“故事”的味道濃,好的繪本是看不出教育的痕跡的,它往往很有趣,在品讀故事趣味的過程中,它的價值觀就自然被讀者接受了。把這種方式遷移到習字教學中來,將其以繪本的形式呈現,就是要淡化訓練的痕跡,強調習字的趣味性,在看圖讀故事中習字。如下圖,構建主人公習字歷險的童話故事,主人公通過寫好“火字旁”喚醒了火之國的大王子。學生在讀繪本的過程中了解“火字旁”和“火字底”的來歷并自然習得其書寫方法。(此設計發表于《七彩語文·寫字與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