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英
【摘要】農村集體財務管理直接影響了農村社會穩定、和諧社會建設及農村凝聚力等方面。雖然隨著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斷完善,農村集體財務管理不斷強化,然而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重點分析了青龍鎮農村集體財務管理現狀及問題,并提出了提高農村集體財務管理水平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集體財務 管理 思考
農村集體財務管理一直以來都是農村集體經濟管理的關鍵與重點,是農村群眾廣泛關注的熱點,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村社會的安定與群眾的團結,影響到了和諧社會和新農村建設等問題。只有加強農村集體財務管理,才能促進和諧社會和新農村的建成,農村經濟才能穩定發展。
一、青龍鎮農村集體財務管理現狀
隨著農村民主政治建設的推進,青龍鎮根據玉溪市、華寧縣關于加強農村集體財務管理的要求,結合實際,于2001年全面實行村組財務委托代理制(具體工作由農經站負責),即“村賬鎮管”。2005年鎮政府對《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辦法》[1]作了進一步修改和完善,制定實施了賬戶管理、資金管理、票據管理、報結賬業務管理、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備用金領用、審批、審核權限等制度。通過9年的探索和實踐,青龍鎮不斷健全和完善各項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制度,在加強農村集體“三資”(資金、資產、資源)代理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
1.加強對資金源頭的管理,避免出現坐收坐支和持有大量現金的現象,使得集體資金安全流通;
2.制定與實施民主管理制度,設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并充分發揮其監督職能,保證資金透明使用;
3.確定審核、審批權力,實行多層次監管機制,全方位監管各個環節,避免亂開支現象的出現;
4.對原始單據和相關發票的管理制定了詳細的流程,避免白條入賬的行為出現,有利于檔案管理;
5.制定并實施村組總報賬員制度,提升報賬員的工作補貼,激發財務管理主動性與熱情,使得鎮、村、組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避免出現財務管理脫節的情況;
6.財務管理實現了電算化,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7.實施財務公開制度,采取多樣化公開形式,解答了群眾多種疑問,使得群眾充分信任干部,因財務問題的上訪率逐漸降低;
8.組織開展農村干部黨風廉政學習教育活動,增強農村干部財務管理能力與依法管理財務意識,避免出現各種違紀違規行為。
雖然青龍鎮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目前,農村實行民主政治建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村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涉及資金往來、財務管理事務比較繁多,給全鎮財務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各種問題不斷出現:
1.青龍鎮實行村民自治,因此財務相應地也必須是自治,然而鎮政府僅僅是委托代管,村組將很多問題上報,靠、等觀念根深蒂固,難以發揮村民自治的作用。
2.部分村組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宣傳不到位,執行不嚴格,有些村組干部依法管理財務意識差,隨心所欲現象屢見不鮮。
3.由于該鎮覆蓋面積廣,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報結賬不方便;農經站人員有限(10人配置模式,僅僅只有5人在職),服務、管理、指導、監督等各項工作無法順利進行。
4.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制度還需進一步完善,村組貫徹執行機制不健全,把關不嚴格,違紀違規行為常常出現。
5.村組報賬員補貼較少,與日益繁重的財務管理工作形成鮮明的反差。
二、進一步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各項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制度
農村基層組織必須傾聽干部、黨員、村民的建議與意見,對以前的集體財務管理制度進行分析、調整和健全,制定與實施多種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制度。經過完善制度,逐步形成按規章制度辦事、用制度管權管人的監督體系,有效遏制行為違法、決策失誤、權力失控等現象,從而增強村干部管理水平、民主理念、制度意識。同時,根據集體財務管理流程要求,進一步細化《青龍鎮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辦法》和《村民自治集體財務管理制度》,將村組各項權利與義務予以確定,各司其職,為加強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健全報結賬制度,報賬員必須依法依規履行自己的職責,超額未審核、相關領導未審批、民主理財小組未審查、手術不完善的堅決不得報銷,納賬工作必須嚴格;會計與財務報銷人員交接手續必須齊全,同時嚴格審查單據,健全手續,如實載入財務系統,核對賬目、賬款,整理收集單據資料,并裝訂歸檔[2]。
(二)完善財務公開制度
青龍鎮農村集體財務公開必須根據《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公開暫行規定》中要求的財務公開內容堅決公開,并按照青龍鎮發展和當地群眾需求,進一步拓展和豐富的內容,必須實現只要涉及到當地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必須全部公開。詳細、具體規定公開的各個環節,不能只是注重形式而不看重質量,只搞一時公開不進行長期公開,只是部分公開而不全部公開。需要根據上級要求的農村財務公開流程、方法及時間,真正實現農村財務公開,使得每一筆開支都如實公布,全面公開,接受當地農民的監督,進一步提升財務公開的透明度。為了適應新形勢的挑戰,積極創新公開方式,提高公開的效益。除了在公開欄張貼外,還可以在街道比較顯眼的地方進行張貼,或者利用會議、宣傳冊、廣播、網絡等形式予以公開。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有效處理,將財務公開的監督落到實處。
(三)強化經管隊伍建設
為了加強青龍鎮農村集體財務管理水平,需要為農村集體財務管理組織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貫徹落實注重機構“定編、定員、定崗”的原則,科學配置財務管理人員,健全隊伍切實滿足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的需求[3]。另外正確處理中心工作與業務工作之間的關系,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上。同時確保經費充足,將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順利開展。農村集體財務管理人員長時間工作在基層,工作條件艱苦,生活尤為艱辛,應該從生活上給予更多的關心,工作上給予更多的關懷。高度重視經管人員業務培訓,增強專業素質,提高其審計監督水平,同時組織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尤其是避免由于經管人員出現違法違紀經濟問題。根據最近幾年來青龍鎮矣甫、紅巖等財務管理方面出現了違法違紀行為,議案說教,以案說法和開展警示教育片學習等,使得農村集體財務管理人員的法治意識不斷提高,避免引起村級干部矛盾激發,影響農村社會穩定。
農村集體財務是農村和當地群眾廣泛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只有不斷提高農村集體財務管理水平,完善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制度,強化經管隊伍建設,才能更好地服務農村,促進農村民主政治建設,真正建成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
參考文獻
[1]青龍鎮政府.青龍鎮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辦法,2012.
[2]宋增鋒.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農業知識:科技與三農,2011,21(10):114—116.
[3]朱本瑞.推進青龍鎮農村集體財務管理的思考[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2,06(15):32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