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超 郭繼秋
摘 要:為創建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物流信息平臺,本文從物流交通基礎設施、物流需求、物流信息平臺三個方面對長吉圖區域物流產業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開發物流信息平臺區域物流競爭力主要是看該地區自身的物流競爭力,在此基礎上,結合長吉圖地區發展現狀,將開發物流信息平臺區域物流競爭力的主要因素,分為積極和消極兩方面進行分析。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和國內外政策優惠,對于長吉圖地區現代物流業的發展來說,起著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有待擴大的市場規模,應用不夠廣泛的高新技術,有待提高自身素質的物流企業,這三者要盡快優化,增強長吉圖區域物流競爭力。
關鍵詞:長吉圖;物流產業;區域物流競爭力;影響因素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包括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市部分區域和圖們江地區,總計約吉林省面積的三人之一(3萬平方公里);約占吉林省總人口的三人之一(約770萬人口);經濟總量占吉林省經濟總量的一半以上。根據《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長吉圖地區未來發展目標是成為面向東北亞開發的重要門戶以及東北亞經濟技術合作的重要平臺,成為我國沿邊開發開放的重要區域。大力發展物流系統相關配套軟硬設施是現如今發展區域經濟的先行準備。對吉林省當前的物流現狀進行分析,呈現的主要問題是物流信息不順暢和不對稱,因此吉林省物流信息平臺的建立,成為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對于提高物流信息化和貨物流通效率,促進長吉圖地區現代物流事業的發展,加快吉林省經濟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對于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涵義,王孝坤、楊東援、張錦、關志超、王權五位(2007)將其定義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是為充分發揮物流系統功效,實現物流合理化、物流網絡通達化、物流流通一體化、物流信息電子化、物流系統運行高效化,運用系統工程技術、信息技術、管理科學技術,以物流信息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通信網絡為依托、以資產為紐帶,為實現最佳的功能結構和體系構架,進行整體規劃設計、組織實施和運行管理,構筑起統一開發的現代物流公共信息平臺。
一、長吉圖開發物流信息平臺區域物流產業發展基本現狀
1.物流交通基礎設施不斷提高
作為我國批準實施的第一個沿邊開發開放區域,長吉圖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迅速,多年來,公路、鐵路、水路等構成了吉林省的綜合運輸體系,物流基礎設施規模不斷壯大。長吉圖地區省內高速公路網已經全面開通運行,吉林至延吉高速公路早在2008年就已經建成通車,長春至吉林高速公路在2010年完成了擴容改造,琿春至圖們高速公路也在2010年順利建成通車,此外,長春至琿春的高速公路也較開發前有了較大改善,目前,僅僅五個小時就可以從長春到達琿春。省內各地區的鐵路也在高速發展。其中長吉城際客運專線已在2010年底正式通車,全程只需32分鐘,哈大線已在2012年建成通車,大大提高了吉林省長吉圖地區連接外界流通效率,連接吉林至琿春鐵路專線也即將在今年2013年竣工。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也有多處通商口岸,其中南坪口岸多年來在吉林省與朝鮮通商各口岸中貨物進出口量一直排名第一,年過貨量超過100萬噸,其余各口岸年貨運量均超過10萬噸。目前,各口岸的基礎設施雖已比較完善,但是仍然在不斷升級改造中,來滿足日益增長的物流貨物運送需求。
2.物流需求不斷壯大
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促使與其密切先關的物流需求大量增加,快速發展的區域地區經濟帶動了對物流服務需求量的增加。首先,吉林省作為一個以汽車和化工為主要產業支柱、以農業為第二大支柱產業的大省,車輛制造業、石油化工業、糧食深加工業等基礎雄厚,經過長期發展和積累,目前發展勢頭強勁,需要大量商品大進大出,需要更合理、更有效的物流服務,來保持企業的活力,增強產業競爭力;其次,長吉圖地區商貿建設成果顯現,大量商業連鎖企業、商貿市場、商貿聯盟初步形成,繁華商業大都市形象逐步確定,增加了地區貨物流通量,帶動了地區物流貨運量需求,對傳統體制下物資流通系統發起挑戰,需要進一步挖掘物流潛力;最后,全球經濟發展,國與國之間經濟交流日益密切,長吉圖作為東北亞地區重要區域,和多個國家相接壤,與周邊地區和國家貿易往來日益頻繁,特別是在沿邊地區,形成了多個國際合作平臺,促進了對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更培養了一批極具潛力的新興產業,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的產業結構不斷完善,增加了對物流服務的需求量。
3.物流信息平臺發展緩慢
長吉圖地區現代物流業經過近30年的發展已出具規模,交通、倉儲等物流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區域物流中心逐步形成,但是物流產業信息資源還停留在傳統的運輸及倉儲這種簡單方式中,沒有將物流與生產和生活進行現代化結合。物流信息質量不高、滯后差錯現象頻頻發生,物流系統整體協同作用效率沒有顯著提高,大量類似信息在不同物流系統中各自重復流轉,不能夠對物流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和分類,加大了物流產業成本,直接影響了物流工作效率,物流信息資源不能夠滿足服務客戶、企業管理、政府監督等各適用方的需求,大大降低了物流服務質量。現代物流業作為一個各行業的連接者,現在急需建立一個涵蓋跨區域、跨行業的包括數據交換中心、電子商務安全認證中心、金融核算中心等在內的與互聯網連接的系統性的公共信息平臺,使其滿足硬件設施不能提供的且日益增長的物流需求量和滿意度。
二、長吉圖開發物流信息平臺區域物流競爭力關鍵構成要素分析
對于區域物流競爭力國內外學術界尚未有統一的定義,綜合對此有深入研究的各位學者的定義,可以將其概括如下:區域物流競爭力是指在各種影響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個地區物流產業相對于其他地區的物流產業,對于爭奪物流資源、開拓市場、滿足市場需求并獲得利潤等方面體現出來的綜合能力方面的比較。其中影響因素可以概括為環境因素、技術因素、市場因素、企業因素和政策因素五種因素。可以按照區域物流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對開發物流信息平臺區域物流競爭力進行分析,因此長吉圖實際情況,將五種因素分為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兩類。
1.長吉圖開發物流信息平臺區域物流競爭力積極因素分析
(1)環境優勢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地處東北亞區域地理幾何中心,地理優勢顯著,與俄羅斯、朝鮮、蒙古、日本等多個國家相連通,圖們江國際大通道重要組成部分——長吉圖國際物流通道連接俄羅斯的赫塔和扎魯比諾港、蒙古國喬巴山、朝鮮的羅津和清津港,并延伸至韓國和日本,它依托于長吉一體化經濟發達區域,以琿春為中心,可以憑借朝鮮于俄羅斯多個港口出海,完成海上物流作業,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可以利用公路、鐵路、水路、航空等十分便利的交通條件和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實施跨境陸海聯運,和鄰國的周邊貿易區促進我國內地沿邊經濟發展,為物流產業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長吉圖區域具有優良的生態環境和良好的資源環境稟賦,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我國境內地區有這豐富的水資源、能源和礦產等資源,與圖們江毗鄰的境外地區具有豐富的水產、石油、天然氣、礦產、森林等資源,可供開發和利用的建設預留地較多,有廣闊的合作開發空間,有利于資源互補互利,有利于國際合作和對外開放,為物流產業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優越的環境條件為物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條件,也為構造物流信息平臺創造了有利的基礎條件。
(2)政策優勢
對于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國家領導人及中央政府都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國家領導人胡錦濤同志和溫家寶同志都曾在考察、訪問中做出過指示,要在長吉圖地區實行改革開放,加強周邊貿易。給長吉圖地區的物流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基礎條件。早在1991年,國務院就批復了《圖們江下游琿春地區綜合開發規劃大綱》和《中國圖們江地區開發規劃》,加強了東北亞地區國際經濟交流,促進了地區開發和對外開放程度,加快了長吉圖地區物流產業的發展速度。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使物流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已經成為提升產業競爭力、保持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2009年,國家將物流業作為十大振興產業之一,出臺了《物流業振興調整和振興規劃》,同年8月30日,國務院又批復了《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以長吉圖為開發開放先導區》,將長吉圖列為國家重點開發開放地區,這幾項內容的頒布和實施,給長吉圖現代物流業創造了十分難得的發展機會。長吉圖地區的發展不僅得到了國內政府的高度關注,也得到國際上許多國家的大力支持,自1987年提出圖們江區域開發項目以來,中、俄、朝、韓、蒙多個國家聯合簽署了多個文件,為東北亞區域經濟建設搭建了良好的合作平臺,為長吉圖地區的物流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政府政策及國際社會的大力支持為長吉圖地區物流業、物流信息平臺搭建創造了更加優越的條件。
2.長吉圖開發物流信息平臺區域物流競爭力消極因素分析
(1)市場因素
市場發達程度好,能夠對物流產業發展產生積極影響。改革開放以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國經濟迅猛發展,市場化進程加快,社會商品流通效率、交換效率的顯著提高,給物流產業增加了供給量。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和發展,長吉圖地區市場化進程已經取得了重大成績,區域經濟總體實力進一步加強,但是在國內各省際區域之間,還處于中下游水平,與其他省際區域之間還有一定差距,相比之下,對物流競爭力產生消極影響大于積極影響。此外,物流產業的發展也同市場規模息息相關,市場規模是決定產業發展情況和競爭力強弱的先決條件。長吉圖地區市場規模偏小,相關產業需求較小,不利于市場需求內部結構優化,不利于擴大物流市場的需求規模,物流需求的增長速度緩慢。
(2)技術因素
科學技術是第一發展力,同樣,科學技術的進步也可以提高物流基礎設施水平,從而提高物流作用效率。在當今信息技術高度發達,電子商務廣泛使用的時代,科學技術的應用對于物流業的發展影響更大。現代物流產業競爭力差異主要體現在物流服務方面,物流服務質量的差異主要來源于科學技術應用程度的差異。長吉圖地區雖然科技教育基礎雄厚,包括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等注明院校在內的高等院校幾十所,在科技方面研究方面有所建樹,甚至有些學科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是新技術的使用并不廣泛也不及時,IT技術和軟件系統開發技術尚不夠成熟。現代電子信息技術、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MRP物資采購管理系統、條形碼技術等還沒有在長吉圖地區物流產業廣泛應用,沒有形成高效、及時、準確的物流運作高新技術系統。因此,長吉圖地區應充分利用現有信息基礎設施,通過建設物流信息平臺充分應用科學技術帶動物流產業發展,增強長吉圖區域物流競爭力。
(3)企業因素
區域物流競爭力是一個宏觀概念,卻是由許多個微觀個體企業構成。各個企業在市場經濟大環境中相互共同作用和發展,反映出各類產業同其他產業相比的競爭力。長吉圖地區物流企業大多進行簡單傳統體制下的倉儲、運輸的物流作業,管理體制落后,很少能夠做到優質、綜合性的物流服務,且聯運環節銜接和配合不到位,不能夠滿足現代物流的要求。其次,長吉圖地區缺乏物流信息的及時、全面的溝通,重硬件輕軟件的觀念存在感強烈,導致信息網絡發展滯后,物流信息資源困難,大大降低了物流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此外,長吉圖地區現有物流從業人員不能夠滿足物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需要,且科學技術的不斷應用,對物流業從業人員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各個物流需要從原來主要從事簡單的搬運工作到為客戶提供個性化需求全方位的服務,才能夠滿足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需求。因此,長吉圖各個物流企業要通過改進管理體制、增強信息溝通和培養物流人才來提高區域物流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王孝坤,楊東援,張錦等.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需求分析及其系統定位研究[J].交通與計算機,2012(2):55-58
[2]張嘉昕,苗銳.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通道建設的物流經濟效益分析——以中朝通道為例[J].東北亞論壇,2012,(5):96-106
[3]劉子玉,劉智超.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物流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市場,2012(23):17-18
作者簡介:許超(1957- ),男,教授,研究方向:物流工程、技術經濟學;郭繼秋(1965- ),女,教授,研究方向:項目投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