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來,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增多,引起全球氣溫升高;人類生產生活垃圾無節制的產生,導致生態平衡被不可逆轉的破壞;能源危機造成經濟的衰退等等已經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因此從國家政府層面早已提出了大力發展低碳經濟,以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目標。文中采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定量指標來衡量黑龍江省低碳經濟的發展情況,通過灰色關聯分析法對所有定量指標分析,得出影響黑龍江省低碳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排序為人口總量、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的比例、全年R&D經費總額、工業產值所占比例、能源消費彈性系數、地區生產總值。為了提升黑龍江省低碳經濟的發展水平,必須控制人口數量并提高人口素質,以清潔能源的利用減少煤炭消費總量,加強科技創新水平,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關鍵詞:黑龍江;低碳經濟;影響因素
恩格斯說過:“我們不應該過分陶醉于我們對大自然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大自然都報復了我們”。正如此說,很多負面影響已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顯現出來。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增多,引起全球氣溫升高;人類生產生活垃圾無節制的產生,導致生態平衡被不可逆轉的破壞;能源危機造成經濟的衰退等等。這一切都是大自然對人類曾經不科學發展方式的無聲反抗。
“低碳經濟”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2003年2月24日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這一政府文件中。發展低碳經濟的目的是為了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黑龍江省“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實現資源合理開發和永續利用,實現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16%,實現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的目標。因此,本文運用灰色關聯理論定量的分析了黑龍江省低碳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結合分析結果,有針對性的提出發展黑龍江省低碳經濟的有效措施。
一、黑龍江省低碳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1.經濟增長與節能減排矛盾突出
一個地區的經濟增長與能源的充足是分不開的,能源作為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必定存在需求大、消耗大、浪費大、污染大的特點。通過《中國統計年鑒2013》與《黑龍江統計年鑒2013》中比較全國與黑龍江省能源強度可以看出,近十年來黑龍江省能源強度普遍高于全國。這表明黑龍江省能源利用效率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存在著能源危機、浪費嚴重、循環利用差等嚴重問題。而且片面的追求經濟的發展,把GDP增長幅度視為硬指標,把節能減排做為軟任務,無法保證經濟增長與節能減排的穩定性,矛盾略顯突出。
2.能源結構發展不均衡
黑龍江省能源結構在2010年以前始終是煤炭、石油、天然氣三足鼎立的局面,而這三種能源消耗后產生的碳排放量每年也在不斷的增長。但從2010年黑龍江省大力發展了水電和風電清潔能源產業以后,煤炭、石油、天然氣的消費總量有了明顯的降低,但是總體比例仍小于3%。
3.產業結構中第二產業比值較大
現階段,我國發展國民經濟,仍然堅持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的方針政策。黑龍江省的重點產業如媒炭、鋼鐵等“高碳產業”導致第二產業GDP比重過高,而第三產業和服務業水平發展緩慢,第一產業比重較低,呈現經濟高碳現象,這些都是導致產業結構發展不均衡的主要因素所在。
4.低碳技術研發、推廣存在突破“瓶頸”
結合目前形勢,黑龍江省低碳技術研發投入和推廣能力遠遠不能滿足新形勢的需求,同樣也低于國內的發達地區。盡管國家有相應優惠政策的扶持,但是技術需求量仍然很大。從企業層面分析,由于低碳意識不高,企業往往只重視經濟利益的回報,而忽略了對節能減排、打造低碳環境等的社會責任。即使低碳技術研發成功,大多數企業也不愿意投入資金保證運轉,某些低碳項目形同虛設。
二、黑龍江省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因素分析
有很多因素可以影響一個地區的低碳經濟發展,例如能源情況、經濟的發展水平和人文因素等等。為了更系統的研究低碳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本文采集了七個可以直接獲得定量數據的指標因素。
1.能源結構
能源結構分為能源生產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能源消費結構是指各種能源的消費量占能源總消費量的比重)。從我國各省市的能源消費來看,占主導地位的是原煤,大量煤炭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增加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用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的比例來表示。
2.能源消費彈性系數
能源需求與能源消費是相互制約又相互增進的關系,而能源的消費源于國民經濟的發展。根據學者研究結果表明,經濟的發展是能夠直接影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3.人口總量
在一定的技術水平下,人口總量的增加將直接導致能源需求量的增多。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老齡化、家庭規模小型化都會使能源需求直接或間接的增長,從而導致碳排放量的增加。
4.地區生產總值
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離不開能源的消耗,兩者之間普遍存在著正比關系。能源的消耗導致了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而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能引起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和對低碳發展的經濟保障。
5.工業產值所占比例
從長期來看,第二產業經濟增長與二氧化碳排放量呈正相關關系,第二產業GDP增長1%時,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增長2.37%。
6.全年R&D經費總額
一個地區的科研水平,能直接反映出該地區科技創新的能力。所以,R&D經費總額充足,能夠滿足降低碳排放長遠發展等方面技術進步的需求。
7.二氧化碳排放量
溫室氣體中超過80%的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代替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可以作為評價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標。
三、實證分析
1.灰色關聯分析法
系統特征行為序列X0為增長序列,Xi為相關因素行為序列,第一步,求各序列的初值像(或均值像)。令
第二步,求差序列。記
第三步,求兩極最大差與最小差。記
第四步,求關聯系數
第五步,計算關聯度
第六步,關聯度排序
根據γ0i的大小進行關聯度排序,得到影響程度的大小排序,當γ0i>0.5以上,說明影響程度較大。
2.黑龍江省低碳經濟發展水平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1)模型構建
本文選取了2008年-2012年黑龍江省相關數據。下面進行的實證研究以黑龍江省低碳經濟發展作為研究對象。
①確定增長序列和相關因素行為序列。將黑龍江省二氧化碳排放量作為增長序列,即參考序列,記作X0,將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的比例、能源消費彈性系數、人口總量、地區生產總值、工業產值所占比例、全年R&D經費總額六個影響因素作為相關因素行為序列,即比較序列,記作Xi。
②進行數據的無量綱化處理。由于各變量之間存在著單位量不統一,各變量數據之間不能進行運算的情況,所以對給定數據以均值方法進行無量綱化處理,結果如表2。
③計算極差。計算比較序列和參考序列在同一時期的絕對差值,得出最大差值和最小差值。
④計算關聯系數。計算比較序列與參考序列的關聯系數,取分辨系數ξ=0.5。
⑤計算影響因素的關聯度。
對影響因素的分析結果進行排序如下。
人口總量>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的比例>全年R&D經費總額>工業產值所占比例>能源消費彈性系數>地區生產總值人口總量和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的比例分別排在第1和第2位。首先,2012年底黑龍江人口總數達到3834萬人,雖然僅排名全國各省份人口總數的第16位,但是由于黑龍江省地處高寒地區,每年供暖期最長可達九個月,供暖期主要的能源消耗為煤炭,又因居民普遍有對住宅面積大、家庭規模小等條件要求,更加增加了煤炭的消費。還有數據顯示截止2011年末,全省私人汽車總數達到182.7萬輛,比上年增加30.7萬輛。越來越多的居民放棄了公共交通而選擇私家車出行,從而增加了原油產生的碳的排放量。居民種種的粗放式消費方式,導致日常生活消費生產了大量的溫室氣體,從而影響了黑龍江省低碳經濟的發展。其次,黑龍江省能源結構的不平衡現象尤為突出,煤炭占總能源比例接近70%,雖然接近全國數據,但卻遠高于發達國家數據。這就要求:一是要在控制黑龍江人口總數增長的同時提高人口素質,加強對低碳生活的宣傳,轉變生活和消費觀念;二是要大力發展風能、水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替代高碳能源,減少煤碳等高碳能源的碳排放量。
充分利用新興產業是低碳經濟發展方向,新興產業主要指由新興技術和新科研成果的發明、應用而產生的新的行業,主要有電子、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的發展主要依靠于科學研發和技術創新,這需要有雄厚研發經費的支持,從整理的數據來看,2012年碳排放量略有降低,這與政府對低碳經濟的重視和研發創新項目資金的投入分不開。第二產業屬于高耗能類型,黑龍江省工業在國民經濟結構中長期占據主導地位。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是發展黑龍江低碳經濟必經之路,實現現代服務業和工業均衡發展的同時,加速黑龍江省低碳經濟的發展。
從原始數據整理結果看,地區生產總值大幅度提高時,碳排放量也有明顯增加。雖然能源消費彈性系數和地區生產總值的影響程度分別排在第5和6位,但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灰色關聯度仍達到0.5以上。
參考文獻:
[1]陶愛祥.我國低碳經濟地展水平影響因素的灰色聯分析[J].臨沂師范學院學,2010(6):24-29.
[2]王立發.黑龍江省低碳經濟發展路徑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12.
作者簡介:劉巍(1982- ),女,山東招遠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物流工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