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富嬌 周永梅
摘 要:該文介紹了陜西省樓觀臺實驗林場護林員隊伍建設現狀,存在的問題,加強護林隊伍建設及管理對策。主要包括:完善基礎設施,豐富護林員業余生活;引進定位手機、提高管護水平;加強業務知識培訓,提高護林員素質等。
關鍵詞:護林員;管理現狀;發展趨勢;初探
中圖分類號 S75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06-121-02
陜西省樓觀臺實驗林場[1](以下簡稱樓觀臺林場)是陜西省林業廳唯一直屬管理的國有林場,地處秦嶺北麓,距離西安市區70km。地理坐標介于東經108°11′50″~108°27′29″與北緯33°47′31″~34°04′06″。總面積44174.1hm2,森林覆蓋率66.56%。1982年成立陜西省樓觀臺森林公園,屬我國建立最早的一批森林公園,1992年晉升為國家級。1987年開始籌建陜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1993年經原國家林業部正式批準建立。2013年5月,成為陜西省首批青少年森林體驗中心活動基地。林場、公園、中心屬3塊牌子,一套班子管理體制。全場現有職工432人,其中在職職工238人。下轄田峪、大曲、西樓3個基層營林工區及森林旅游服務公司等5個基層單位。主要開展森林資源管護、野生動物救護及旅游服務等工作。陜西省樓觀臺實驗林場屬國家級風景林場[2],同時承擔著西安市用水安全,生態重要性等級為I級。林場內植被垂直分布明顯,動植物資源豐富,同時也是道教文化發源地、北方最大的竹類品種園、秦嶺四寶基地,是開展生物多樣性研究和青少年科普宣傳的理想場所。
2000年,根據陜西省人民政府號召,樓觀臺林場開始了由以木材生產為中心向以生態環境建設為中心的轉變,進入了保護天然林,大造公益林的新階段,林場內36 392.2hm2的林業用地全部被納入國家公益林試點范圍。目前,全場共有基層護林站點18個,專職護林人員87人。多年來,通過護林員隊伍建設的不斷完善,為轄區內的森林資源和生態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隨著生態文明建設、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護林員隊伍建設還有待完善和與時俱進。
1 護林員隊伍建設重要性和工作特點
1.1 護林員隊伍建設重要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長遠發展,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指明了方向。林業作為國家生態建設的主體,在保持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國既是森林資源大國,又是森林火災多發國家。根據國家林業局防火辦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平均每年發生森林火災22 566次,年均受害森林面積近97.75萬hm2,森林火災對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難以估量。我國目前的森林防火主要采取“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方針。如何借鑒國內外經驗,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的護林防火隊伍對于護林防火工作極其重要。
1.2 護林員工作特點 (1)艱巨性。一是林區地處偏遠,工作環境比較艱苦。樓觀臺林場的護林站點平均距離場部10km左右,最遠的是秦嶺站,距離場部91km。二是護林員的管護范圍大,巡護壓力大。(2)長期性。森林防火工作長期而艱巨,責任重于泰山。護林員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客服麻痹大意的思想,堅持防火于未然,高度戒備。隨著大環境的變化,異常天氣越來越多,森林防火形勢嚴峻。
2 護林員隊伍建設及管理現狀
2.1 隊伍建設 樓觀臺實驗林場現有護林員87人,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全部為男性,分布于全場18個護林站點。他們很多都是“林二代”(父輩同為林業工作者),大部分還有從軍的經歷。年齡段主要集中于30~50歲之間,文化層次較高,小學學歷僅有2人,大部分為高中以上學歷,黨員24人。護林員日常工作主要是巡山管護。每年年初,場及各單位召開專門的學習培訓,主要學習《森林法》、《森林法實施條例》、《森林防火條例》、典型涉林案件解析、護林員職責、加強森林防火工作等。
2.2 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
2.2.1 管理現狀 (1)護林員管理規范化,獎罰分明。樓觀臺林場通過與護林員簽訂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森林管護合同書,為每位護林員劃定森林管護范圍和規模,明確管護職責。合同明確規定了森林管護的主要內容及需要達到的目標要求,規定了護林員的職責權利和義務,并且通過責任落實、管護任務、管護質量、管護成效等幾個方面制定詳盡的《天然林保護工程森林管護質量檢查評分標準》,明確森林管護成效的獎懲辦法。(2)護林措施得當,護林效果顯著。樓觀臺林場護林員主要通過巡山護林和封路設卡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森林管護。《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森林管護合同書》明確要求“必須保證每塊山林落實到人,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護林體系,認真履行巡山護林職責;在轄區內的關鍵交通路口設置護林分站,封路設卡,嚴格控制火源火種進山,嚴格控制木材及木制品的偷拉盜運;對問題較為突出的區域,必須及時逐級上報,并配合林業主管部門進行集中整治,開展專項打擊。”通過多種有效措施,多年來,樓觀臺實驗林場護林效果顯著,沒有發生大的森林火災和病蟲害,有效保護了轄區內的森林資源安全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平安。(3)領導重視,防火組織機構健全。一直以來,樓觀臺林場黨政領導都將防火工作作為林場工作的重中之重,場里成立有專門的防火指揮部,組織機構健全。由行政一把手擔任護林防火指揮部總指揮,主管護林工作的副場長擔任副總指揮,營林、林政、基層工區等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林場所有青壯年男性為撲火成員。近幾年,各護林站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
2.2.2 存在問題 一是部分護林員責任心不強,對防火工作抱有僥幸心理,綜合素質有待提高。二是部分護林員山林巡護不到位,出勤情況難以考核,巡山日記流于形式[5]。
3 護林員隊伍建設有效管理對策
3.1 完善基礎設施,豐富護林員業余生活 近幾年,各護林站的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護林員能夠看到電視、洗上熱水澡。但是,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組織上還要針對一些青年職工實際,關注他們婚姻戀愛情況。建議多開展文體活動和聯誼活動,豐富職工業余生活。同時,建議給護林員辦理意外傷害保險,提高福利待遇。
3.2 引進定位手機,提高管護水平 建議為護林員配備衛星定位手機[6],并要求所有護林員隨身攜帶,否則以缺崗脫崗論處。通過定位手機,場森林防火指揮中心可以隨時監測護林員巡山動態,一旦發現有森林火情,指揮中心可以就近組織撲火隊員趕赴現場,減少森林火災造成的損失。同時,在各項條件成熟的情況下,爭取給每位護林隊長配備海拔儀、對講機、GPS等先進儀器。充分發揮高科技在巡山護林和資源監測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管護水平和效果。
3.3 加強業務知識培訓,提高護林員素質 建議由林政資源科管理人員編寫完善相關的護林員業務培訓教材,使護林員培訓工作有章可循。各基層工區可以利用每月例會,加強業務學習,同時加強護林日志的檢查,全面提高護林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思想政治水平。同時要多開展防火演練,提高護林人員的實戰水平,撲火及自我營救能力。
3.4 壓擔子,增強護林員工作榮譽感 護林員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防火護林員,而且他們對林區的一草一木有著深厚感情。在目前開展的青少年森林體驗活動中,建議培訓護林員為引導師,增強護林員的工作自信心和榮譽感。同時要加強宣傳工作,發揮新聞媒體的積極作用,尤其要側重對基層一線工作人員的宣傳,讓他們感受到尊重和理解。
參考文獻
[1]馮書成.樓觀臺生態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2-3.
[2]陜西省樓觀臺實驗林場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報告.陜西省林業勘察設計院,2009,17-20.
[3]林敦煌.關于武夷山自然保護區護林員有效管理的探索.安徽農學通報,2008,14(14).
[4]劉大偉,雷寧.在公益林管理中使用定位考勤手機的方法及建議.中國農業信息,2013,20-23.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