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偉強
深圳市寶安區石巖街道上屋小學
對農村小學體育教育資源開發和利用現狀的思考
曾偉強
深圳市寶安區石巖街道上屋小學
小學體育教育對于小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意義重大;當前農村小學體育教育教育資源的使用和開發存在一些問題;探討如何在現有條件下,開發和使用農村小學體育教育教育資源非常必要。
小學體育;教育資源;開發與使用
小學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小學生的健康狀況、體育意識,也關系到未來全體國民的體育素質。與城市小學相比,農村小學體育教育發展水平受各方面條件所限,有較大的差距。改善農村小學體育教育現狀,勢在必行。本文選取目前我國農村小學體育教育資源方面存在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1.師資隊伍建設滿足不了小學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
一是在農村學校,尤其是在一些偏遠貧困山區或少數民族地區,專職體育教師非常少,且流失嚴重。一些原屬體育師范專業的教師也轉教文化課程,或調到其他條件稍好的學校,絕大多數村級小學根本沒有專職體育教師。
二是體育教師文化程度較低,業務素質不高,缺乏現代課程理念,加上信息不暢通,職后培訓機會較少,對新課程標準缺乏深刻的理解,甚至部分體育教師自己也存在著嚴重的職業倦怠。
2.教學經費投入不足,場地簡陋、短缺。
經濟相對落后的事實限制了政府和學校對小學體育的投入,使農村學校體育場地簡陋、不平整,甚至出現個別小學將操場建在學校樓頂的極端現象;體育器材落后、數量少,只能購置些廉價的器材,如籃球、排球、羽毛球、跳繩、棕墊等,而活動設施往往又不配套,籃球配泥地球場,乒乓球配水泥球臺等經??梢姟?/p>
3.教材、大綱對于農村小學的針對性不夠。
新課標只給出了目標體系,而沒有教材體系。小學體育教學大綱、教材的編寫在許多方面都是以城市學校為基礎的,一旦到了農村學校,由于師資、場地器材條件等方面的限制而很難真正被使用,導致一些教師盲目、自發性進行體育教學,甚至放羊式的教學。
4.現有資源有效利用不足。
由于教學理念、教學大綱本身的缺陷和體育教師本身的素質問題,小學體育教學過程存在呆板、枯燥、低級無效的重復、訓練性程式化教學等現象。另外,由于社會、家長對孩子身體安全的高度重視對體育教師產生了很嚴格的、甚至是苛刻的要求,學校、教師都害怕發生意外事故,只有盡可能減少體育活動時間,課外、校外體育活動幾乎為零,導致了原本有限的體育教學資源的閑置、浪費。
造成上述問題,有主客觀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廣大的農村,升學壓力非常重,給素質教育,尤其是體育教育帶來了嚴重沖擊,“重智輕體、體育無用論”的觀念根深蒂固,影響了家長、學校、政府甚至體育教師對小學體育教育事業的投入;二是相對落后的經濟條件必然會影響地方政府對教育,包括對小學體育教育的投入,農村小學體育教育設施落后,體育教師待遇較低,流失嚴重。三是長期以來國家對公共教育經費的投入總量較少,基礎教育就更少。當農村學校教育整體上不受重視的時候,體育作為學校教育中的“副科”更不受重視了。另外,以《小學生體育合格標準》、《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所規定的測試項目本身也是一個運動項目,加上“標準”的剛性要求,導致了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練什么的應試化教學傾向,非“標準”測試項目的教學被忽視。
上述問題的不利影響盡然體現在小學體育教學的實踐中。一是體育課開課隨意性大,許多學校只是簡單地要學生在戶外活動。即使是正式的體育課,教學內容也比較單一,所教內容除了跑步、跳遠、跳高、擲實心球等“達標”項目外,就是跳繩、技巧、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傳統項目,再者就是當地運動會的常規比賽項目,其他活動項目的開展相當少。二是教學方法老套。教師很少從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水平、知識的建構過程等因素出發去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對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術、技能掌握較少,能力較弱,身體素質沒有相應的提高。
1.切實提升教育理念,重視小學體育教育發展。
學校和體育教師都應該堅持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深刻認識到學校體育是讓學生通過體育學習與活動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養成堅持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具體實現增進身體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獲得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的目標。只有堅持這一理念,學校、教師才會科學地、有針對性地開發和使用教育資源。
2.要盡力創造條件,因地制宜,利用和開發農村小學體育場地、器材資源。
任何體育活動都必須有一定的場地和器材。在農村小學教育資源短時間不可能得到質的提高的前提下,學校和教師應該發揮創新思維,充分利用各種物質、生活條件及自然環境資源,因地制宜,按照符合健康標準、適合兒童少年身心發育規律的原則開發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資源,如盡可能“一物多用”、改造傳統體育器材、自制體育器材和對校園地理環境和周邊環境的有效利用等。
3.改革體育教學內容。
一般而言,目前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包括兩部分:一是按新課程標準規定范圍內的學生必須學習的課程內容;二是根據教學目標要求、結合地方特色、民族習慣等選修的內容。在既有的場地設施不完全符合某種規范標準,短期內又不可能完全達標的情況下,體育教師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發揮逆向思維,樹立“一個目標,多種方法”的意識,進行體育教學內容改革,以適應現有場地設施狀況。另外,在學?,F有資源難以完成規定動作的前提下,可以根據已有條件,完成自選動作。因此,進行教學內容改革,變單一的健身的體育教學為健康、育心、娛樂等多元體育教學,包括改變以競技運動項目為主的教學內容,提倡結合農村實際,創編有鄉土特色、民族特色的教學內容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