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濤
隨著高初中化學教學陸續進入新課程,初高中的教學要求、教材發生了很多的變化,許多高中新生入學后化學學習碰到了相當多的難題。如何幫助高一新生做好初高中化學學科學習的銜接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本文從學困生的轉化案例入手,分析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和轉化策略。
學困生產生原因與轉化策略的案例:
一、基本情況
張某,男,16歲,淮安市某高一學生。該生在初中學習成績位于中上等,但進入高中學習以后,該生沒能很好的適應高中的學習要求,各科成績在開學第一次測試中均位于班級后列。自信心受到了較大的打擊,出現了厭學的情緒,有自暴自棄的想法。課堂學習、完成作業以及自習質量等學習各個環節均出現較大問題,與班級其他同學之間差距逐漸拉大。雖然該生也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在學習過程已出現了問題,但畏難、逃避和怕吃苦心理,讓他離自我控制的道路越來越遠,更談不上對自己嚴格要求了。
二、原因分析
通過與家長的多次聯系溝通,我了解到了問題的所在。一、該生從小學到初中畢業時段的學習并不是以勤奮踏實為目標,該生頭腦較靈活,每次的畢業考都憑借著考前的突擊獲得了不錯的成績。進入高中后,這一習慣依然存在,可高中學習的難度和廣度遠超過小學和初中,僅依靠考前突擊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績的結果已不再可能。二、該生父母在淮安某鄉鎮工作,自小平時就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隨著年齡的增長,叛逆期的到來,老人對他的教育指導幾乎為零,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其教育的缺位使互相的溝通也越來越困難。
三、轉化措施
針對該生的實際情況,我針對以下幾個方面對該生進行教育。
(一)用真心換取學生的信任
摸清孩子的家庭狀況和生活狀況:孩子的爺爺奶奶只能在生活上給予他一定的幫助,缺少父母的情感交流,缺少主動和同齡人的相處機會。
針對他的情況,我決定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首先,我不斷制造校園內偶遇的機會,經常和他談談未來的理想和目標,促使其產生內在動力;課間在班級內多對他進行鼓勵性目光關注。
其次我還組織班級互助小組,相互間取長補短,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一起進行討論。在他的學習小組內有針對性安排外向性格、學習能力和溝通能力較強的同學對他進行技術指導,有困難多幫助,讓他感受到同學間的真情和善意,感受到同學是自己的益友。讓他在學習和生活中感受到被關注的幸福和一起成長、共同進步的快樂。
(二)學科突破、樹立信心
首先,通過其在化學學習中的表現,發現他在化學學習中有以下問題:①初中的一些重要的核心知識掌握不牢,如只知道具體酸堿鹽物質的性質,較少從離子的角度思考問題;物質結構知識掌握不牢;計算和實驗能力較差。②許多知識只做到了“知其然”,而不能做到“知其所以然。”③高初中化學在內容和學習方法上有許多不銜接的地方,使得學生學習出現困難。
然后,針對以上問題筆者對學生做了以下的輔導:①明確核心知識,如“物質結構、化合價”、“酸堿鹽”和“化學計算”。②通過知識的應用,熟練掌握重要的化學研究方法,如1.預習法;2.類比法;3.歸納法;4.實驗法;5.溫習法;6.典型習題法;7.探究活動法。
最后,通過一段時間的輔導,指導學生,使其自我發現在化學學習上的薄弱點,利用各種學習資源將問題解決。
通過不到一個月的努力,學生在化學的學習上進步很大,不再害怕學習化學,學習化學的信心很強,同時根據以前的教訓,在后續的學習中能自覺的完成各項學習任務,整個高中一年的化學學習進行的很順利。
(三)培養良好的認知習慣
元認知是“關于認知的認知”,元認知被認為是認知活動的核心,在認知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元認知控制的方法可以培養好的學習習慣。該生在高中以前并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此我著重在以下方面對學生進行學習習慣的培養。
(1)計劃:即根據認知活動的特定目標,在一項認知活動之前計劃各種活動,預計結果、選擇策略,想象出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將學習過程的各個環節合理規劃,每天的任務和時間都能進行計劃,并且嚴格按照計劃實行。
(2)監視:即在認知活動進行的實際過程中,根據認知目標及時評價、反饋認知活動的結果與不足,正確估計自己達到認知目標的程度、水平;根據有效性標準評價各種認知行動、策略的效果。學習不是簡單的復制知識,而是在學習過程中內化為自身能力的過程,所以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對學習的過程和效果進行監控,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問題的所在,準確認識自身,同時也可以積極地向同學和老師尋找建議。
(3)調節:即根據對認知活動結果的檢查,如發現問題,則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根據對認知策略的效果的檢查,及時修正、調整認知策略。在準確的學習過程監控的前提下,對于好的方法和策略進行發揚光大,對于不足和問題要迅速進行調節,以便于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教育是等待的藝術,要有耐心
根據中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后進生的轉化工作,要持之以恒,反復教育。教師做工作時不能急于求成,對他們犯的錯誤不埋怨,千方百計去做更為細致的工作,直到后進生徹底轉變為止。
四、效果與總結
師生經過一學年的努力,學生的學習成績已進入了班級的中等行列,更為可喜的是精神面貌和信心大為提升,老師們每天都看到了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生。
轉化后進生需要一個過程,要抱著滿腔熱忱,根據學生的特點,尋找適合個體的教育方法,進行反復、耐心地教育。轉化后進生的經驗千條萬條,核心就是多給后進生奉獻出愛心,講究方法,有耐心、不放棄。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