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蕾,魯婷婷,趙學陽,楊 爽(哈爾濱石油學院,哈爾濱 150028)
民辦高校大學物理學生學習情況調查與對策研究
劉宇蕾,魯婷婷,趙學陽,楊爽
(哈爾濱石油學院,哈爾濱150028)
摘要:深入系統的了解民辦高校理工類學生學習大學物理的實際情況才能在民辦高校人才培養目標逐步轉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大環境下,提高大學物理課程的質量,促進課程教學改革。
關鍵詞:民辦高;大學物理;學習情況調查;對策研究
大學物理課程作為理工類學生的必修基礎公共課,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近年來民辦高校規模逐步擴大,培養人才的目標也逐步向應用型人才培養轉變。在這種大趨勢下:一方面,專業課學時的增加,實訓和實習時間的大幅度延長,使得大學物理課時逐年遞減。在面對系統豐富的大學物理教學內容時,大學物理的學時數就顯得捉襟見肘。另一方面,隨著民辦高校招生規模的增加及生源地區域擴大,導致學生物理基礎參差不齊。為了更好的實現課程的教學目的、推動民辦高校大學物理教學改革與創新,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筆者對民辦高校大學物理學習情況進行了調查。目的在于通過對學生學習大學物理學習情況調查和分析,尋求更加適合民辦高校大學物理的教學方案和思路,以獲得更滿意的教學效果。
調查時間是2014年10月份,調查對象包括哈爾濱石油學院6個系的2012級學生和2014級學生,共計30個班150名學生。2012級學生不但完成大學物理課程,而且已經接觸專業課程。2014級學生將要進行大學物理學習還沒有接觸專業課學習。調查采用形式為分年級座談和問卷調查兩個方面。座談及問卷的內容涵蓋了學生對該課程重視情況、對課程的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生對教學的建議、綜合評價以及最喜歡的課堂教學形式等。
1.1學生對本課程的態度和認識
調查結果顯示:兩個年級中有69.2%的學生覺得課程有用甚至很重要,其中2012級學生由于已經開始接觸專業課程學習對大學物理學習重要性體會更深刻比例占80.2%,而2014級學生所占比例較低,主要是認為大學物理學習對找工作沒有幫助。兩個年級中有72.8%的學生認為學好大學物理能夠對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只有26.4%的學生對大學物理課程表示有興趣。2014級學生中對大學物理學習充滿信心的只有8.9%,絕大多數學生認為自己之前的數學物理基礎不好所以大學物理學習也很困難。2012級學生在大學物理課堂上注意力集中時間長短的問題中15.2%的學生可以集中注意力30分鐘以上,60.3%的學生注意力能集中20至30分鐘,其他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不到20分鐘。通過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經常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了解大學物理學習的重要性和實用性,讓有信心、愿意學習的學生保持學習熱情,讓沒有信心的學生擺脫這種心理狀態。
1.2學生在本課程學習中的學習方法
調查結果顯示:2012級學生中11.6%的學生能采用課前預習,課上聽講,課后復習的方式學習;68.5%的學生能夠做到課上認真聽講,課后復習;89.2%的學生上課主動記筆記;7.8%的學生主動查詢其他課外參考資料。88.9%的學生能不同程度聽懂所教課程,一點也不懂占11.1%。其中相關資源零散且專業性無法確定;選擇詢問老師的只有10.3%,只有1.96%的學生能做到課后經常與同學討論問題。可見:學生學習大學物理的方法還有待老師的引導,學生努力程度不夠高,學習興趣不夠濃厚,師生之間相互溝通和交流不夠,且溝通方式單一。沒有形成良好的課下學習氛圍。
1.3學生對課程的期望與建議
調查問卷顯示:兩個年級中94.4%的學生認為多媒體的引入更容易吸引學生注意力,引起學生興趣;72.8%的學生希望老師在教學中能夠兼顧數學物理基礎較差的學生,8.2%的學生希望老師講授更深的物理內容;73.9%的學生認為課堂上的內容應該要與其專業相聯系或與現實生活相聯系。70.4%的學生對任課老師表示非常滿意或滿意,認為一般的占25.5%,不滿意的占4.1%。以上數據表明:首先,絕大多數學生傾向于多媒體教學的引入;其次,大部分數學物理基礎較差學生和少數學習較好學生對學習內容要求不一致。
基于以上的調查結果和分析,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2.1利用多媒體技術形象直接的優點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利用多媒體技術演示物理過程展示實驗結果,對學生形成物理過程和了解物理現象起到輔助作用。利用多媒體技術演示自然界和專業領域中物理現象,可以加強學生對本課程的興趣及重視。
2.2多媒體與傳統教學形式相結合取長補短
多媒體的引入要適當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粉筆黑板”教學。要時刻謹記課堂教學的“導演”是老師,多媒體技術、粉筆和黑板一樣都只是輔助。授課是老師與學生的溝通過程,而不是老師或PPT灌輸知識的過程。
2.3利用網絡平臺解決眾口難調的問題
在課堂授課中要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思維方法的講解,以適應絕大多數學生的需要。同時,在網絡平臺上引入大學物理精品課程視頻及相應電子版教材,鼓勵優秀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到網絡平臺上進行自學,這樣不但可以滿足少部分優秀學生的需要,而且也拓展了學生學習的空間和時間。
2.4利用網絡平臺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將電子版教案放到網絡平臺,方便學生預習和復習。同時,將平時分與預習效果和課后復習效果相結合,用分數這個杠桿來促進學生的預習和復習,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引導學生學會如何有效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學習。
2.5將網絡平臺當成老師的“耳朵”和“嘴巴”
開通微博、微信平臺為學生和老師溝通提供方便、快捷的渠道。在溝通中得到教學反饋,逐步改進教學方式方法。
參考文獻:
[1]朱慧群,王憶.“大學物理”教學調查與對策探討[M].中國電力教育,2012(11):76-77.
[2]賀健張慶國陳慶東.高等學校少學時大學物理教學方法的探討[M].教法研究,2013(03):78-79.
[3]崔玉,張俊.工科院校的大學物理教育改革[J].赤峰學院學報.2012(01):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