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琴
當前的新課程改革,把教師角色由管理者轉為引導者,由“居高臨下”轉為“平等的首席”;班主任不再是發號施令的權威,而應該真誠地當好學生的“參謀”,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豐富的“菜單”,供學生積極、愉悅地自主選擇。
任何一個學生的心靈深處都有做“好學生”的愿望,教師的使命就是強化這種愿望、呵護這種愿望。“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班主任就是要“善于用情,以情激勵”——準確把握情感,激勵學生奮發向上。而用情之道就是以深厚的感情去愛護、同情、關心、體貼、幫助和指導學生,真心實意的和班主任交往,并接受班主任的管理和指導,進而心情舒暢的學習和生活。讓我們用淳樸的微笑和真誠的鼓勵,畫出學生幸福的人生起跑線,讓每個學生找到自己是“好學生”的感覺。
一、尋找情感的交融點
在工作實踐中,我最深的體會就是“愛孩子,就要為孩子的一生著想,愛孩子,就要為孩子的一生奠基。”這也就是我的人生信條,我認為:教師的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陣熱情的掌聲,一次善意的舉動……,都是在播撒著教師的愛,都可能在孩子們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甚至會改變他的一生,“沒有熱愛,就沒有教育。”我努力地在教育的這片芳草地上為學生播撒縷縷陽光,期待孩子的茁壯成長。
在與孩子們朝夕相處中,用自己的愛心和學生們建立起相互信賴的師生關系。從教二十多年來,我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在每接一個新班時,首先組織開展“把煩惱向我說”、“我來幫你出主意”等情感教育活動,給孩子們營造一個寬松、平等、溫馨的集體氛圍;在教師節來臨之際,班上就開展“悄悄話”、“真誠的祝福”征集活動,讓學生們敞開心扉訴說心里話,“馬老師,我想與您交朋友,行嗎?”、“馬老師,我想和您談談心”……從學生這些充滿深情的話語里,師生間增進了對彼此的了解和尊重,獲得了情感上的共鳴。此外,還在班上開設了“開心小屋”,隨時歡迎學生前來訴說,定期召開“談心會”,與學生促膝而談,將心比心,實現了情感上的零距離。對于那些父母離異、家庭不和、親人傷亡、生活貧困的特殊學生,我更是格外的愛護和關心
二、學做學生的朋友
我和學生在一起時常常會忘記自己是老師,我們可以說笑話、玩游戲、大聲討論某一個問題,意見一致時就來個擁抱或擊掌,意見不一致是就斗嘴,我中午時間不休息,到學校陪著孩子們打沙包,玩游戲,真情換真心,我們之間非常民主、融洽,在情感上幾乎就是零距離。因此,學生不僅喜歡我,而且信任我,小孩子心無雜念,你喜歡他,對她好就能贏得他們的信任。經常拉拉他們的小手,撫摸他們的頭,蹲下來和他們說話,常對他們豎大拇指,對他們微笑,依靠這些和他們“親密接觸”,贏得他們的心。2010年我接了一個新班,這個班有三個比較特殊的學生,兩個智力殘疾,一個身體、智力都有殘疾。剛接班的時候,好多老師就說:馬老師,這下有你受的了,這三個學生會讓你“樂此不彼”。的確,我第一天上課他們就狠狠將了我一軍,上課時,他們不是要吃饃饃,就是要上廁所,還有一個竟然坐在地上大哭,要讓我抱她,惹得全班同學哈哈大笑,弄得我手無舉措。我真正體會到老師們的那些話語了,六年級了,這怎么能行?難怪這個班的成績有如此差距。我熱愛我的職業,不能就這樣,我要尋找適合他們的教育方法,于是,我在班會上告訴大家,他們是我們班級的一員,我們不能丟下他們,更不能讓他們影響我們的學習。你們要學會適應他們的一舉一動,要幫助老師和他們交朋友。穩定住了全班的其他孩子之后,我著手用女人周至入微的細心觀察他們,發現他們愿意讓老師整天圍著她們轉,于是我就利用課余時間經常給他們講故事,還分派了幾個好學生輪流陪她們,漸漸地他們高興了,有點離不開我了,緊接著我就開始向他們提出聽故事的條件了,上課不許胡喊,不能亂跑,她們欣然接受,而且也基本能做到了。接著又提高要求了,讓他們在語文課上學習簡單的漢字,由我一上課就交給他們,讓他們自行寫畫,然后我再講我的課,就這樣一步一步的,他們適應了我的節奏,課堂上慢慢的聽不到他們的聲音了,在旁人看來,她們和正常人沒有什么兩樣。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小升初的考試中,我們這個特殊的班竟然達到了優秀率百分之百的好成績。這讓我再一次的感受到只有贏得他們的心,就能使教育在交談中進行,效果在歡笑中產生。
三、給與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片葉子,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滴水,如何讓每滴水折射出太陽的光茫?人的潛能是無限的,給孩子們一個空間,如同自由翱翔的天空,快樂流淌的消息,穿透心靈的陽光,讓他們自由成長。
只有用心才能開啟他們的心靈,相信每個孩子都是有用的、可塑的,都是可以成才的,關鍵是你采用什么樣的教育方法。我給了他們一個微笑,他們給了我一個心靈。
班級管理活動應流淌著激情的詩韻和激昂的格律,師與生心的和諧、腦的碰撞、手的協作,共同演繹出教育之歌。他們之間用知識激活知識、用生命激昂生命、用心靈激動心靈、用人格激勵人格,走進如是教育之境,空氣清爽、氛圍自由、教師可親、學生可愛、對話平等,彼此尊重、師生合作、親密無間,像泉水互相滋潤,像星光彼此照熠,競相發展著自我,每個人的創造力盡可能得到展示,每個人的個性盡可能得到張揚,每個活生生的生命盡可能得到廣大發揚。
“用愛啟迪,用心澆灌”去進行班隊組建與管理,這樣的班級一定會“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窯街回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