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經濟新常態下,中國要實現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型跨越,必須重視市場主體的誠信問題。作為最重要的市場主體,企業只有加強其誠信文化建設,提高自身內涵,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因而分析企業誠信文化建設的現實需求,深刻認識企業誠信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并對企業誠信文化建設的路徑進行探討就顯得尤為必要。
關鍵詞:企業誠信文化;核心競爭力;企業管理
一、企業誠信文化建設的現實需要
1.中小企業眾多,大多歷史較短。目前我國企業眾多,但優秀者甚少。曾有人問:中國為何難以出現世界級優秀企業?筆者認為,中國企業以中小型為主,這些企業缺乏優秀的管理人員,管理不規范,經營目光短淺,歷史短,難有文化積淀。2013年小店區物流企業調查中筆者發現,該行業發展極其混亂。大多企業經營規模小,管理不規范,甚至兩人就可辦一家公司。一些小商小販為了自身短期利益,常將受托物丟失而拒絕賠償,嚴重損害行業形象,間接影響了優秀企業的利益。
2.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根據微笑曲線理論,微笑曲線是指一條兩端朝上微笑嘴型的曲線,曲線的中間是制造,附加值最低,左邊是研發,屬于全球性的競爭,右邊是營銷,主要是當地性的競爭,左右兩端附加值較高,產業未來應朝微笑曲線的兩端發展。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必須從“世界工廠”的盛譽中驚醒,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發展研發和營銷,提升產業附加值,這離不開企業誠信。
3.互聯網經濟深入發展,信息對稱性增強。21世紀,互聯網的發展突飛猛進。在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該計劃指推動移動互聯、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不少專家認為,"互聯網+"是信息化促進工業化的升級版。因此,未來市場競爭更加公開化、透明化。弄虛作假不得人心,誠實守信方為經營致勝之利器。
二、企業誠信文化建設必要性分析
1.企業誠信文化建設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企業建設誠信文化,使誠信觀念深入人心。員工因此而踏實工作,為企業提供高品質產出。高品質的產出是產品品牌建設、塑造企業形象的基礎。尤其是現代社會,企業形象已成為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2015年3·15晚會上,曝光了奔馳等多家汽車品牌的4S店存在“小病大修”現象。中小企業急功近利,投機取巧,為消費者所唾棄。為什么世界名牌企業也會出現同樣的問題?此種行為辜負了消費者的信任,必然導致其信譽受損、品牌價值下降、核心競爭力喪失。
2.企業誠信文化建設可以有效提高員工生活品質。企業利益相關者關系的好壞關乎員工生活幸福。誠信是民主的基礎。企業誠信文化建設有助于員工真實地表達觀點,有效進行溝通,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社交的需要是人高層次的需要。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利于提高員工生活品質。當今社會,由于誠信道德缺失,人與人心理上總保持著一定距離,很多人甚至感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可以信賴之人,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3.企業誠信文化建設可以大幅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一個正常的商業社會,任何交易都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一個有效踐行誠信文化的企業,市場競爭中定能左右逢源。基于相互信任,供應商為企業按時提供保質保量的原材料,不致延誤企業交貨期限,同時高質的原材料是企業生產優質產品的必備條件。基于相互信任,企業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商品,作為回報,企業贏得消費者的顧客忠誠。基于相互信任,企業才能有效有序地進行公平競爭。同樣基于相互信任,信息在企業內部有效傳遞,避免因溝通不暢而造成損失。
三、企業誠信文化建設的路徑探討
1.將誠信作為企業人才甄選的重要指標。企業招聘、提撥員工時不能只考核員工的工作技能,而應同時考察員工的誠信道德。工作技能可以通過短期培訓掌握,而誠信道德卻并非一蹴而就。誠信作為員工的優良品質,是在長期生活工作中逐漸累積形成的。招聘時,企業應將誠信作為重要考察指標,失信者難與守信企業相容。晉升時,仍要考核員工誠信,員工級別越高,表率作用越強。企業建設誠信文化,要充分發揮領導的表率作用。
2.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信息化為企業形成透明開放的文化環境,讓失信無縫生息。企業信息化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建立電子商務網站;二是引進管理信息系統。通過內部管理信息系統,企業可以明確工作崗位與職責,提升員工責任感,減少工作中的扯皮現象,實現有效監管,謹防失信行為。通過建設電子商務網站,消費者可以從中了解企業經營狀況,有效監督企業行為。同時企業也可以及時獲得客戶的反饋信息。
3.加強員工培訓,提高員工認識。專家認為,人力資源管理要以法管人、以理服人、以情動人、以禮化人。筆者認為,這里的禮是就包含誠信之意,即誠信待人。誠信不僅是一種道德品質,更是一種責任。在培訓與開發的過程中,不僅要對員工進行技能培訓,更應強化道德培訓,尤其是誠信道德,讓員工形成正確的"義利觀",使員工自覺自愿地踐行誠信準則,提升員工整體素質,使員工成為德才兼備之人。
參考文獻:
[1]鄭少智.非對稱信息條件下誠信機制的構建問題[J].學術研究,2002,(4).
[2]戴汪洋.對企業核心競爭力-誠信文化建設的思考[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9.
[3]王迪.企業誠信文化的解析與培育[J].學習與探索,2013.
作者簡介:劉彬(1989.1- ),男,山西省平遙縣人,山西財經大學,企業管理專業,企業戰略與公司運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