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陶
摘 要:人們常說語言是思維的外殼,人們對事物的認識過程、思維的結果都是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而數學學習活動基本上是數學思維活動,而數學語言又是數學的載體。所以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的培養就顯得至關的重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每位數學教師應把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和數學知識的學習緊密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能正確地應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使學生在數學交流時說準確、說完整,說得有條理、說得合乎邏輯、說得簡練。
關鍵詞:數學語言;以身作則;機會;持之以恒
對于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大家一貫認為應該是語文老師的責任,其實不然,從教十幾年教了幾個班,也聽了很多堂課讓我感受到,有可能許多學生在語文課上能夠暢所欲言,但在數學課堂上卻會語無倫次。人們常說語言是思維的外殼,人們的認識過程、思維的結果都是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而數學學習活動基本上是數學思維活動,而數學語言又是數學的載體。所以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的培養就顯得至關重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每位數學教師應把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和數學知識的學習緊密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能正確地應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使學生在數學交流時說準確、說完整,說得有條理、說得合乎邏輯、說得簡練。
那么在平時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呢?下面就簡單地談談這十幾年來的一點感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教師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的語言素質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效率。”因此,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語言表達能力的水準將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數學語言。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應具備良好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盡力做到用詞準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晰、前后連貫、邏輯性強,為學生做出榜樣,并要求他們認真傾聽,并提供模仿的機會,對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并起到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的作用。
二、教師應多鼓勵學生,讓課堂更為和諧
其實絕大部分的學生不愿表達的原因是不敢說,怕說錯了會挨批評或被人笑話,所以教師想切實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創造出師生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做到在課堂上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并充分尊重每個學生,鼓勵每個學生積極發言。上課時要有親切的教態,對待學生要有耐心,即使他們答錯了,也不要給予批評,最好是對他參與發言表示肯定,以鼓勵他再次發言。尤其對于不善于表達的學生,教師不但要有足夠的耐心,而且還要細心地挑選一些難度較低的話題,給他們提供表達的機會,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們的表達興趣。就以我今年接的這個畢業班來說,一開始讓學生舉手回答問題時,一個班最多只有兩三個,有時甚至一個都沒有,哪怕他知道答案也不會舉手,現在經過這個月的鼓勵、培養、訓練,現在已經初見成效。
三、教師要培養學生說的能力,使學生暢所欲言
教學中經常遇到學生做題會做,但是卻不會用語言表達或表達有困難的現象,我們一些教師舍不得花時間,認為有這些時間,還不如讓他們多做幾道練習題或多講幾道題。殊不知教師這樣的行為正好剝奪了學生說話的權利,扼殺了他們思維的能力。語言和思維是緊密相關的,說話訓練過程也是思維訓練的過程。在平時說話訓練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學會閱讀,閱讀不僅存在于語文課堂,在數學學習中也無處不在,數學語言高度抽象,因此數學閱讀需要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必須掌握和具備一定的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應用意識與推理能力,才能正確理解書中的真諦,為“說”收集語言素材;其次教學時,應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教給學生數學語言表達的策略引導學生理順思維。如:我在進行計算教學時不單單只是讓學生寫出計算結果,還要要求學生能用語言把計算法則和自己的思維過程表達出來;公式教學不僅是告訴學生計算公式,死記硬背地做題,而是讓學生組織語言說說推導的過程;解決問題時,不是只把題的算式寫出來就行了,還要能夠把自己的解題思路,方法過程說給大家聽,教師適時引導訓練,只有這樣才能不僅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優化自己的思維程序,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
四、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說的機會
傳統的授受式教學主要采用講解、記憶的方式,幾乎沒有師生語言的交流。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變得內向、被動,這樣長期下來,學生是越來越不喜歡動腦,越來越不喜歡表達自己的看法,課堂氣氛沉悶,學生逐漸變成了“啞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是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交流合作。合作必須以交流為基礎,而有效的交流要以學習和掌握數學語言為前提條件。我縣為了實現素質教育,打造卓越課堂,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訓練,在課堂中采用“五步教學法”:教師導學—個體自學—同伴助學—展示評學—提升延學的訓練模式,在課堂教學中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貫徹以“語言訓練為主線、思維訓練為主體”的教學思路,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并在活動中收集說的素材,給每位學生提供說的機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話要說、有話可說,并在積極的評價中,使學生說的熱情得到激發,說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學生把思維過程說出來,會有一種愉悅的感覺,也是自我表現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
五、要能做到持之以恒的長期訓練
發展學生的思維是數學教學的根本任務,而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效途徑,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并非一蹴而就,只有持之以恒,堅持到底,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有足夠的耐心引導,多給學生提供說的機會,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反復地說、連貫地說,從而大大提高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使學生運用語言大膽展示自己個性的思維,這樣才能把數學“說”好,學好。
參考文獻:
[1]劉寧花.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探索[J].江寧區教育學會,2009.
[2]李國黍,燕國材.教育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1).
編輯 吳 敏